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2 06:50:34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2022年版课程标准: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1.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宋案”;袁世凯
武力镇压国民党。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袁世凯称帝。
2.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与平等的
思想,袁世凯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体现了独裁与专制的实质。
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1917年成立护法军政府,1921年成
立中华民国政府,1923年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国民政府前身)。
第三次建立政权后,孙中山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广东的局势,为
改造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提供了社会环境。
1.制约袁世凯的专政,是维护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成果的重要目标。如
何防止袁世凯专权是革命党人重要的考量,他们希望用合法的方式阻
止袁世凯称帝。因此,宋教仁( )
C
A. 要求袁世凯赞同共和 B. 发表《讨袁檄文》
C. 改组中国同盟会为国民党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2.(2024·深圳市坪山区期末改编)“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
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
样的遥远。”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种情况的是( )
C
A. 《民报》的创办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宋教仁遇刺 D.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3.(2023·江苏盐城中考改编)1913年春,准备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
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该案发生后,
革命党人发动了( )
C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二次革命 D. 护国战争
4.1914年后,袁世凯积极准备复辟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
召维护共和制度,蔡锷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北洋嫡系部属也对袁
世凯复辟行径阳奉阴违。材料表明( )
B
A. 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B.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 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D. 民族危机逐渐加剧
5.(2024·普宁市期末)某同学搜集了下图所示研究材料。据此判断,
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破坏责任内阁制,武力镇压国民党
◇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C
A.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B. 北洋政府依附帝国主义
C. 袁世凯逐步走向专制统治 D. 北洋军阀的分裂与割据
6.护国战争结束了“洪宪帝制”,被一种武力拥上台的袁世凯又被另一
种武力逼下了台。推翻袁世凯的人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建立起新的统
一。在旧的统一已被推倒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中国处于( )
B
A. 晚清政府时期 B. 军阀割据时期
C. 中华帝国时期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共20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2022年版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武昌起义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
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但不能说它推
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是封建制度的
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朝,于辛亥革命后终结。
2.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但他没有亲自参与和指挥武昌起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的武昌起义,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孙中山
领导的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和封建君主专制的革命活动。
1.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新军千余人在广州城郊起义。起义军
夺取讲武堂机械,随即兵分三路向广州进军。但终因起义军领袖牺牲,
群龙无首,战士们又缺乏弹药,在清兵的反扑下失败。
2.侠士潘达微: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潘达微以记者的身份入城察
看,其后不惜变卖祖居筹款,设法殓葬烈士。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后,他倡议建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建立过程中,他亲力亲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事件:黄花岗起义
时间:1911年
地点:广州
领导者:黄兴
结果: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
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
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
序幕
(1)辛亥革命由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有
明确的革命宗旨和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
(2)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作为指导,
即三民主义,还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实现民族独立的目标。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
一步发展。
(4)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
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1.(2024·广州市南沙区期末)1911年4月,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下
《与妻书》:“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
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
事者在。”这表达了他革命的决心。林觉民所参加的起义是( )
B
A. 安庆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广西起义 D. 萍浏醴起义
2.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等十多次起义。这些起义的发动( )
D
A. 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终结了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度 D. 推动各地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3.观察右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 )
B
A.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 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4.(2024·高州市期末)“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
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
“首创之举”是( )
B
A. 创立了中华民国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12分)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浪潮高涨,辛亥革命顺势爆发并
迅速席卷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
子……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孙中山
材料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94年 兴中会成立
1895年 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广州起义失败
1903年 陈天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4年 华兴会、光复会成立
时间 事件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6年 萍乡、浏阳、醴陵起义
1907年 安庆起义、广西起义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
续表
材料三:近几年来,中国到处都在谈论革命,现在又得到政治上、法
理上的阐发、赞助,它的旗帜更鲜明,它的壁垒更森严,它的势力越
加磅礴而壮大,连贩夫走卒,都谈论革命,甚至真正行动起来了。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和革命行动的态度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变化:①对革命党人由污蔑其为乱臣贼子到同情;②对革命行
动由反对到支持。(2分,每点1分)
主要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政府越来越不得人心。(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开展的革命活动。简述这些
革命活动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 革命活动:①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②发动了一系列
武装起义;③撰写革命著作。(任答两点即可,2分)
积极影响:①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②壮大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力
量;③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任答两点即可,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产生这一政治形势的主要原因。(2分)
[答案] 特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得到发展(或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支持革命)。(1分)
主要原因:①戊戌变法的失败;②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的宣传;③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
(任答一点即可,1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答案] 封建专制统治走向瓦解,民主政治不断发展。(2分)(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2022年版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
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广东“四大寇”:1895年,孙中山等人发动广州起义后,陈少白、
尤列、杨鹤龄积极投身到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中。孙中山与陈
少白、尤列、杨鹤龄四人被称为“四大寇”。
2.早在1893年,孙中山和一批志士在广州南园抗风轩(今文德南
路)集会,讨论建立革命团体的问题。革命团体虽然未能建成,但是
为日后革命团体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3.广州青年史坚如: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为策
应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他挖掘通往两广总督德寿居室的地道,被捕
