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7张)+教学设计(2份)(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7张)+教学设计(2份)(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31 08:45:24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置身诗境,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
2、赏析语言,品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3、联系背景,把握李白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
【学情分析】
我们班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学习过程比较踏实但不够扎实,在课堂听课、作业、课后练习和课后的活动等都表现的比较出色。学生缺的是更多的学习方法与恒心。
【重点难点】
品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过程 】
一、激活记忆,导入新课
激活记忆,导入新课——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有何印象?试着背一背。有什么感觉?
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有何印象?试着背一背。有什么感觉?
——《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蜀道难》。
韩愈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诗歌是继承屈原之后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李白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强烈的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风格,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则是杜甫对李白诗歌风格及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整体朗读,教师点评朗读效果,校正字音。
2、整体感知:读了这首诗歌,你认为这首诗写了什么?
浪漫是什么?就是她哭时,你给她的温柔的肩膀,手足无措的递过去的手帕!
浪漫是什么?就是她跟你说她想要星星时,你平静而温柔的告诉她“我就是你的太阳”!
三、走近李白,品味浪漫
1、如何品味一种创作风格?什么是浪漫主义风格?
我们“品味”的“浪漫”,首先它应是一种创作方法。有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浪漫主义创作就是用非现实的手段来表现现实。正如本诗的题目:梦游天姥(非现实的手段——浪漫的游历方式)吟(表现)留别(现实)
所以,品味浪漫就是赏析其非现实的手段:夸张、想象(梦境)。思考浪漫就是思考浪漫与现实的关系。即以非现实的手段来表现现实的世界。一种创作风格的形成跟作者的思想、性格有关,所以要知人论世;一种创作风格的表现跟创作手法有关,所以要赏析技巧。(介绍浪漫主义风格特点:夸张与想象)
2、知人论世——走近李白
介绍本诗写作背景(见预习材料)及李白性格:不羁的个性与不屈的灵魂
3、走进文本——品味浪漫
(1)、解题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 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全诗的线索是什么?请找出诗歌中过渡性的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全诗脉络:
入梦缘由(梦前) 心驰神往
游梦历程(梦中) 迷离恍忽
惊梦长叹(梦后) 惆怅感怀
线索:梦(浪漫的线索)
(3)、品读赏析,从表达中品味浪漫主义技巧。教师引领同学走进文本。(注意把握:浪漫主义风格在本诗主要体现在大胆地夸张和雄奇的想象。)
教师预设:梦中的景象如何?你觉得诗歌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浪漫的特色和风格?
(一)、梦前的浪漫(起)
—— 为什么要梦游?
谈点1:为何从“瀛洲”谈起?又为何谈到五岳、赤城和天台?
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虚无缥缈。这是以瀛洲陪衬天姥山,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山的念头。采用了衬托、夸张、对比的写作手法——谈到五岳、赤城和天台,是以这些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峻、巍峨,进一步地勾起了诗人神游天姥山的强烈愿望。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极力表现了时隐时现的天姥山高大神秘的特点,为梦游做好准备。(神秘的色彩和浪漫的手法) 类似的句子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比喻
(二)、梦中的浪漫(承)——梦到了什么?
怎么去的?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觉如何?
谈点2:诗人是怎样到达天姥山的呢?“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照”和“送”写出什么?采用了什么手法?
“一夜飞度镜湖月”。“飞”字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也夸张地表现出了诗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心情,体现了他豪放飘逸的风格。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浪漫的情怀)
谈点3:在梦境中见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所营造的意境)
浪漫的游客 浪漫的景色 浪漫的仙人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很好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谈点4: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
梦境实际上是对诗人现实生活境况的一种投影,用神仙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神仙世界的自由翱翔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通过鲜明的对比,曲折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对自由、光明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与追求。诗人的梦实际上是他的政治梦即他的政治理想——做宰相(希望“济苍生,安社稷”),但残酷的现实不能给他这一段平台,所以他只好寄托梦幻。(理想的浪漫)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四、把握内涵,思考浪漫
(三)、梦醒的浪漫(转)——梦醒之后感觉如何?
(四)、性格的浪漫(合)——感情凝聚点
失望痛苦——但又不沉溺于此
表达了诗人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以及对权贵的蔑视和抗争。
(浪漫的性格)
谈点5:从诗歌的浪漫主义中可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格?他最终的人生选择是什么?
性 格:热爱自由,向往自然,豪放豁达,自然率真,傲岸不羁(浪漫的性格)
人生选择:访名山,游四方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诗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的诗歌
浪漫的手法(夸张、想象、对比、衬托、比拟、象征,文风洒脱、豪放飘逸)
浪漫的情怀
浪漫的理想(政治梦——由布衣而卿相)
浪漫的性格
浪漫的诗人
浪漫的选择(仗剑远游、访名山)
2、结合本诗归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学生通过本诗谈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认识,教师点评小结)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其特征如下:
(1)追求理想世界。常常借助梦境、仙界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2)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意驰骋想象。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以想象出现的人物,带有浓厚的虚构和想象色彩。广泛采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想象或神话传说,运用夸张和神话,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特别是想象奇谲而变幻莫测,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
(3)浓厚的主观色彩。李白诗歌个性鲜明,感情强烈,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非凡的艺术形象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跃然纸上。
(4)语言豪放飘逸。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间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
五、教师小结
1、小结: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他不但活得浪漫,他的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入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的传说。他乘着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于浩荡辽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2、回味:全班齐读诗歌的最后几句神来之笔。
六、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探究:李白的理想为什么实现不了?(教师灵活处理)
课件17张PPT。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导入新课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试着背一背。一、初读全诗,整体感知你认为这首诗写了什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二、走近文本,品味浪漫 我们“品味”的“浪漫” ,首先应该是一种创作方法。
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浪漫主义创作就是用非现实的手段来表现现实。正如本诗的题目:梦游天姥(超现实的手段——浪漫的游历方式 )吟(表现)留别(现实的目的)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请找出诗歌中过渡性语句。思路: 入梦缘由(梦前)
游梦历程(梦中)
惊梦长叹(梦后)
线索是?——品读赏析你觉得诗歌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浪漫的特色和风格?
(一)、梦前的浪漫(起)
—— 为什么要梦游?
(二)、梦中的浪漫(承)——梦到了什么? 怎么去的?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觉如何?想象游客景色仙人
浪漫(二)、梦中的浪漫(承)——梦境有何特点?天姥风光欣赏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
。 用神仙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曲折地表现了他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诗人的梦——政治梦——政治理想——做宰相(希望“济苍生,安社稷”),但残酷的现实不能给他搭建这一个平台,所以他只好寄托梦幻。
(理想的浪漫——浪漫的性格)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涵(三)、梦醒的浪漫(转)——梦醒之后感觉如何?
(四)、性格的浪漫(合)——感情凝聚点
失望痛苦——但又不沉溺于此
表达了诗人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以及对权贵的蔑视和抗争。
(浪漫的性格)
浪漫的诗歌
浪漫的手法(夸张、想象、对比、衬托、比拟、象征,文风洒脱、豪放飘逸)
浪漫的情怀
浪漫的理想(政治梦——由布衣而卿相)
浪漫的性格
浪漫的诗人
浪漫的选择(仗剑远游、访名山)
小结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1、 追求理想世界。
2、丰富奇特的想象。
3、浓厚的主观色彩。
4、语言豪放飘逸。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教师小结,回味浪漫小结:
他不但活得浪漫,他的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
回味:全班齐读诗歌的最后几句神来之笔。
探究:李白的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