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1 16:4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教材69页----72页,其中包含3个例题、一个课堂活动和一个练习。本节课主要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 是学生学习除法知识的开始,也是学生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后并学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分东西引入教学,通过例1分桃,让学生认识新符号----除号,也让学生借助同样多来明白平均分的含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方法可以用除法计算,并能读出除法算式。例2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分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例3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联系。这节课既是除法学习的第一课,也是为后面学习除法知识打下基础的一节课。
课时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均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一分的学习,学生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二年级的孩子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还是较差,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这节课内容相对抽象,所以在教学时,还是要借助平均分实物,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平均分,在形象直观的实际操作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借助实物理解除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了解除法与生活的联系,体会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从平均分的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教具准备
教具:PPT
学具: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均分,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判断下列哪些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
课件出示
◎◎◎◎◎◎◎◎ → ◎◎ ◎◎◎◎◎◎(×)
→ (√)
→ (√)
生:每份分的同样多才叫平均分。
师:没错,要判断平均分,一定要看每份是不是分得同样多。一起读读这句话:“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同时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做准备。)
创设情境
师:这平均分呀,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今天,猴妈妈家来了4只猴宝宝,它拿出最爱的桃子招待它们,可猴妈妈想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桃子呢?
师:之前我们学习了分一分,你们有兴趣帮猴妈妈分一分吗?
生:能
师:用小圆片代替桃子帮猴妈妈分一分,分之前要明白猴妈妈的要求哦,然后老师邀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是怎么分的?
生: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
师:你们觉得他分得对吗?我们一起来分一起吧,边分边课件展示。
师:你们能用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吗?把你想到算式写到练习本上。
生:4×2=8 (个) 2×4=8(个)
师:你们认识这两个算式吗?
生:乘法算式。
师继续展示学生作业
8÷4=2(个)(有就展示,没有是从每盘分得同样多的桃子,像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也能有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那就是除法,算式是就是8÷4=2(个)
追问:这个算式你们认识吗?
生:除法算式
师:是的,平均分是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就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由于二年级的孩子较小,学生理解运算时还离不开事物和具体形象的支持,所以用直观的操作,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对平均分更加熟悉,为后面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
探究新知,理解意义。
(一)学习例1
师:通过刚才的分一分,谁能看着8,4,2这三个数把刚才分桃的过程再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分的要求是什么?分得结果呢?
生:分之前的总数是8个,被分桃子的总数。平均分成4盘,桃子被分成几份。每盘分得2个桃子,每份桃子的个数。
(2) 师:通过平均分,刚才我们列出的除法算式中8、4、2又分别表示什么呢?(小组交流讨论)
生1: 8表示8个桃子。
生2: 4表示平均分成4份。
生3: 2表示每份分2个桃子。
师: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像这种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8÷4=2(个)。
(3)认识除号
师:之前我们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认识了它们的运算符号,加号、减号、乘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它叫除号。(板书除号)
(4)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先写中间的一短横,然后写上面的一点,再写下面的一点。(板书)这就是除号,学生齐读。
(5)除法算式的读法 。
生1:8除4
生2:8初以4
师:其实呀,除法算式的读法和乘法算式很相似,读的顺序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读乘号时读乘,读除号时读除以,所以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板书)学生自己读读。
(6)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除号以及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也明白了8÷4=2表示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桃子,也可以说成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具体分桃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例2
出示例2情境图,请学生说说能够从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12个小朋友跳绳,每3个人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 明确要求
师:要求的是什么?
生:可以分成几组?
师:也就是12里面有几个3?
观察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
生1:上一道知道总数,平均分成几份,要求每份是几?
生2:这一题知道总数和每份有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师:那像这样按每份的个数来分还是平均分吗?说说孩子们的理由。
师:既然是平均分,那分的时候每一份也要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拿出小圆片分一分,分好了请说一说。
生:一共有12个小朋友,3人一组,可以分成4组。
师:像这样的分法可以直接用除法算式计算吗?
生:可以
师:对,像这样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是平均分,像平均分这样的分法都可以用平均分。
生:列示 12÷3=4(组)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刚才我们只认识了除法算式中的新符号,其实在除法算式中,它也跟我们之前学的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称。
师:请孩子们打开书69页,自己学习一下,找找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生:除号前面的这个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商。
师:也请学生说说8÷4=2各部分的名称。
说说12÷3=4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请孩子们分别说说12、3、4各表示什么呢?引导孩子说出来。
5、整理归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例题,一个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用8÷4表示,另一个是12和小朋友跳绳,每3人一组,就用12÷3来表示。想想:为什么它们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平均分(板书)
师:像这样把一推物品平均分,或者把一群人平均分组时,就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生:除法。
师:那怎么知道是不是平均分呢?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
师:对了,今天学的这两题,一个是把一个数平均分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另外一个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虽然分法不同,但它们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算,这就是我么今天学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和除法相关的知识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进一步知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理解除法的意义。)
学习例3
教师出示例3情境图
师: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15枝花,把它插在3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多少枝?
师: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这一题能用除法算式来计算吗?
生:15÷3=5(枝)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15是总的枝数,3是分的份数,5是每份分得的数量。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像这样分都是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都明白了像今天的这几种分法都是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的,学的很棒,接来下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看能不能百分百闯关呢?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知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闯关题
教材的课堂活动1---3题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充分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的敏捷性)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生2;我还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
(设计意图: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一个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号

8 ÷ 4= 2(个)读作:8除以4等2
12 ÷ 3= 4(组)读作:12除以3等于4
15 ÷ 3= 5(枝)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