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苏轼。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学习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习诗词,重在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
在读前,谁给大家说说读诗有哪些要求呢?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2、齐读。
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犹如贝多芬的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因此我们读时要铿锵有力。
要把这种气势读足,我们还需细细的咀嚼。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
四、合作探究
结构
通常的怀古诗往往是由作者眼中所见之景引起他对历史事件的联想,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达到抒己之怀的目的(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大家看看这首词是不是有这三块内容。
2、眼前之景
那这些诗句之中能不能找到最具有典型的最有如画特质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我们再往细处挖一下,看这个句子中有没有哪几个字最能凸显画面感?(穿、拍、卷)动态感,画面写活了。
穿字写出了山崖直插云霄之高俊,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形
拍字写出了浪涛搏击江岸之有力,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声
卷字写出了浪涛翻滚力量浩大,雪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色
赤壁江山胜景,形声色俱全,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
苏轼写的这三句词美不美?在美之前加一个字来修饰看看是哪一种美?(壮美)
3、思历史之事
快速读下片看看作者联想起了周瑜的哪些事情?用文章的话告诉我?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从这几句中你可以看出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注释,总结一下。
(英俊潇洒、有才、足智多谋、镇定自若-谈笑间,羽扇纶巾写的是周瑜的着装,他是个武将,怎么不穿盔甲,战袍?武将又很有文化知识我们称之儒将—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儒雅。
初”刚刚开始,小乔在周瑜24岁的时候就嫁给他了。在这里,词人玩了个时空穿越,因为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看似闲笔,其实不闲,有意用这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嫁给他主要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
人物形象
周瑜
年龄
34岁
生活
幸福美满(小乔初嫁)
外表
英俊潇洒
职位
东吴大都督
战场
指挥若定
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周瑜来描写?为什么不写别人?这个问题也许要从作者的遭遇和经历中可以找到一些端倪。
苏轼(1036-1101)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元丰二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再贬儋州。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
苏轼晚年对自己的一生总结为:问汝平生功业,“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状态?看看人家周瑜,想一想自己,比一比瞧一瞧。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生活
幸福美满(小乔初嫁)
贫困潦倒(妻子早死)
外表
英俊潇洒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大都督
黄州团练副使
成就
功成名就
一事无成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潦倒。
苏轼原来是用周瑜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5、抒一己之怀
看最后抒怀的部分,齐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找一词能精炼概括他的感怀的?(多情)多愁善感,
对自己的多情苏轼却用了一个笑的态度,笑是什么意思?嘲笑?嘲笑谁?有什么情感态度内含到里面?
风流人物都经不住时间的淘洗,何况自己呢,自嘲之后作者释怀了,最后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旷达,乐观感情。这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
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被贬黄州在那一片荒蛮的土地上,他摒弃了文人的浮气,铸就了坚韧、超拔、豪放、旷达的全新自我。或许他仍有“捡尽寒鸦不肯栖”的凄凉境界,但他学会了与明月清风为侣,悠然自得地描绘属于自己的风景线。这意味着无数坎坷的弯道,成了千古难得的机遇,成就了一代风流。
评测练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词的上阕写景,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 “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2. 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创造出一种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课件18张PPT。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百姓的朋友、酒仙
一个月夜徘徊者
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
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
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
一个在政治上专门唱反调的人
一个水利工程师、一个美食家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学习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之美。
2、感悟词人的情感。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山如画观眼前之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思历史之事
抒一己之怀
苏版 黄版
惊涛拍岸 惊涛裂岸
△江山如画观眼前之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思历史之事
抒一己之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江山如画观眼前之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思历史之事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抒一己之怀
三国周郎 苏版 黄版
惊涛拍岸 惊涛裂岸
强虏灰飞烟灭 樯橹灰飞烟灭 △英俊潇洒34岁幸福美满指挥若定东吴大都督背景苏轼(1036-1101)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元丰二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再贬儋州。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
????
苏轼晚年对自己的一生总结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7一事无成穷困潦倒早生华发黄州团练副使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潦倒 。江山如画观眼前之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思历史之事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抒一己之怀
多情 笑
一尊还酹江月
三国周郎 《苏轼词集》刘石:
苏东坡一生历经坎坷,辛苦备尝,有《自题金山画像》自嘲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不论出处穷达,始终有四不变:辅君治国、经世致用的抱负不变,怜恤生灵、为民造福的思想不变,襟怀坦荡、独立不阿的品节不变,乐观豁达、幽默风趣的心情不变。正是这“四不变”,使他的人格熠熠生辉。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词的上阕写景,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
1. “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2. 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创造出一种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