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史铁生作品
(一)知人论世
人物简介: 早年经历: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1967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随后在1969年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陕北延安插队落户。然而命运多舛,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自此开始了与轮椅为伴的生活。 社会影响:史铁生,一位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散文家,其一生与疾病相伴,却以笔为翼,书写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史铁生不仅以其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还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残疾人士的榜样。他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写作特色: 思想深邃: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探讨生命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风格独特:他的文笔细腻而不失力度,能够精准地捕捉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社会现象的细节,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主题多样:从个人经历出发,史铁生的作品覆盖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多个主题,同时也关注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广泛的人文关怀。 语言优美:史铁生的语言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既富有诗意又不失深度。 情感真挚:无论是描写个人的情感体验还是反映社会现实,史铁生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这也是他作品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课内阅读选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B.文中的母亲活得最辛苦,她不仅要忍受病痛,还要面对儿子终生瘫痪的残酷现实。
C.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所做的感人的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
D.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和肖像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文章最后一段浓墨重彩的写菊花,有何意图?
(三)课外阅读选篇
海棠树里的张望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
③“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枝,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的海棠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垠的天空。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⑦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⑧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⑨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
⑩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 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4.文中讲述了奶奶和作者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春天,奶奶唤我帮她糊纸袋。 ② , 。
③秋天,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 ④ , 。
5.从奶奶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作者写人善于运用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请填写下表,完成对例句的赏析。
例句 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我两腿攀紧树枝,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① ②
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③ ④
7.文章多次写老海棠树,作用是什么?
8.文章结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地坛
①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②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意外瘫痪后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的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送我出门的时候,她会喃喃地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挺好。”
③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悟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自己怎样都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④有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无法知道还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⑤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⑥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⑦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也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文/史铁生,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9.阅读①②段,简要概括“我”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10.阅读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活得最苦”?
11.阅读④⑤段,说说划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1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⑦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品读史铁生《悼路遥》,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写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羡慕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②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上轮椅我才开始做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看见陕北,看见延安。
