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物圈中的动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生物圈中的动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21 18: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生物圈中的动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单元质检卷(B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植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最先进入到鼠体内
B.此食物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若有毒物质积累,猫头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D.此食物链中植物的数量最少,猫头鹰的数量最多
2.如图为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A为生产者,图中有5条食物链
B.B、C可表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及分解者
D.B、C、D、E是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达尔文曾发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生态系统中三叶草是生产者,牛、田鼠、土蜂等动物是消费者
B.阳光→三叶草→土蜂→田鼠→猫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C.该生态系统中,假如猫的数量减少,三叶草的数量也会减少
D.该题中没有提到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草→老鼠→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大量捕蛇,短期内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鼠的数量增加,形成鼠害
B.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C.鹰是脊椎动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D.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数量增多
5.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B.水稻→田鼠→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C.该生态系统中,水稻所处的第一营养级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最多
D.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作为三级、四级、五级消费者存在
6.关于动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7.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某地遭遇罕见蝗灾,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8.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澳大利亚草原野兔成灾,适量引入狼、狐解决危机
B.蜜蜂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等昆虫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藏在地下
9.我国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的特产珍稀动物( )
A.金丝猴 B.扬子鳄 C.朱鹮 D.蓝鲸
10.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是( )
A.金丝猴 B.斑马 C.东北虎 D.黄鼠狼
11.近年来水葫芦(凤眼莲)在桂林迅速蔓延,给本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关于这一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B.会给本地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
C.水葫芦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D.可以到水葫芦原产地引进水葫芦的天敌抑制它的生长
12.下列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物种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
B.建立种质库,保护遗传资源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丰富食物来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栖息环境
1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
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生物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15.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3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原生物多样性”。万物共生,共建美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保护海洋鱼类,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C.通过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D.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 (12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指生态系统的成分,其中______(填字母)是生态系统最关键、最基本的成分,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2)图乙的生态系统中,蛇在食物网中属于第______营养级。
(3)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
(4)有些时候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5)如果草获得了100单位的能量,则猫头鹰最多获得______单位的能量。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00千克,消耗草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
17. (12分)如图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牛、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⑥[_____]把它们分解为[_____]、水和无机盐。
(2)在光照下,④和⑤又被植物利用进行[_____]作用制造[_________],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⑥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
18. (9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资料1: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捕猎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资料2: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啄木鸟堪称“森林的大夫”,一对啄木鸟可保护33.3公顷林木不受虫害。有些鸟类虽然不吃害虫,但它是花粉、树种的传播者,如生活在热带的太阳鸟,经常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起到传递花粉的作用。
(1)写出上述资料1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如果狼的数量大量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野兔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___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的状态,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起维持________的作用。
(2)牛、羊、兔、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_______、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
(3)资料2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________、传播种子。
19. (10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葫芦,原产南美洲,20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入我国。云南滇池以前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是许多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后因水葫芦疯长,水质污染,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材料二:2018年宣布灭绝的动物有:诺氏拾叶雀、北非白犀牛、毛岛蜜雀、加湾鼠海豚、淡眉树猎雀、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等。地球上每年都有动物或者植物灭绝,大部分物种的灭绝都少不了人类的影子,也许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我们的发展策略,在物种延续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之间取一个平衡点……。
(1)分析材料一,云南滇池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宣布灭绝的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北非白犀牛和___________。
(3)淡眉树猎雀灭绝消失了,淡眉树猎雀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___________的多样性。
