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3)
1.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他的细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他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他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他的后辈。他就是都江堰。
A.“履历”“贡献”是动词,“僵硬的雕塑”“绝不炫耀”都是偏正短语。
B.“他就是都江堰”这句中,“就”做定语。
C.“他的细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一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他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选出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锦山大街是丹东市区的主干道、高楼大厦_____。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2)这些古体诗格律并不工整,表现的意象也不够丰富,如果发表出去,恐怕要_____了。
(3)已经开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议,双方代表还是_____没有定论。
(4)努力钻研,勤奋思考,才能在业务方面_____不断长进。
A.鳞次栉比 哄堂大笑 一拍即合 孜孜以求
B.鳞次栉比 贻笑大方 莫衷一是 精益求精
C.拔地而起 贻笑大方 一拍即合 精益求精
D.拔地而起 哄堂大笑 莫衷一是 孜孜以求
3.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胡辣汤、浆面条、灌汤包……这里的小吃风味独特,耐人寻味。
B.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张爱萍将军称之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D.他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品德上的问题却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B.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C.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5.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_______的。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_______,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_______得更加_______,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起来。
A.潜移默化 日积月累 锻造 完善
B.潜滋暗长 水滴石穿 打造 完备
C.潜移默化 水滴石穿 打造 完善
D.潜滋暗长 日积月累 锻造 完备
6.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1967年以后的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孙法官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和尽忠职守的职业道德,博得同事们的赞誉。
D.李家庄南面的群山深处,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气冲斗牛,方圆数百里清晰可见。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是一幅灵动的画,______,生机勃勃;夏天是一杯热烈的酒,烈日炎炎,雷声隆隆;秋天是一曲______的歌,清亮婉转,动人心弦;冬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水落石出,百草凋零,就连活跃在田野的昆虫们也都______。
A.草长莺飞 悠扬 销声匿迹
B.草长莺飞 悠远 戛然而止
C.豁然开朗 悠扬 销声匿迹
D.豁然开朗 悠远 戛然而止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青春的旅途也不会________。
②大数据背景下,帮助学生________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③所谓正直,从来________称量别人的天平,________丈量自己的标尺。
A.一帆风顺 建立 不是 而是
B.一路平安 健全 既是 也是
C.一帆风顺 健全 不是 而是
D.一路平安 建立 既是 也是
9.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B.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C.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包罗万象的气象。
D.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10.下列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目标已经实现,他是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
C.坐在考场上的莘莘学子,正处于风口浪尖,相信你们认真答题,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D.这道难题,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履历”“贡献”是名词;B.“就”做状语;C.该句为并列关系复句;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1)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拔地而起:是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这里用于形容高楼大厦很多,所以应该是“鳞次栉比”;(2)哄堂大笑:指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贻笑大方: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这里是说诗写得不好,发表了会被人耻笑,所以应该是“贻笑大方”;(3)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达成一致,或者因为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这里是说双方还没有定论,所以应该用“莫衷一是”;(4)孜孜以求:意思是不知疲倦地探求。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因为前面有“努力勤奋”所以才能在业务上好上加好,不断长进。所以要选择“精益求精”;故选B。
3.答案:B
解析:A.有误,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望文生义。B.正确。C.有误,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不符语境。D.有误,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故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项运用恰当。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项“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不能直接形容“天舟一号”。C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不能形容眼神。D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笑”意思重复。
5.答案:A
解析: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根据“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提示,第一空选“潜移默化”恰当;日积月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水滴石穿:指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根据“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的提示,第二空选“日积月累”恰当;锻造:反复锤炼,打造。打造:制造、创造。根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示,第三空选“锻造”恰当;完善:完备美好。完备:具备,不缺任何必要的东西。根据“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起来”的提示,第四空选“完善”恰当;故选A。
6.答案:B
解析:B.感彩不当,“家喻户晓”改为“臭名昭著”。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运用。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根据“灵动的画”“生机勃勃”的语境,此处应用“草长莺飞”。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多指歌声悠扬)。悠远:指空间距离的辽远,也指乐音、歌声带给人的那种长远缥缈的感觉。根据语境“秋天是一曲……
歌”“清亮婉转,动人心弦”,此处应用“悠扬”。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根据语境“冬天……”“百草凋零”那么田野的昆虫们应是“销声匿迹”。故选A。
8.答案:C
解析:①“一帆风顺”意思是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路平安”意思是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多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本句表达旅途顺利无阻,故用“一帆风顺”恰当。②“建立”意思是开始成立;“健全”是使完善的意思。本句是表达使人格不断完善,故用“健全”恰当。而且从词语搭配习惯来看,一般说“健全”人格,不说“建立”人格。③从本句意思来看,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故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不能用递进关联词“既是……也是”。综合以上分析,依次填入的词语为“一帆风顺”“健全”“不是”“而是”。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张灯结彩,意思是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正确;B.师传身授,师傅把毕生的手艺或知识传给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正确;C.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不能用来修饰“气象”;D.哄堂大笑,指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正确;故选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用于“不法分子”属于褒贬误用,可换为“触目惊心”“瞠目结舌”等。使用错误。B.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使用正确;C.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与考场答题搭配不当,用错对象,使用错误;D.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不能形容学生知道了解题方法,使用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