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21 18: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B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种类丰富,是地球上产氧量最多的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称为“地球之肾”
C.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的水源,称为“绿色水库”
2.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的是( )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弱
B.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
C.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D.森林生态系统它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氧气总量70%,所以它有“地球之肺”之称
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
5.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一般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B.荒漠生态系统昼夜温差大,动物数量少,植物叶片较大,利于充分接受光照
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于人口密集,易造成环境问题
D.湿地生态系统能蓄洪抗旱、净化水质,被称为“地球之肾”
6.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B.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的种类、数量、所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D.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目、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7.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联系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 )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的
B.一般情况下,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将保持不变
C.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8.葡萄园养鸡是利用多层次空间和生物饵料进行规模化养殖的立体农业生态模式。葡萄透翅蛾取食葡萄叶和嫩茎,可能导致葡萄枝条枯死。鸡可啄食青草、草籽和葡萄透翅蛾及它的幼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鸡啄食青草和草籽,可缓解杂草与葡萄植株的竞争关系
B.葡萄园养鸡防治害虫的食物链是:葡萄→葡萄透翅蛾→鸡
C.鸡粪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可减少化肥的投入
D.葡萄园养鸡可充分利用光、土壤等资源,更好地促进能量循环
9.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秸秆、畜禽粪便和垃圾等,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畜禽和微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玉米秸秆,隐含着一条食物链“玉米—细菌”
C.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通常属于分解者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在食物链前端的生物受污染越严重
10.如图,是一种新型“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该生态农业中人们用桑叶喂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塘泥肥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桑→蚕→蚕沙→鱼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B.生产沼气所利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D.塘泥中富含有机质,其为桑树生长提供的是有机物
11.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为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该生态系统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B.改善环境
C.保护生态系统 D.经济创收
12.关于生物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B.生物圈的范围是从海平面以下约100m到海平面以上约100m
C.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3.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4.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对接。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不在生物圈内
B.东风着陆场属于岩石圈
C.宇宙飞船从发射到返回始终没有离开生物圈的范围
D.航天员在空间站完成出舱活动的范围不在大气圈
15.《流浪地球Ⅱ》的故事发生在未来,太阳迅速膨胀,人类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电影《流浪地球Ⅱ》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生态系统相关联,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B.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 (10分)建设“美丽中国”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制定保护草原的措施。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通过①__________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该图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它可以通过②这一过程将动植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_,供给生产者再利用。
17. (10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以草为食,其又是狐的主要食物。下图是三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A是草的数量变化曲线,则狐的数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
(2)请写出三种动物所构成的食物链: _______。
(3)通过上图曲线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_______的状态。
(4)若由于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鼠害,短时期内狐的数量会_______ (填
“增加”或“减少”),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变化和_______数量的减少,鼠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
(5)若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鼠的数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 (填字母)。
18. (10分)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地球上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面是几种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之称。
(2)图中有着“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在城市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此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______。
(5)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9. (10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澳大利亚,山林时常发生火灾。2019~2020年间,由于全球气候异常,澳大利亚出现史无前例的干旱、高温和强风天气,导致火灾的发生频率增加,火势更大且难以控制。在7个月内,澳大利亚的过火面积就超过1 000万公顷。
澳大利亚大约70%的火灾发生在主要由桉树构成的森林地区,这是由于桉树枝叶中含有丰富的桉树油,容易燃烧。持续7个月的大火导致约五亿只动物死亡,主栖息地三分之一的考拉被活活烧死。考拉是澳大利亚国宝,主要觅食桉树的叶片,天敌有澳大利亚犬、狐狸等,小考拉有时也会受到老鹰的攻击。
火灾过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们发现桉树最早焕发了生机。与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的种子外有坚硬的果皮,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但经过大火煅烧后,果皮爆裂,种子更易萌发,幼苗可以在刚燃烧过的、富含灰烬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而且,不同于“人怕伤心树怕剥皮”,桉树的输导组织分布于树干中间。大火只能伤及桉树的表面,不会损坏其内部结构。另外,桉树每片叶子叶柄处的树皮下有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芽,这种休眠芽会在火灾或机械创伤后释放出来,迅速复活。
火灾过后,桉树通常会成倍增长。桉树枝和叶的生长发育迅速而不间断,呈伞状的树冠发育极快,导致在某些区域,照射到地面的阳光减少,使其他植物生长缓慢甚至不能恢复。因此有人认为,在这个刚刚开始恢复的生态系统中,桉树增多也许并不是好事。
澳大利亚的山林大火,在短短7个月内释放了大约3.5亿吨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对整个地球的生态造成巨大冲击,现在迫切需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
(1)澳大利亚山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因此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能力。但是,一旦被破坏,恢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考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请写出一条包含考拉在内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桉树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它可以在火灾后快速恢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
(4)火灾后,桉树首先大量恢复可能会导致其他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恢复,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5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_____________,二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甲烷菌属于__________。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_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湿地具有净化水源,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营养结构复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B。