后,面对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出卖一个革命党人。他牺牲时年仅21岁。
1.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
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指的是( )
D
A. 秋瑾 B. 章炳麟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2.“它”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以海外中国人为主的第一个全国规
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D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中国同盟会
3.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和报刊
纷纷涌现(见下图)。下图中人物及其著作宣传的主流思想是( )
B
邹容和《革命军》
陈天华和《警示钟》《猛回头》
A. 中体西用思想 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 维新变法思想 D. 君主立宪制思想
4.(2024·珠海市香洲区期末)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
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变法自强。同年11
月,他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一变化反映了
孙中山( )
D
A. 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致力于实业救国
C. 三民主义思想已经成熟 D. 对国情认识加深
5.1912年,孙中山感叹道,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终
于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实报纸鼓吹之力。此处的“报纸”应是( )
B
A. 《时务报》 B. 《民报》 C. 《知新报》 D. 《国闻报》
6.(2024·广州市越秀区期末)孙中山在海外游历时,见识到西方民
主制度和工业生产的先进性,也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严重性。
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将改善人民生活也纳入到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该纲领具体解释为( )
D
A. 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生主义
7.(10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中国而不懈努力。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
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
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
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
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
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
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革命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
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
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
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
张。(4分)
[答案] 主要因素:实行君主专制(或专制政体)。(2分)
具体主张:推动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或行宪法、开国会)。(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材料
二,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4分)
[答案] 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国民政府)。(2分)
共同之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或实现民
族复兴)。(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答案] ①热爱祖国、献身理想的崇高风范;②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
大情怀;③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④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
斗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2年版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
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孙中山
身份: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主要贡献:①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②领
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拉开了中
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④被誉为中华
民国的“国父”
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一面也有失败一面的原因。
(1)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
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2)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帝国主义在华的新代
理人——封建军阀首领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答案] 参考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
治体制等方面作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
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
由和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
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实施以前,本约法之
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法的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1912年1月1日,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临时大总统就职典
礼隆重举行,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这一事件宣告了( )
D
A.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B. 中国真正实现民主独立
C. 中国彻底结束了封建统治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之目的
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C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宣统帝下诏退位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3.民国建立之初,某名士曾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对联中嵌入“民”“国”
“总”“统”四字。根据对联可知( )
C
A. 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 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 袁世凯已经窃取革命果实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4.(2024·广州市番禺区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式研究性
学习时,搜索到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
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
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中能体现“旧邦新造”的是( )
D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给予清朝退位皇帝优待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2024·佛山市禅城区期末改编)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
传出发自女界的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别却使人顿生
“换了人间”之叹,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902年到1912年,十年间
出版的女子刊物就有三十八种之多。这表明( )
A
A. 辛亥革命推进妇女解放 B. 女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 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D. 帝制结束实现男女平等
6.某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展演。下面是同学们
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该剧本名称应该是( )
B
A. 近代开端 B. 走向共和 C. 民族危机 D. 国家统一
7.(12分)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充满曲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试图
用和平改良的方式,从制度入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在政治制度层
面对封建专制的中国进行改造,以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出现,开始了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但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一,革命派的基地大多
集中在海外和通商口岸,与内地下层民众的联系较少,社会基础相当
薄弱。其二,革命派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坚强的政治团体,其内部
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此革命派无力控制革命的进程,
只能与前清官员、立宪派达成妥协,最后把权力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的方式。其结果
如何?(4分)
[答案] 方式: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
立宪制。(2分)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妥协退让的原因。(2分)
[答案] ①脱离群众,社会基础薄弱;②革命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团
体,内部存在分歧,无力控制革命进程。(2分,每点1分)
(3)【观点论述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资产阶
级的救国道路”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展开论述,撰写一篇小短文。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示例)观点: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通。
论述: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变法图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此,统
治阶级展开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但当时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还不充分,且改革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力量,戊戌政变后,变法
最终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用
武力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此,孙中山领导了辛
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
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结论: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