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2 21: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制作彩色轮时,我们需要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纸板分别涂上( )三种颜色。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2.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放大镜
3.《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因为光遇到水产生的反射现象
4.“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描写的是人造彩虹现象,这产生的原因( )。
A.光的色散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5.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 )这本书。
A.能看到 B.不能看到 C.适应后能看到
6.我们的眼睛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
A.眼睛发出了光 B.物体发出了光 C.物体反射了光
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遇到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反射
B.光发生折射后,不再沿直线传播
C.在不透明物体中也能发生光的折射
8.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小树的影子应( )。
A.等于5米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9.“潭清疑水浅”这是光的( )现象,所以游玩时要注意安全哦!
A.折射 B.反射 C.直线传播
10.下图三种情形中,能够发生月食的是( )。
A.B. C.
11.我们之所以能在烟雾中看到一束光,是因为( )。
A.烟雾能吸收激光笔发出的光
B.烟雾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中
C.激光笔发出的光直接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中
12.下列场景,利用的原理和图中现象不一样的是( )
A.医生戴额镜检查病人耳朵
B.雨后出现彩虹
C.潜望镜在水下观察海面的情况
二、填空题
13.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当行进中的光遇到 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会改变光的 方向,会形成阴影。
14.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就像 一样(选填“凸透镜”、“三棱镜”或“平面镜”),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 。
15.铅笔斜插入水中发生了弯折,这是光的 现象,这样的现象还有 。
16.皮影戏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原理。利用光的 原理,可以解释海市蜃楼现象。
17.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三、判断题
18.发生月食时,地球运行到了月球的阴影中。( )
19.光的反射能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都有益于我们的生活。( )
20.光的传播方式和声音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 )
21.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
22.光照到不锈钢勺子上,也会有少量光被反射出去。( )
23.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在房间里多待一些时间,就能看见苹果。( )
24.一束绿色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会变成一束白光。( )
25.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
四、连线题
26.将下列现象与形成的原理连起来。
书本上的字
光的直线传播 灯光下的影子
光的折射 水中的鱼
光的反射 汽车的后视镜
发光的月亮
五、简答题
27.教室的墙壁往往粉刷成白色,请推测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28.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
29.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30.汽车后视镜是什么镜子?为什么?
31.光是如何传播的,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白光是一种复合光,由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光的三原色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可见B符合题意。
2.A
【详解】制作一个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平行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特性。
3.C
【详解】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发光的电灯泡、开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等。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自己不会发光,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选项AB说法错误。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说法是正确的。
4.A
【详解】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5.B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后才能看到物体。但是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没有光反射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就无法看到这本书。
6.C
【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7.A
【详解】A、光照射到物体上会改变传播方向,发生反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只不过是反射的程度不同,故A正确。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发生折射后在折射后的介质中依然沿着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在不透明物体中会形成阴影不会发生光的折射,故C错误。
8.B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由于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所以小树的影子应大于5米。
9.A
【详解】“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故选A。
10.C
【详解】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日面,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就会发生月食,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即C。
11.B
【详解】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所以烟雾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中,我们就能在烟雾中看到一束光。
12.B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比如医生戴额镜检查病人耳朵、潜望镜在水下观察海面的情况都和图中现象利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雨后出现彩虹的原理是光的色散。
13. 直线 物体 传播
【详解】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行进中的光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障碍物的后面会形成阴影。
14. 三棱镜 彩虹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5. 折射 放大镜把字放大
【详解】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铅笔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放大镜把字放大。
16. 直线 折射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皮影戏等。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可以解释海市蜃楼现象。
17. 光源 太阳
【详解】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太阳为我们提供了光和热,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强光,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18.×
【详解】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所以发生月食时,地球运行到了太阳与月球之间。
19.×
【详解】光的反射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了视觉感知、镜子、光学仪器和光纤通信等方面的便利,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但光的反射并不全是有益于我们的生活,例如光线反射到眼睛时,可能会产生眩光。强烈的眩光会使人眼睛不适,影响视觉清晰度,甚至可能导致视觉暂时性损伤。
20.×
【详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声音传播离不开物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是直线传播的,而且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必须是透光的。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1.√
【详解】根据对光的传播是否会遇到阻碍这个问题的验证可知,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光能够穿过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22.√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不锈钢勺子的颜色较深,反射光的能力弱,但是也会有少量光被反射出去。
23.×
【详解】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在黑暗的房间待一段时间后,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但是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不能看到苹果。
24.×
【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但是黑色物体是吸收所有光色的。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绿光。
25.√
【详解】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当雷电产生时,光先达到人的眼中,而声音到达人的耳朵要延迟一小段时间,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6.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的现象。书本上的字是利用光线的反射, 灯光下的影子形成是利用了光线的直线传播,水中的鱼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光线的反射, 发光的月亮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27.答:因为白色的墙壁的反光能力强,能反射更多的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详解】教室的墙壁往往粉刷成白色,主要是因为白色墙壁可以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得教室内部更加明亮,有助于减少眼睛疲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明亮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黑板上的文字和教师的演示。
28.太阳、萤火虫、电灯、燃烧的蜡烛等。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自然光源指的是能够自动发光的物体,例如萤火虫、太阳,极光。人造光源例如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等。
29.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遮挡物时,光就被挡下来,因此在背光侧没有光,就产生了影子。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0.汽车后视镜是平面镜,运用光的反射的原理。
【详解】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汽车后视镜是平面镜,运用光的反射的是汽车的后视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3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如投影机投射出的光线,夜晚城市上空的光柱。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例如投影机投射出的光线,夜晚城市上空的光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