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8)
1.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架来自双流机场的中型客机,在万众瞩目中,戛然而止于达州金垭机场,翻开了达州航空发展新的一页。
B.那乐声,高亢雄浑,在夜雾中直冲霄汉,令人叹为观止。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在长津湖战役中痛失四肢和左眼的朱彥夫写出了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保尔”。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之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B.初夏时节,圣莲岛荷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C.本次班级文化活动,班长小张从策划到宣传再到组织,真可谓费尽心思,鞠躬尽瘁。
D.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理想目标常常使他们两人一拍即合。
3.下列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以浩瀚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情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令观众拍手叫绝。
B.《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
C.她不仅喜欢兰花,见了牡丹、菊花和海棠,也喜欢得不得了,真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
D.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农家小院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C.这个案子案情简单、线索清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D.七年级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 红心向党”活动,同学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代名臣诸葛亮肝胆相照,鞠躬尽瘁,赢得了后世广泛的敬仰。
B.厨师的经验之谈也和艺术家们异曲同工,如“若要甜,加点盐”。
C.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D.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6.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家入木三分的水墨画,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在上次长跑比赛中,小雨鹤立鸡群,成绩一路遥遥领先。
C.见了校长,你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如今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D.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7.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春时节,石家庄长安公园里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使游人流连忘返。
B.石家庄市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使偏远山村从无人问津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疫情期间,全国一盘棋,以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速度”创造了疫情防控的中国奇迹。
8.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角是个奇妙无穷的东西,视角不同,所见就会大相径庭,心态也会迥然不同。
B.跨年夜,大街小巷到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C.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甲辰龙年春晚正式发布官方主标识和吉祥物形象“龙辰辰”,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D.市场上的青少年读物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正确选择成为困扰广大家长的一大难题。
9.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导致严重堵车,真是差强人意。
B.六月的鄱阳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散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C.人生如戏,充满讽刺,在拥有时忘却珍惜,在失去时渴望拥有,没人可以真的大彻大悟。
D.一道闪电如一把利剑划破长空,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炸雷就响了起来,随后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
10.下面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是严格遵守法则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从不紊乱。
B.奶奶的缝纫技术绝对一流,一块布料在她手上很快就成了一件天衣无缝的好衣服。
C.作为学生的我们还是应该谦虚一点,如果目空一切,必然导致骄傲自满。
D.春天的公园里到处鸟语花香,一派怡人景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句中指的是客机降落,而不是前往,用错对象。B.有误,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指的是乐声,而不是事物,用错对象。C.有误,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该词是贬义词,褒贬不当。D.正确,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完全一致。故选D。
2.答案:D
解析:A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望文生义。B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C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大词小用。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拍手叫绝:遇到、听到的人或事超越自己的想象空间,非常的绝妙,情不自禁地拍手称绝叫好。使用正确;B.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使用正确;C.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主意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这里指她喜爱的花多,喜爱广泛,褒贬误用,使用有误;D.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形容坏人聚集的场所。使用正确;故选C。
4.答案:A
解析:A.正确。B.有误,“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本句用于“农家小院”中,用错对象。C.有误,“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与本句“案情简单、线索清晰”的语境矛盾。D.有误,“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本句用于表达同学们的事迹,大词小用,用错对象。故选A。
5.答案:B
解析:A项中的“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彼此以真心相见。一般用于两者之间,不能用于一个人;C项中“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应改为“大势所趋”;D项中的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不能用来形容聪明智慧。
6.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词语。注意积累常见成语。这道题中A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B,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C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D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与熟语运用。A.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结合句中“暮春时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句中用来形容无人过问的“偏远山村”,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粉墨登场:贬义词,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句中用来形容“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使用对象错误;D.叹为观止:指费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结合句中“‘中国速度’创造了疫情防控的中国奇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在此形容“视角不同,所见的结果不一样”,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在此形容“跨年夜热闹极了”的场景,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形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春晚官方主标识和吉祥物形象”,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D.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在此形容“青少年读物质量不一”,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
9.答案:A
解析:A.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0.答案:B
解析:B项,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这里用来形容“好衣服”,不正确。A项,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使用正确。C项,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使用正确。D项,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使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