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七年级
上册
研究显示,从2020年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加快趋势,自转速度已达过去50年来最快速度,这意味着,一天已不足24个小时了!
一天已经没有24小时了?
地球的自转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E
自西
自转方向
向东
北逆
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
G
南顺
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现象呢?
有太阳光照射的半球
昼半球
没有太阳光照射的半球
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
A
B
昼线
A
昏线
B
自转产生现象一:昼夜更替
产生昼夜更替的条件:①地球不透明②太阳③自转
晨线
昏线
上午
晚上
自转产生现象二:产生时间差异
(不同经度的地方才有时差)
自转产生现象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东
西
(越往东越先日出、时间越早)
1、用如图所示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 )
A.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
B.需绕假想太阳旋转
C.需保持地轴竖直状态
D.能观察到昼夜长短变化
2、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N
S
S
N
S
N
A
D
3、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 送瘟神》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句子。是指我们每天即使原地不动,也会运动八万里路,这里是以赤道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点的。结合资料回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种地理现象(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随着银河系运动
D.地球随着宇宙运动
A
1、什么是地方时?
2、什么是世界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2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什么是时区?全球共有多少个时区?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析图解理】
通过课本第33页 世界时区图来解释时区的个数和划分,并指出世界主要城市所在的时区。
全球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为15°;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从中时区(又称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4、什么是区时?
区时是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每个时区对应一个区时。
由于一些国家跨多个时区,为了避免时间上的混乱,一个国家往往会规定使用某一个或几个区时作为国家的标准时间,如中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
5、怎么通过“时区跨度”计算各地区时?
8:00
向西跨8个时区
向西跨5个时区
向东跨11个时区
0:00
3:00
19:00
数数法
【理解应用】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跨度 【东+西-】
东加西减 (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侧,则相加已知地区时+时区跨度,但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再减一天)
(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侧,则相加已知地区时-时区跨度)
【规律总结】时区跨度计算:
巩固练习
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 日 12时时,北京应为 ( )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北京时间是指( )
A. 东八区的区时 B. 北京当地时间
C. 116°E的地方时 D. 120°W的地方时
B
A
巩固练习
某商船5月1日8时在赤道附近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时间变为( )
A.5月1日8时 B.5月2日8时
C.4月30日8时 D.4月31日8时
C
某商船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间调整为( )
A.日期不变,钟点拨快1小时
B.钟点不变,日期增加一天
C.日期不变,钟点拨慢1小时
D.钟点不变,日期减少一天
B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地球公转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说的
对!
托勒密
“地心说”
我看了40年星星
太阳才是宇宙中心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哥白尼
“日心说”
地球的公转
earth revolution
TWO
地球公转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s revolution
方 向
自西向东
中 心
太阳
周 期
一年,约365天
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
公转重要特点:地轴是倾斜的
Important features of Revolution: the earth's axis is inclined
注意:
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产生现象一: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夏 季
秋分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秋 季
春分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春 季
冬至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冬 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月21前后
春分
昼夜平分
昼最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秋分
12月22前后
冬至
昼夜平分
昼最短
昼渐___
长
昼渐__
短
昼渐__
短
昼渐___
长
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公转产生现象二:昼夜长短变化
北极圈极昼
南极圈极夜
北极圈极夜
南极圈极昼
注意: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
地球表面每点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同
每天昼夜时长相等,没有四季变化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
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
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
但地轴是倾斜的!
范 围
气 候 特 点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温 度 带
终年寒冷
四季分明
公转产生现象三:五带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23.5°N
23.5°S
0°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①一年之内,在回归线之间(热带)有两次太阳直射;
②在回归线上有一次太阳直射;
③在回归线到极点之间(温带、寒带)无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次数的变化
公转产生现象四: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一年中,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冬季较小,夏季较大。南半球相反。
都是12点,影子长度咋还不一样?
公转产生现象五: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太阳高度角
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Geographical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earth revolution
① 四季变化
③ 五带的划分
② 昼夜长短变化
④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⑤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随堂 练习
4、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五带的划分
B.四季冷暖差异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随堂 练习
看图完成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甲
乙
丙
丁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随堂 练习
从以下太阳光照图判断节气(北半球)
冬至
夏至
冬至
夏至
随堂 练习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五一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2、当地球公转到乙处时( )
A.南极出现极昼 B.北京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