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9)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生是一幅画卷,岁月是斑斓的色彩,我们的悲欢离合即是水粉的宣泄。
B.公祭礼毕,人们怀着对人文初祖的无比敬仰之情,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
C.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白云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B.它不但给观众提供了震撼的视听享受,同时也满足了人类自身攻击性本能的宣泄。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D.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_____着我们的心智,_____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_____对它缺乏热情,_____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A.启动 滋养 由于 因而
B.启迪 滋养 不是 而是
C.启迪 滋生 由于 因而
D.启动 滋生 不是 而是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一家要去春游,爸爸妈妈和我都用心打扮了一下,花枝招展的,真是好看。
B.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C.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我对革命先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敬佩截然不同。
D.春天,公园里百花齐放,蜂蝶纷飞,真是美不胜收。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以朴素的评论之笔,开掘当代写作的更多可能,不少文章令众多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
B.包头赛罕塔拉城中草原是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蜚声中外,引得游客趋之若骛。
C.没有蓝天的蔚蓝,我们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然。
D.书香能涵养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能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6.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这个实验操作完美地演绎了浮力现象。
B.为了研究北斗导航系统的精确性,科学家们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在每一个细节处无所不为,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C.智慧的仁寿人民因地制宜,打造两山一河,光影随行,让仁寿夜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D.中国外交部严正声明,就算海枯石烂,也不会允许分裂国家的行为得逞。
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抗击疫情,陈薇院士成功研发“新冠疫苗”,那段日子,她目不窥园,废寝忘食。
B.学术交流会上,他对在场的教授们说:“今天我们尽情交流,我也定会不吝赐教。”
C.在边远地区当驻村医生时,他如再生华佗,妙手回春,让患有顽疾的村民得以痊愈。
D.18岁的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向吉林市捐赠了一万套防护服,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停不歇,一反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
B.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C.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D.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
9.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棵树的今天和昨天是不一样的。世间所有的生灵都在________,对一棵树来说,我们看到最明显的是,一些叶子________,一些叶子新生,它每天都在更新自己,今天的树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一棵。________没有落叶,树也在不断地新生。就像现在,柳条上的新芽越来越多……一棵树的渐变过程,不就是光阴________的过程吗?
A.新旧交替 飘落 即使 流逝
B.新旧交替 飘落 因为 消失
C.新陈代谢 凋落 即使 流逝
D.新陈代谢 凋落 因为 消失
10.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贾大少爷正在掀王师爷的铺盖,被刚好赶回来的王师爷从门缝里看见了,王师爷顿时怒不可遏。
B.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将来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C.年轻的彭老师上课激情洋溢,非常投入,把枯燥的语法讲得惟妙惟肖,深受同学们欢迎。
D.几十年如一日,他潜心钻研,终于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在颁奖大会上他高兴得如坐针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2.答案:D
解析: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使用对象有误。
3.答案:B
解析:启动:发动。启迪:启发。根据语境“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选“启迪”;滋养:供给养分。滋生:产生,一般用于不好的事物。根据语境“我们的心灵”,选“滋养”;“对它缺乏热情”与“缺少感受它的机会”是并列关系,选“不是……而是……”;故选B。
4.答案:D
解析:A.有误,“花枝招展”意思是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本句用于家人的“爸爸”,用错对象。B.有误,“处心积虑”意思是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含贬义)。本句使用褒贬不当。C.有误,“截然不同”意思是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句该词使用不符合语境。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A.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句中用于形容众多文学爱好者评论他的文章说个不停,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句中用于形容众多游客们来到头赛罕塔拉城中草原,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C.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句中用于形容白云洒脱自然,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喧嚣:声音大而嘈杂。句中用于形容书香能让大而嘈杂的声音沉静下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
6.答案:C
解析:A:词义大小不当,“演绎”是“展现,表现”之意,意义更深远,这里是把某个方式展示出来,应为“演示”;B: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多指恶行,褒贬不当;D:海枯石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不能用于外交部的表态,用错对象。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此处形容陈薇院士专心研发“新冠疫苗”,使用正确;B.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他人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此处是“我”对别人的态度应使用谦辞,这里把敬辞错用为谦辞,使用不当;C.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此处形容他医道高明,使用正确;D.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此处形容苏翊鸣被舆论推到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使用正确;故选B。
8.答案:A
解析:A.使用有误,一反既往:完全与以前相反。该成语不合语境,应该使用“一如既往”;BCD.使用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新旧交替”指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此处表述的对象是“所有的生灵”,应填写“新陈代谢”。第二空:“飘落”指物体从空中飘着下来。“凋落”指凋谢。根据词义可知此处应填写“凋落”。第三空:“没有落叶”与“树也在不断地新生”二者为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应填写“即使”。第四空:“流逝”指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踪迹。此处表述的对象是“光阴”,应填写“流逝”。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B.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见异思迁”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此处用来形容老师讲课,不恰当。D.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此处用来形容高兴的样子,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