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电阻的测量
目录
学情
学科素养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
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第三节。
教材编写意图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电流、电压、电阻和欧姆定律后的一个综合应用,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路相关知识打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新课标中处于实验探究的测量类必做实验,也是中考的重要考察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初中物理的学习,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和运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熟悉实验探究的相关环节,具备简单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和获取数据能力,掌握了-定的实验技能。如简单电路的连接和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针对本节内容,学生已经完成欧姆定律的学习,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完成针对本节的知识储备。
本节课设计意图: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能够设计并制定实验方案,能通过实践操作获取收集信息,会进行简单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路,亲自实践操作,得出电阻大小。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时间操作能力,培养科学实验态度。
三、说学科素养目标
大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体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重要 性,让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 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目标: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4.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跨学科融合实验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爷爷的收音机坏了,小聪和小明决定把它修好。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引脚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呢
实验探究:
测量未知电阻
实验目的:
测量电阻的阻值大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你会计算吗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经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思索,在思索中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找到电阻的测量方法做下铺垫:(1)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需要哪些器材 (3)测量的电路该是什么样的,怎样设计电路图
实验探究:
测量未知电阻
实验目的:
测量电阻的阻值大小
实验原理:
运用欧姆定律找到间接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
设计电路图
待测量
测量仪器
实验器材
电阻两端电压U和通过电阻的电流I
电压表、电流表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原理分析
电路图
画出电路图,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数据的表格,交流实验中要注意的要点。
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灯丝的阻值。
电路图
评估:只能测量一次 !
缺点:误差较大
(1)多次更换电源后,改变电源电压
( 2 )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电流
注:操作方便
减小误差:多次测量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注意:开关断开和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报告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连接技巧:
先摆后连,先串后并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3.计算每组的电阻的大小,并算出平均值。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调节变阻器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要超过它的额定电压过多,否则,会烧毁小灯泡。
注意事项
实验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1)在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和数据处理不准确的问题。
(2)容易受到电压表和电流表阻值过大或者过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电路短路的可能性。
实验局限性
改进实验一
器材改进:使用手机维修和家电维修店常用到的万用表
改进实验二
器材改进:使用电流、电压传感器代替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数据采集器等多媒体技术
实验数据表3
定值电阻U-I曲线描绘
实验数据表3
(1)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现代科技应用案例、开展虚拟实验室模拟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根据新课标要求,达到跨学科融合的目的。
设计意图:
(2)实验为分组实验,实验仪器来源生活,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相关结论,寻找创新改进实验的方向。
实验次数 1 2 3
U/V
I/A
R/Ω
R /Ω 1.5
0.28
5.4
2.2
0.42
5.2
2.6
0.52
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
5.2
5.0
分析、总结实验
定值电阻U-I曲线描绘
小灯泡灯丝U-I曲线描绘
对比分析
现象:小灯泡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变大。
原因:小灯泡两端电压越高,灯越亮,灯丝温度就越高,而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说灯丝电阻会随亮度变化而变化的。
结论:小灯泡电阻随温度(亮度)变化而变化。
注意: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阻值求平均值不妥。
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分析与论证
五、板书设计
§17.3 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3.实验数据记录
2.实验电路图
4.结论分析讨论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R/Ω
1 1
2 2 3 3
参照课本81页“想想做做”,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在这里要向学生解释,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不计。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并不是因为实验误差而引起的。
六
反思评价
1.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也越大
D.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随堂练习
敬请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