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一轮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14)(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中考一轮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14)(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1 21: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每日小练(14)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斡旋高手,一个“骑墙者”,两面挨光,四处逢源。
B.她要是在这里,好歹也能拿个主意。
C.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D.冬运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事上,要从大局出发,着眼于大处,统筹规划。
B.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C.第二届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来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
D.父亲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文明古国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B.犯罪分子妄图拉拢腐蚀我们的领导干部,那是枉费心机。
C.49岁德国老将第八次征战冬奥会,尽管最终成绩排在最后一位,但她不以为然地说:“我是笑着滑过终点线的。”
D.阅读时应该静得下心,下得了苦功,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满足于一知半解。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B.小明暑假旅行,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沛流离,才到达凤凰古城。
C.著名作家张中行笔下的叶圣陶先生具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D. 2023年亚运会期间,杭州青少年以身作则,展现出有“礼”的形象,为来宾们留下独属于“人间天堂”的文明记忆。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那是在启迪我们做人要__________;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暗示我们做人要__________;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是在提醒我们做人要__________。
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俭 坚韧
C.谦让 勤劳 坚强
D.谦虚 勤俭 坚强
6.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B.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历史古建筑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合堪称完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环境已经间不容发。
7.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她性格文静,但有时说话也咄咄逼人,让人有些受不了。
B.他学习总是不求甚解,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
D.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冬天夜晚寒冷,但建军路上的灯光秀还是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B.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人生的道理。
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的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9.下面语段中加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从惊蛰的桃始华、黄莺鸣,到春分的玄鸟至、雷发声,原本消声匿迹的昆虫又重新活跃在田间草际,草木萌发,万象更新。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之后人们便要告别这一年的春天了,春日里的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已成为过去,但那即将到来的夏天,也定会是一场别致的体验。生活也是如此,纵使时光流逝,人们总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A.变迁 B.消声匿迹 C.草长莺飞 D.别致
10.下面语段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前仆后继、不惧死亡。上甘岭上、长津湖畔,在间不容发之时,英雄们忍饥受冻不退缩,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舍生忘死的果敢,用胜利迎来了和平与尊重。国威不可亵渎,砥砺奋进才能挺直我们的脊梁,如今恰逢青春的我们,更应与祖国休戚与共,在学习时心无旁骛,在生活中一意孤行,无惧挑战,勇担重任!
A.前仆后继 B.间不容发 C.心无旁骛 D.一意孤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戛然而止:声音突然停止。不能用于形容“交通状况”。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C项,望文生义,“大庭广众”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A项,使用正确,“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B项,使用正确,“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D项,使用正确,“自言自语”指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故选C。
3.答案:C
解析:A、B项此处使用恰当;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本句用来形容征战冬奥会的德国老将对自己的成绩毫不在意的态度,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应为“不以为意”;D.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此处使用恰当。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使用正确,“诲人不倦”指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B项,望文生义,“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C项,使用正确,“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D项,使用正确,“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谦让”与“谦虚”,“勤俭”与“勤劳”,“坚韧”与“坚强”,都是特别容易混的词语。“谦让”是谦虚地礼让的意思;“谦虚”指不自满;勤劳侧重辛勤劳作,勤俭侧重辛勤与节俭;坚韧,指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即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坚强,指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坚韧与坚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个“韧”字上,在逆境中,可以不奋起反抗,但总会保持最初的目标和信念,重点在于遭受逆境和不灭的信念;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这里应该用“谦虚”;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应该用“勤劳”;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应该用“坚韧”;故选A。
6.答案:B
解析: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B.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使用正确;C.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不能用于学生,对象使用错误;D.间不容发: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使用错误根据情势十分危急的语境,应用“刻不容缓”;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符合语境。B.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矛盾,因此用在这里不恰当。C.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符合语境。D.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此处形容前后生活状态的完全不同,符合语境。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望文生义,“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B项,使用正确,“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C项,使用正确,“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D项,使用正确,“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故选A。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B.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A.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斗。这里是说英雄们不惧死亡,与语意相符;B.间不容发:两者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这里是说在危急关头,英雄们舍生忘死,与语意相符;C.心无旁骛:专心一意而无其他念头。这里是说学习时要一心一意,与语意相符;D.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含贬义。这里是说在生活中要勇挑重担,该成语此处贬义褒用;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