2.答案:C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地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生物物种较为丰富,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即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弱,A正确。
B、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B正确。
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被称为“地球之肾”,C正确。
D、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D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比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草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一般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A正确。B.荒漠生态系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许多动物有昼伏夜出的习性;荒漠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也低,荒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环境,B错误,C.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C正确。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故选B。
6.答案:D
7.答案:C
解析:A.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物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A错误。BD.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不是各种生物的数量将保持不变),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B错误、D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C正确。故选C。
8.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是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逐级递减。葡萄园养鸡可充分利用光、土壤等资源,更好地促进物质循环,D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农作物、畜禽和微生物都属于生物成分,没有非生物成分是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A错误;食物链中不能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B错误;越在食物链末端的生物受污染越严重,有毒物质积累越多,D错误。
10.答案:C
解析:A.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蚕沙属于非生物部分,所以桑→蚕→蚕沙→鱼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B.生产沼气所利用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水、无机盐及甲烷气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正确。
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塘泥中富含有机质,其为桑树生长提供的是无机盐,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可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在题述生态农业模式中,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是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为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2.答案:B
解析:生物圈的范围是从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到海平面以上约10000m,B错误。
13.答案:C
解析:A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活的环境,AD错误。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C正确。
14.答案:C
解析:宇宙飞船发射后很快离开大气圈,离开大气圈后即离开了生物圈的范围。
15.答案:D
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A正确。
B.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是所有生物的家,B正确。
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表面),C错误。
故选C。
16.答案:(1)草(生产者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含碳的有机物
(2)5;草→鼠→蛇→鹰
(3)增加;自动调节
(4)分解者;无机物
解析:(1)图中的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含碳的有机物,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
(2)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最后一级消费者为止的,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题图中一共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
(3)蛇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平衡。
(4)通过图示可知,A属于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粪便内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生产者再利用。
17.答案:(1)C
(2)草→鼠→狐(或A→B→C)
(3)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
(4)增加;草
(5)B
解析:(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初级消费者的数量次之,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又少于初级消费者,以此类推;分析图示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A的数量最多,B次之,C最少,由此可判断:A是草,B是鼠,C是狐。
(2)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狐的数量变化动态曲线图。鼠以草为食、鼠又是狐的主要食物,草属于生产者,数量最多,狐属于最高级消费者,数量最少,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狐。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鼠类取食草,而鼠被狐吃,如果鼠害导致鼠的数量增多,狐会因食物增加而增加,而短期内草因天敌增多而数量会减少,鼠又会减少,草的数量又会增加。可见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5)孤是鼠的天敌,若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鼠的数量会因天敌的减少而增加,然后又因食物、空间的有限而减少,最后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ACD错误,B正确。
18.答案:(1)地球之肾;
(2)森林;
(3)人;
(4)森林生态系统;
(5)大气圈。
解析:(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2)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此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更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
19.答案:(1)自我调节
(2)消费者;桉树→考拉→澳大利亚犬(或桉树→考拉→狐狸;桉树→小考拉→老鹰)
(3)桉树的种子外有坚硬的果皮,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但经过大火煅烧后,果皮爆裂,种子更易萌发,幼苗可以在刚燃烧过的、富含灰烬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桉树的输导组织分布于树干中间。大火只能伤及桉树的表面,不会损坏其内部结构。另外,桉树每片叶子叶柄处的树皮下有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芽,这种休眠芽会在火灾或机械创伤后释放出来,迅速复活)
(4)桉树枝和叶的生长发育迅速而不间断,呈伞状的树冠发育极快,导致在某些区域,照射到地面的阳光减少,使其他植物生长缓慢甚至不能恢复
解析:(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2)考拉是动物,主要以桉树的叶片为食,属于消费者。由“考拉是澳大利亚国宝,主要觅食桉树的叶片,天敌有澳大利亚犬、狐狸等,小考拉有时也会受到老鹰的攻击”可知形成的食物链是:桉树→考拉→澳大利亚犬;桉树→考拉→狐狸;桉树→小考拉→老鹰。
(3)火灾过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们发现桉树最早焕发了生机。与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的种子外有坚硬的果皮,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但经过大火煅烧后,果皮爆裂,种子更易萌发,幼苗可以在刚燃烧过的,富含灰烬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而且,不同于“人怕伤心树怕剥皮”,桉树的输导组织分布于树干中间。大火只能伤及桉树的表面,不会损坏其内部结构。另外,桉树每片叶子叶柄处的树皮下有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芽,这种休眠芽会在火灾或机械创伤后释放出来,迅速复活。
(4)火灾过后,桉树通常会成倍增长。桉树枝和叶的生长发育迅速而不间断,呈伞状的树冠发育极快,导致在某些区域,照射到地面的阳光减少,使其他植物生长缓慢甚至不能恢复。因此有人认为,在这个刚刚开始恢复的生态系统中,桉树增多也许并不是好事。
20.答案:(1)7;人有机物
(2)生产者;竞争;分解者
(3)多级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解析:(1)在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参与构成食物链,题图食物网中共包含7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是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是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是三级消费者,题图食物网中的三级消费者是人。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杂草和农作物都属于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二者在生态系统中会争夺阳光、水、无机盐等,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沼气池中的甲烷菌属于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该人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