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电阻的并联 同步练(教师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电阻的并联 同步练(教师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1 18:01:58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电阻的并联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电阻的并联
1.两个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并联相当于 (D)
A.减小了导体长度   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长度 D.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2.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上晚自习时,我们每多开一盏电灯,教室电路 (B)
A.总电阻增大   B.总电阻减小
C.总电阻不变 D.无法判断
3.一只100 Ω的电阻与一只1 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B)
A.等于100 Ω B.小于1 Ω
C.等于101 Ω D.大于1 Ω小于100 Ω
4.(2022·潍坊质检)下列四组电阻中,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是 (D)
A.1 Ω与10 Ω并联 B.5 Ω与5 Ω并联
C.0.1 Ω与1 000 Ω并联 D.0.01 Ω与10 000 Ω并联
考点二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5.将电阻R1与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3∶5,则R1∶R2= 5∶3 。
6.如图所示电路,R1=30 Ω,R2=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通过电流表A的总电流。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1)由I=可得电源电压:
U=I1R1=0.2 A×30 Ω=6 V。
(2)通过R2的电流:I2===0.6 A。
(3)电路总电流为:I=I1+I2=0.2 A+0.6 A=0.8 A。
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的示数为6 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R2=6 Ω。求:
(1)电流表A的示数;
(2)电路的z总电阻。
解:根据电路图可知,R1、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1 A,
电流表A的示数:I=I1+I2=0.5 A+1 A=1.5 A;
(2)由I=可得电路的总电阻:R===4 Ω。
易错点 不会运用并联的等效电阻解答问题
8.(2022·滨州模拟)如图所示,图象1和图象2分别是电阻R1与R2的U-I图象,则R1与R2的大小及两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U-I图象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C)
A.R1B.R1C.R1>R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D.R1>R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B层 能力提升】
9.已知R1>R2,按以下方式连接电阻R1、R2,则总电阻值最小的是 (C)
10.(2022·淄博质检)某同学做实验需要一个24 Ω的电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C)
A.45 Ω和15 Ω的电阻并联
B.20 Ω和60 Ω的电阻并联
C.40 Ω和60 Ω的电阻并联
D.30 Ω和60 Ω的电阻并联
11.(2022·威海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1与R2的比值为 (C)
A.1∶5  B.5∶1  C.1∶4 D.4∶1 
12.把标有“6 V 1 A”字样的电阻R甲和标有“10 V 0.5 A”字样的电阻R乙并联起来接到某一电路,干路中最大电流是 1.3 A。
13.如图所示,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之比U甲∶U乙=5∶2。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则两电流表的读数之比I甲∶I乙= 3∶5 ,R1∶R2= 3∶2 。
点思路:解题关键是能准确分析甲、乙为不同电表时的电路连接情况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并能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找出最本质的电阻之比。
【C层 创新培优】
14.(2023·潍坊期末)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电压表示数随变阻器阻值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电源电压U。
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接入电阻最大时,其两端的电压最大,由图乙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 Ω;
(2)由乙图可知当变阻器的电阻值为R1=5 Ω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1=3 V,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中的电流:I1===0.6 A,
由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定值电阻R0中的电流:I01=I1=0.6 A,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1=I01R0=0.6 A·R0,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电源电压
U=U01+U1=0.6 A·R0+3 V…………①;
由乙图可知当变阻器的电阻值为R2=10 Ω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 V,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中的电流I2===0.4 A,
由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定值电阻R0中的电流:I02=I2=0.4 A,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2=I02R0=0.4 A·R0,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电源电压:
U=U02+U2=0.4 A·R0+4 V…………②;
由①②可得,0.6 A·R0+3 V=0.4 A·R0+4 V,
解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R0=5 Ω;
(3)由(2)中①得,电源电压:U=0.6 A·R0+3 V=0.6 A×5 Ω+3 V=6 V。第2课时 电阻的并联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电阻的并联
1.两个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并联相当于 ( )
A.减小了导体长度   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长度 D.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2.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上晚自习时,我们每多开一盏电灯,教室电路 ( )
A.总电阻增大   B.总电阻减小
C.总电阻不变 D.无法判断
3.一只100 Ω的电阻与一只1 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 )
A.等于100 Ω B.小于1 Ω
C.等于101 Ω D.大于1 Ω小于100 Ω
4.(2022·潍坊质检)下列四组电阻中,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是 ( )
A.1 Ω与10 Ω并联 B.5 Ω与5 Ω并联
C.0.1 Ω与1 000 Ω并联 D.0.01 Ω与10 000 Ω并联
考点二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5.将电阻R1与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3∶5,则R1∶R2= 。
6.如图所示电路,R1=30 Ω,R2=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通过电流表A的总电流。
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的示数为6 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R2=6 Ω。求:
(1)电流表A的示数;
(2)电路的z总电阻。
易错点 不会运用并联的等效电阻解答问题
8.(2022·滨州模拟)如图所示,图象1和图象2分别是电阻R1与R2的U-I图象,则R1与R2的大小及两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U-I图象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 )
A.R1B.R1C.R1>R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D.R1>R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B层 能力提升】
9.已知R1>R2,按以下方式连接电阻R1、R2,则总电阻值最小的是 ( )
10.(2022·淄博质检)某同学做实验需要一个24 Ω的电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45 Ω和15 Ω的电阻并联
B.20 Ω和60 Ω的电阻并联
C.40 Ω和60 Ω的电阻并联
D.30 Ω和60 Ω的电阻并联
11.(2022·威海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1与R2的比值为 ( )
A.1∶5  B.5∶1  C.1∶4 D.4∶1 
12.把标有“6 V 1 A”字样的电阻R甲和标有“10 V 0.5 A”字样的电阻R乙并联起来接到某一电路,干路中最大电流是 A。
13.如图所示,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之比U甲∶U乙=5∶2。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则两电流表的读数之比I甲∶I乙= ,R1∶R2= 。
点思路:解题关键是能准确分析甲、乙为不同电表时的电路连接情况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并能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找出最本质的电阻之比。
【C层 创新培优】
14.(2023·潍坊期末)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电压表示数随变阻器阻值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电源电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