③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一九八四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顺利、快乐。
④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个路遥,主持人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地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⑤他不是才四十二岁吗?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四十二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吗?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四十二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
⑥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杏花,就会泪流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是怎样碎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三年,而他的四十二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
⑦这仍然不只是一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四十二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13.三次见面,作者都写到路遥“默默地微笑”。每一次微笑表现路遥怎样的特点?
14.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5.文章意在悼念路遥,为什么要花笔墨插叙作家王安忆的两段话?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悼”字入题,深情回忆了与路遥的三次见面,表达对路遥离世的悲痛。
B.对于路遥的大名,作者早有耳闻,羡慕其才华,叹服其作品,后来才见到本人。
C.对于路遥没日没夜用命来写作,不爱惜身体的做法,“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D.作者认为路遥虽死犹生,其作品和精神就像年年开放的山间的繁花,生生不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直面烦恼,认清孤独
——史铁生写给侄子小水的三封信(其一)
①孤独不好,孤独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孤独感却非坏事,它意味着希望敞开与沟通,是向往他者的动能。以我的经验看,想象力更强、艺术感觉更敏锐的人,青春期的孤独感尤其会强烈;原因是他对未来有着更丰富的描绘与期待。
②记得我在中学期间,孤独感也很强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会与家人也多漠视,便只有忍耐。其实连忍耐也不意识,但确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无以诉说。但随着年龄增长,不知自何日始,却已不再恐慌。很可能是因为,渐渐了解了社会的本来面目,并有了应对经验——但这是次要的,根本是在于逐渐建立起了信念——无论是对自己所做之事,还是对生活本身。
③那时我还不像你,对学习有着足够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完成着功课。所以,课余常就不知该干什么。有时去去阅览室,胡乱翻翻而已。美术老师倒挺看重我,去了几回美术组,还得到夸奖,却不知为什么后来也就不去。见别人兴致勃勃地去了田径队、军乐队、话剧队……心中颇有向往,但也不主动参加。申请参加,似乎是件不大好意思的事,但也不愿承认是不好意思,可到底是因为什么也不深问。然而心里的烦恼还在,于是,更多时候便只在清华园里转转。若有几个同学一块儿转还好,只是自己时,便觉心中、周围乃至阴云下或阳光里都是空空落落的,于是很想回家。可真要回到家,又觉无聊,家人也不懂你,反为家人的无辜又添歉意。其实自己也不弄懂自己,虽终日似有所盼,但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
④现在才懂,那就叫“成长的烦恼”。身体在长大,情感在长大,想象与思考的能力都在长大,但还没能大到——-比如说像弈棋高手那样——一眼看出许多步去,所以就会觉得眼前迷茫,心中躁动。就好比一个问题出现了,却还不能解答;就好像种子发芽了,但还不知能长成什么树;或就像刚刚走出家门,不知外界的条条道路都是通向哪儿,以及跟陌生的人群怎样相处;烦恼就是必然。如果只是棵树,也就容易,随遇而安呗。如果压根是块石头,大约也就无从烦恼,宇宙原本就是无边的寂寞。但是人,尤其还是个注重精神、富于想象的人,在这世间便有了烦恼。人即烦恼——人出现了,才谈得上烦恼。
⑤想象力越是丰富、理想越是远大的人,烦恼必定越要深重。这便证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现实注定是残缺的,理想注定是趋向完美。现实是常数,理想是变数。因而,没有冲突只能意味着没有理想,冲突越小意味着理想越低、越弱,冲突越强,说明理想越趋丰富、完美。善思考,想象,是你的强项;问题是要摆清楚务虚与务实的位置,尤其要分清楚什么是你想做也能做的,什么是你想做却没有条件做的,什么是你不想做但必须得做的。只要处理得当,这——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强,创造力就越强。
⑥所以,我看你从事艺术或思想方面的工作也许更合适。但不急,自始至终都是一条笔直而无废步的路是没有的。路是趟出来的,得敢于去趟。但话说回来,对每一步都认真、努力的人来说,是没有废步的,一时看不出作用,积累起来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甚至有大用。
⑦我能给你的建议只是:直面烦恼,认清孤独,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内心丰富的人,一生都要与之打交道;而对之过多的恐惧,只是青春期的特有现象。要紧的是果敢地迈出第一步,对与错先都不管,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
⑧记得有位大学问家说过这样的意思: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比如路上有很多障碍,将其清理到你能走过去就好,无需全部清除干净。鲁莽者要学会思考,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犹豫。目的可求完美,举步之际则勿需周全。就像潘多拉盒子,每一答案都包含更多疑问;走路也如是,一步之后方见更多条路。更多条路,又只能选其一条,又是不可能先把每条都探清后再决定走哪一条。永远都是这样,所以过程重于目的。当然,目的不可没有,但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于过程中求得。
(有删改)
17.阅读第②段,说说面对孤独,作者的心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18.阅读第③~④段,概括“成长的烦恼”产生的原因。
19.阅读第⑤段,说说为什么“想象力越是丰富、理想越是远大的人,烦恼越是深重”,请简要概括。
20.纵观全文,简要概括史铁生给了侄子哪些面对烦恼和孤独的建议。
参考答案
1.D 2.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表达出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不逃避。 3.(1)借菊花赞美母亲的质朴、高洁。(2)菊花象征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3)菊花象征坚强的品质,表明作者将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
