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4)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建成后的银江水电站将会成为攀枝花市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B.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这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千钧之重,其意义不言而喻。
C.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必须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努力战胜疫情。
D.带领团队让青蒿素举世闻名的屠呦呦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才能永葆青春。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习近平指出,古丝绸之路_______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_______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_______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_______。
A.开创 改写 积淀 文化
B.打开 书写 积淀 遗产
C.打开 改写 积累 文化
D.开创 书写 积累 遗产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
B.游客徜徉于拙政园内,见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陶醉其中。
C.在社区普法活动中,警察提醒居民,现在的诈骗手段别具匠心,要提高警惕。
D.时间如行云流水,入学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初中已近一半。
4.下列加粗短语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
B.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他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C.那天,母亲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
D.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他谋害了我的隐私之后。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腰鼓的声音叹为观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于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安塞腰鼓》)
B.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C.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登勃朗峰》)
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6.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国家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李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道理,使我豁然开朗,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C.古人不乏刻苦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今年糖酒会期间,济南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7.下列加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
B.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返既往了。
C.斑谰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D.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8.下列句子加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B.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天宫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D.面对重重艰险,中国航天人沥尽心血,无畏前行,探索着浩渺的宇宙。
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夏天像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那似火的骄阳便是他闪亮的盔甲。
B.人生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经历,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坚守。
C.钟灵正在语文课堂上看小说,被老师揪出来了,真是祸不单行。
D.从两小无猜到垂垂暮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
10.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B.杭州亚运会上,黄雨婷凭借姗姗来迟的强大枪声夺得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比赛金牌。
C.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D.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语无伦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因地制宜:指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办法。本项中指设计者和建造者根据当地环境设计修建银江水电站,使用正确;B.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本项中用来肯定袁隆平的贡献,使用正确;C.独善其身:现多指只顾自己好,而不管别人的个人处世哲学。本项用来强调新冠背景下,国家之间必须团结合作,使用正确;D.永葆青春:指长久的保持年轻。根据“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提示,正确应该填“历久弥新”,“永葆青春”使用对象错误;故选D。
2.答案:B
解析:开创:创立,开拓创建。打开:改变关闭状态。“打开”与“窗口”搭配,排除AD,积淀:逐渐积累并沉淀下来;经长期积累而沉淀下来的东西。积累:指逐渐积聚起来的成绩、经验、知识等。“积淀”与“精神”搭配,排除C,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默默无闻:意思是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此处不能形容很多人不知晓海啸的到来,望文生义;B.俯仰生姿: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此处形容花树美好的姿态,使用正确;C.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此处不能形容诈骗手段,褒义贬用;D.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此处不能形容时间,对象用错;故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判断。A.不同;BCD.相同。故选A。
5.答案:A
解析:A.使用有误,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该成语不合语境。BCD.使用正确。故选A。
6.答案:B
解析: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A.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不符合“日本侵华罪行”的语境,使用错误;B.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一变为宽阔明亮,形容一下子领悟明白了某种道理。使用正确;C.汗牛充栋: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不符合“刻苦学习者在历史上非常多”的语境,使用错误;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不符合“交通拥堵的状况消失”的语境,使用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A.有误,“妇儒皆知”的“儒”应为“孺”。B.有误,“一返既往”的“返”应为“反”。C.有误,“斑谰”的“谰”应为“斓”。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ACD.正确。B.不恰当,“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符合语境,应为“不以为意”。故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使用正确,“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B项,使用正确,“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C项,使用有误,不合语境,“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D项,使用正确,“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使用正确,“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B项,使用正确,“姗姗来迟”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C项,使用正确,“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D项,使用错误,“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句中用来形容张教授旁征博引,讲话有条理有层次,不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