(4)人类的疯狂捕猎和栖息环境的破坏是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濒危物种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或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5)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发展?___________。
20. (12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云南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最多的省份,在国家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的246种8类保护植物中,云南就有114种8类,约占全国的46.3%。云南虽然享有“动物王国”美誉,但云南动物物种只是物种数多,每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却很少,很多动物都处在濒危之列,土著物种的生存状况堪忧,滇金丝猴、黑颈鹤等都是典型代表。像滇池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处于濒危的物种比例更高。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在昆明落幕。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于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除此之外,“昆明宣言”还作出“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决策中”等16项承诺。
(1)从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正遭到严重威胁,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也可以从资料中看出,是人类活动频繁使动、植物失去了应有的______(填“生存环境”或“食物来源”)。
(2)从整个生物圈的角度看,如果灭绝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过多,最终又不能得以恢复,就会破坏生物圈现有的______(填“生态平衡”或“碳—氧平衡”),人类生存也将受到不可逆的影响。
(3)“昆明宣言”中提到的要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我们就必须严格贯彻、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即______。
(4)“昆明宣言”还作出“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请你从自己的角度简单说一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 ______(只需要从某一方面简述即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就变成了化学能,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随着植食性动物的捕食活动,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当植食性动物被其它动物捕食后,能量再次被传递。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太阳光的光能要参与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首先需要通过植物,A错误。
B.“植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鼠、猫头鹰),B错误。
C.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因此若有毒物质积累,猫头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C正确。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因此个体数量最少的是猫头鹰,数量最多的是植物,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如果A为生产者,图中有4条食物链,即AB→C、A→D→B→C、A→B→E→C、A→D→B→E→→C,A错误;
B、C是捕食关系,B错误;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错误;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D正确。
3.答案:B
解析:A.在该生态系统中三叶草是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牛、田鼠、土蜂等动物是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A正确。
B.阳光→三叶草→土蜂→田鼠→猫,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假如猫的数量减少,鼠的数量增加,土蜂的数量减少,三叶草的数量暂时减少,随之鼠的数量减少,土蜂的数量增加,三叶草的数量也会增加,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正确。
D.材料中牛、猫等属于消费者,草属于生产者,该题中没有提到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D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蛇捕食老鼠,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老鼠会因失去天敌,大量繁殖,短时间内鼠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形成鼠害,故A正确。
B.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大量捕蛇,破坏了食物链,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故B错误。
C.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少的是草,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鹰,故C错误。
D.蛇捕食老鼠,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老鼠会因失去天敌,大量繁殖,鼠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田鼠→猫头鹰;②水稻→田鼠→蛇→猫头鹰;③水稻→鸟类→蛇→猫头鹰;④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⑤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共5条,猫头鹰吃蛇,猫头鹰与蛇捕食田鼠,故是捕食和竞争关系,故A正确。
B.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水稻→田鼠→猫头鹰是最短的食物链,是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故B正确。
C.在该食物网中,水稻位于第一营养级,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有机物最多的也是水稻,故C正确。
D.根据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作为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动物,分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所以,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进行,A错误。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B正确。
C、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尿素等细胞代谢的终产物,然后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C正确。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D正确。
故选:A。
7.答案:A
解析: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社会行为,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如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蝗虫的天敌青蛙、麻雀和蛇,控制蝗虫,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蜜蜂帮助植物传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 A、因为狼和野兔存在捕食关系,引进狼可以抑制野兔的数量,体现了动物在调节生态平衡之间发挥的作用,A正确;
B、蜜蜂是一种群体生活的社群动物,种群之间存在等级,有分工,有固定组织,需要大家在一块共同协作努力维持群体的生活,这是社会行为的体现,不是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体现,B错误;
C、高等植物要想果实能够发育,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在温室大棚当中养蜜蜂等一些昆虫可以帮助植物传粉,这体现了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C正确;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虽然目的是为了储存食物,但是松鼠经常会遗落一些松子,这些种子会在合适的时间萌发,松鼠的这一行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正确。
9.答案:D
解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川金丝猴、大鲵,扬子孵、大熊猫等,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但不是我国的特有珍稀动物,D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A.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符合题意。
B.斑马的主要栖息地主要分布在非洲,B不符合题意。
C.东北虎正名叫西伯利亚虎,它分布在亚寒带的原始森林中,这一带大部分地区在前苏联和我国的东北黑龙江、吉林地带,C不符合题意。
D.黄鼠狼是中国东部和俄罗斯分布较多的小动物,东南亚等地也有,但是数量较少,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水葫芦在桂林蔓延,这属于外来物种入侵现象,A正确。
B.水葫芦的蔓延,会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危害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B正确。
C.水葫芦生存能力强,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安全,C正确。