★注意: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文中有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并无对于人物外貌、衣着的描写,所以并无肖像描写。
故选D。
2.考查语句赏析。
结合第①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第③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等内容来看,母亲的这一动作是有意的,因为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母亲怕我看到落叶而触景生情,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有意挡着,表现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分析。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以联系情节,联系人物,联系主题。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是景物描写。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都在秋风中开得烂漫,表现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象征着纯洁、深沉、热烈、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切地怀念。
根据第①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第③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可知, 菊花还象征着母亲的希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从第⑦段“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菊花是作者眼中的美景,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也突出了“我”从痛苦、绝望、向明朗、坚强的转变。
4. 夏天 奶奶喊“我”下来帮她洗菜。 冬天 奶奶在灯下学习。 5.(1)慈爱善良,她包容疼爱任性淘气的“我”;(2)勤劳自尊,她希望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证明能够自食其力;(3)好学上进,她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4)“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得跟上时代”,从中可以看出奶奶渴望赢得别人的尊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6. 动作描写 用海底捞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作者小时候动作的敏捷、麻利和顽皮淘气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奶奶的宠溺与包容。 神态描写 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奶奶被“我”的冷漠与不屑伤害后的沉默与失落,表达了奶奶内心的无奈与哀伤。 7.①“老海棠树”是全文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人生晚景。②“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更有用、渴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③“老海棠树”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 8.(1)抒发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和痛悔之情。(2)我们应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多关心他们,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同时,我们也应尊重和理解长辈的追求和付出,不要轻视他们的努力和梦想。
★注意:4.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第一空,根据题干“春天,奶奶唤我帮她糊纸袋”的提示,找到⑤段“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可概括为:夏天,奶奶喊“我”下来帮她洗菜。
第二空,根据题干“秋天,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的提示,找到⑧段“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可概括为:冬天,奶奶在灯下学习,问“我”报纸段落的意思。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段“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和第⑤段“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以及文章第⑥段“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可知,即使“我”爸妈不想让奶奶这么累但奶奶仍春天糊纸袋,夏天要补花,不让自己闲下来,体现了奶奶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
根据第⑥段“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可知,奶奶是一个想跟上时代,有自尊心,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根据第⑦段“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可知,奶奶是一个坚持自学文化,学习新的东西,好学上进的人。
6.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根据③段“我两腿攀紧树枝,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中“攀”“捞”“接”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结合②段“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可知,生动地表现了我动作的敏捷和顽皮淘气的性格。她包容疼爱任性淘气的“我”,表现出奶奶的慈爱善良。
(2)根据⑨段“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中“不语”“盯着”“目光”等词语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结合⑧段“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可知,生动地表现了奶奶为自己没有文化感到惭愧和难过。
7.本题考查线索的作用。
全文围绕“老海棠树”讲述了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奶奶呼唤“我”下来帮她洗菜,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奶奶看书读报学习被“我”讽刺等多件事,“老海棠树”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联系第⑨段“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可知,“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形象的一个景物,寄托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以及“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联系第②⑦段“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等语句可知,“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更有用、渴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与赞美。