D.引入水葫芦的天敌不可取,如果水葫芦的天敌也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也可能损害当地的物种,造成生物入侵,应该经过评估以后方可引进,D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地打击非法猎杀、贩卖濒危物种的犯罪行为,从而保护这些物种的种群数量。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A不符合题意。B.建立种质库(基因库)来保存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保护濒危物种常用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存在很大的生态风险。外来物种可能适应能力强,没有天敌控制,从而大量繁殖,与本地物种争夺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此外,外来物种还可能携带病原体,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在保护濒危物种时,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作为食物来源,C符合题意。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环境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进行保护和管理,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濒危物种的干扰和破坏,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同时,自然保护区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和生态教育的场所,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属于就地保护,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保护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
C.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可见,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C正确。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A错误。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是某些濒危物种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因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C正确。D.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D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禁渔期、禁渔区是指在鱼类集中产卵繁育的关键时期,禁止开展捕捞作业的一项保护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利于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A正确;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B错误;C.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通过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C正确;D.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属于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D正确。故选:B。
16.答案:(1)B
(2)四、五
(3)周而复始
(4)生物影响环境
(5)4/四;草→食草鸟→猫头鹰
解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某些细菌也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自己制作有机物,也属于生产者),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因此,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组成成分。
(2)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和所有自养生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共同构成第一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营养级,即草食动物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包括所有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还可以有第四营养级、第五营养级。图乙中包含蛇的食物链有: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因此,图乙的生态系统中,蛇在食物网中属于第四、五营养级。
(3)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可见,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的。
(4)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5)包含猫头鹰的食物链有:草→食草鸟→猫头鹰,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共5条;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是最短的食物链“草→食草鸟→猫头鹰”,且能量传递率为20%;因此,如果草获得了100单位的能量,则猫头鹰最多获得“100×20%×20%=4”单位的能量;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00千克,消耗草最少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草→食草鸟→猫头鹰”,且能量传递率为20%。
17.答案:(1)腐生细菌和真菌;二氧化碳/CO2
(2)光合;有机物
(3)促进物质循环
(4)分解者
解析:(1)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腐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结合题图可知,牛、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⑥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它们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可见,在光照下,④二氧化碳和⑤水和无机盐又被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
(4)结合分析可知,⑥腐生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8.答案:(1)草→兔→狼;减少;比例;相对稳定;生态平衡
(2)消费;二氧化碳;物质循环
(3)传播花粉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可见,根据上述资料1中生物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可写出的食物链有:草→野兔→狼(或草→牛→狼、草→羊→狼)。狼捕食野兔,如果狼数量大量减少,则野兔的数量会因为天敌的减少而慢慢增加。当野兔增加以后,种内竞争会加剧,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可见,野兔的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结合分析可知,该实例说明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起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2)结合分析可知,牛、羊、兔、狼是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资料2中“有些鸟类虽然不吃害虫,但它是花粉、树种的传播者”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9.答案:(1)外来物种入侵
(2)加湾鼠海豚
(3)基因
(4)建立自然保护区
(5)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既可为人类造福,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云南滇池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水葫芦的入侵。
(2)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材料二中宣布灭绝的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北非白犀牛和加湾鼠海豚。
(3)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淡眉树猎雀灭绝消失了,淡眉树猎雀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基因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5)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 如学习和宣传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不吃野生动物、尽量吃本地物种(水果、蔬菜和动物。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既可为人类造福,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0.答案:(1)物种;生存环境
(2)生态平衡
(3)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或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从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省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正遭到严重威胁,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频繁使动、植物失去了应有的生存环境。
(2)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3)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标语来倡导人们爱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善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