8.本题考查理解与感悟。
结尾句中的“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结尾句中的“和我永生的痛悔”,结合前段中的“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可知,结尾句还表现了当初不理解奶奶渴望学习文化,跟上时代的想法的悔恨。
结合文中第⑤⑥段“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 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说过:得跟上时代”等句子可以看出奶奶渴望有自己的工作,渴望跟上时代,希望成为对社会、对家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多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尽量的去满足他们的意愿,对于老人的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和爱心,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时光。据此理解作答。
示例:我们应该明白:①老人渴望跟上时代,而不愿被时光抛弃;②老人希望对亲人、对社会更有用,而不愿成为累赘;③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珍惜老人的关心,珍惜老人的存在,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9.她理解“我”意外瘫痪后的苦闷,知道“我”应该出去走走;又担心我的安危,想跟我同去;但知道我不想她同行,所以只好在家中艰难地等待。 10.唯一的儿子突然瘫痪而自己无能为力,母亲感到痛苦无奈;她希望儿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确定能找到,母亲感到迷茫担忧。 11.对当年躲避母亲寻找的痛悔对永远离开了的母亲的怀念。 12.我的人生经历中一直有母亲的陪伴母亲教会我坚忍的意志,给了我深沉的毫不张扬的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注意:9.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②段“她知道我意外瘫痪后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可知,母亲理解“我”意外瘫痪后的苦闷,知道“我”应该出去走走,但又担心“我”;
根据第②段“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可知,母亲知道“我”不想她同行,所以只能在家艰难等待;
根据第②段“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送我出门的时候,她会喃喃地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挺好。’”可知,母亲虽然担心但依然支持“我”出去,独自在家承受煎熬。
10.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③段“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可知,母亲面对唯一的儿子突然瘫痪却无法代替其承受痛苦,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
根据第③段“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自己怎样都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可知,母亲希望儿子能有幸福的生活道路,却无法确定儿子能否找到,这种不确定性让她充满了迷茫和担忧。
1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④段“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可知,“我”当年出于倔强或羞涩躲避母亲的寻找,如今回想起来满是痛悔,因为“来不及了”,再也无法弥补。
根据第⑤段“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可知,这里通过“我”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如“默念”“似睡非睡”“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等,表现出“我”沉浸在母亲已经离世、再也不能来园中找“我”的巨大悲痛之中,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综上,“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这句话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对曾经躲避母亲寻找这一行为的无尽痛悔,以及对永远离开人世、无法再来找“我”的母亲的深深怀念和眷恋。
1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⑦段“多年来我也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其中“这园中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说明“我”在这个园子里有过很多活动和经历。
联系第②段“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送我出门的时候,她会喃喃地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挺好。’”可知,母亲在“我”出门去园子时给予默默的支持和关心;
联系第④段“有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这里描述了母亲多次到园子里寻找“我”,展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不放心。
联系第⑥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可知,母亲虽然没有直接的教导,但她自身的品质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在园子里留下行动轨迹的地方,都有着母亲陪伴、牵挂和默默付出的痕迹。这体现了母亲在“我”的人生中从未缺席,一直以默默的行动关心着“我”,支持着“我”。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以及在母亲离世后无尽的怀念。
13.文章多次写到路遥“默默地微笑”,主要起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第一次“微笑”体现了路遥的低调谦和;第二次“微笑”衬托了路遥对事业的坚定执着;第三次“微笑”表明了路遥面对磨难的乐观坚毅。 14.采用反问句式,表现作者热切期望能看到更多路遥的作品,但是对路遥的英年早逝,作者是感到意外和难以接受的,表达了作者对路遥的英年早逝的惜痛和哀悼之情。 15.①借王安忆来反衬路遥热爱故乡;②引出下文,深化主题。借王安忆叙述路遥的心事,表现“我”的共鸣,表达“我”希望人们能珍惜并传承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他的作品和他的精神永远存在和延续下去的情感。 16.C
★注意: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默默地微笑”,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展现的是人物的内心,主要起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第一次,结合第②段“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可知:这是路遥到北京看“我”,和大家一起闲聊时的神情,当大家在侃侃而谈时,他只是“默默地微笑”,默默的咀嚼其中的话语,体会人生,“微笑”体现了路遥的谦逊平和;
第二次,结合第③段“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可知:这是路遥“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劝他时他的神情,我猜想他微笑的背后一定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定。“微笑”衬托了路遥对事业非常执着,从不动摇创作信念;
第三次,结合第④段“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地微笑”“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可知:这是路遥病重,在电视节目中的神情,肝病很重的他依旧毫不在意,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微笑”,表现了路遥面对磨难的坚强乐观,不畏病魔的折磨。
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第⑤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是才四十二岁吗?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四十二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吗?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四十二年的生命呢”,此处作者采用反问句式,其中运用两个“不是……吗”表示“我”对路遥的去世感到惊讶,“怎么……呢”表现对路遥英年早逝感到遗憾、痛惜。结合第④段“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第⑤段“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可知,路遥的离世让作者难以接受,他觉得这是很沉重的话题。作者采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悲痛及哀悼之情,照应题目中的“悼”字。
15.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
结合第⑥段“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杏花,就会泪流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可知:此处是插叙,通过回忆王安忆认为陕北真是荒凉,可路遥表示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用王安忆来反衬路遥,体现了路遥对家乡的深爱。路遥之所以会泪流满面,会心碎,是因为他突然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看到盛开的桃花时内心的感动。
结合第⑥段“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三年,而他的四十二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第⑦段“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四十二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可知,由王安忆的话引出下文,路遥将这些感动写进作品里,让读者感受这份感动,而“我”能理解这份感情,并与之共鸣,但他的突然离世,“我们”为他再也没机会为人们写更多优秀的作品感到遗憾和心痛,照应了题目中的“悼”字,作者表达“我们”要珍惜并传承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他的作品和他的精神永远存在和延续下去的情感,深化文章中心主题。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 结合第③段“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可知:对于路遥没日没夜用命来写作,不爱惜身体的做法,“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此项的“持否定态度的”理解有误。
故选C。
17.①中学期间,作者孤独感强烈,内心惶然,只能忍耐。②随着年龄增长,了解了社会并有了应对经验,逐渐建立起信念,内心不再恐慌。 18.①成长过程中,因无法看清未来,所以觉得眼前茫然,心中躁动。 ②注重精神,富于想象容易产生烦恼。③但凡是人,存在于世间便有了烦恼。 19.①理想与现实是冲突的。现实是残缺的,理想是趋于完美的。②理想 越丰富、完美与现实的冲突就越强,这样烦恼就越深重。 20.①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②直面烦恼,认清孤独,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③认识到过程重于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自身的完善,而完善只能在过程中求得。
★注意: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②段“记得我在中学期间,孤独感也很强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会与家人也多漠视,便只有忍耐。其实连忍耐也不意识,但确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无以诉说”可知,作者在中学期间,孤独感强烈,内心惶然,只能忍耐;
根据第②段“但随着年龄增长,不知自何日始,却已不再恐慌。很可能是因为,渐渐了解了社会的本来面目,并有了应对经验——但这是次要的,根本是在于逐渐建立起了信念——无论是对自己所做之事,还是对生活本身”可知,作者随着年龄增长,了解了社会并有了应对经验,逐渐建立起信念,内心不再恐慌。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③段“那时我还不像你,对学习有着足够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完成着功课。所以,课余常就不知该干什么。有时去去阅览室,胡乱翻翻而已”“然而心里的烦恼还在,于是,更多时候便只在清华园里转转。若有几个同学一块儿转还好,只是自己时,便觉心中、周围乃至阴云下或阳光里都是空空落落的……虽终日似有所盼,但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可知,内心茫然,没有目标的驱动、引领;联系第④段“身体在长大,情感在长大,想象与思考的能力都在长大,但还没能大到——比如说像弈棋高手那样——一眼看出许多步去,所以就会觉得眼前迷茫,心中躁动”“但是人,尤其还是个注重精神、富于想象的人,在这世间便有了烦恼”可知,无法看清未来,很茫然,心中躁动;注重精神,富于想象容易产生烦恼;但凡是人,存在于世间便有了烦恼。
19.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第⑤段“这便证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现实注定是残缺的,理想注定是趋向完美”可知,理想与现实是冲突的,现实是残缺的,理想是趋于完美的;
根据第⑤段“没有冲突只能意味着没有理想,冲突越小意味着理想越低、越弱,冲突越强,说明理想越趋丰富、完美”可知,理想越丰富、完美与现实的冲突就越强,这样烦恼就越深重。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⑤段“想象力越是丰富、理想越是远大的人,烦恼必定越要深重。这便证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现实注定是残缺的,理想注定是趋向完美”“只要处理得当,这——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强,创造力就越强”可提炼为: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根据第⑦段“直面烦恼,认清孤独,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直接提炼;
根据第⑧段“过程重于目的。当然,目的不可没有,但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于过程中求得”可概括为:认识到过程重于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自身的完善,而完善只能在过程中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