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蒸腾作用
学习目标:
探究实践: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探究实验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蒸腾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探索气孔数目和分布,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使其了解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思维。
生命观念:通过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形成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101-103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植物体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1)概念: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 形式散失到 ,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2)部位: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叶柄和 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的 和运输,与此同时,也将溶解于水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 叶面温度,防止 被阳光灼伤。
【基础评价】
1. 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2.植物体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下列不属于蒸腾作用意义的一项是( )
A.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B.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可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 某市经开区国家安全主题公园移栽了一批树木,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提高光合作用
C.抑制呼吸作用 D.促进吸收作用
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 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6.某同学尝试测定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他选取了三组大小相近、带相同数量叶片的枝条,具体实验方法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与乙组进行实验时的变量为叶片的有无
B.可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C.利用乙组和丙组实验可分析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D.液面上是否滴加植物油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蒸腾作用
探究实践: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探究实验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蒸腾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探索气孔数目和分布,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使其了解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思维。
生命观念:通过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形成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重点: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难点: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比较玉米一生吸水与水分利用情况的图片。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水分绝大部分散失掉了,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以贴近生活的图片和对比数据提出疑问,引入课题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植物体内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1.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 展示课前提前做好的“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装置。(按照课本的方法步骤设置) 让学生观看发生的实验现象。 2.质疑:为什么两个装置中发生的实验现象不同 罩在带叶枝条上的塑料袋中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叶能够散失水分,就课本第101页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1)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2)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植物的蒸腾速率较快,容易观察到预期现象。 (3)有叶的塑料袋壁上出现水珠,没有叶的塑料袋壁上没有水珠。 (4)水以气体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水蒸气在塑料袋壁上凝结成水珠。 3.结合学生回答,明确蒸腾作用的概念及主要器官。 教师:植物体的水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的气孔来完成的,有的植物可以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一株植物的上部叶子和下部叶子,以及同一片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接受光照的强弱也是不同的,那它们的叶子上的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会不会一样呢 根据课本第102页内容,同学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作出了什么假设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问题:(1)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数目一样吗 (2)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气孔数目一样吗 假设:(1)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数目多。 (2)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的气孔数目多。 教师:同学们既然提出了问题,也作出了相关假设,接下来就要制订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课下同学们分组讨论,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下一节课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过渡: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水分散失到空气中,植物的这种生理作用对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呢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端,水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学生: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教师强调根毛和气孔的作用,归纳出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通过演示实验,直观地发现蒸腾作用的原理及部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理解植物叶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师:古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愿意在大树底下乘凉,为什么大树底下会很凉爽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变成水蒸气,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而且大树也挡住了阳光,所以在大树下比较凉快。 教师总结: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但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还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强烈的阳光灼伤。 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结合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探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移栽树苗时常常选在傍晚,这是为什么 2.夏天中午光照最强,蒸腾作用反而相对较弱,分析其原因。 学生思考后回答: 1.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成活率。 2.为了防止水分过度散失,部分气孔关闭,导致蒸腾作用减弱。
第5节 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
1.概念: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作蒸腾作用
2.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中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以及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2.降低叶面温度
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蒸腾作用概念的理解,了解了日常生活中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5节 蒸腾作用
学习目标
探究实践: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探究实验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蒸腾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探索气孔数目和分布,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使其了解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思维。
生命观念:通过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形成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情境导入: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一株玉米只有1%—5%的水分保留植物体内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
(一)植物体内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演示
植物的蒸腾失水
取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一个枝条上剪除全部叶片,另一个剪掉下部叶片。在两个相同小试管中加入等量清水,将枝条分别插在试管中。用两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枝条上,袋口扎紧,管内滴上少量植物油,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甲
乙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讨论
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植物的蒸腾速率快,容易观察到预期效果。
3.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水分是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珠。
实验现象:
甲塑料袋比乙塑料袋上的水珠多。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实验结论:
蒸腾作用的部位
叶是主要蒸腾的器官,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来完成,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气孔(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叶脉
叶片上表皮气孔多还是下表皮气孔多呢?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选取叶片什么部位的表皮来制作叶表皮的装片?
下表皮,气孔多,气泡多
开放
关闭
如何来统计上表皮或下表皮的气孔占气孔总数的比例?
问题1:
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
假设1:
a. 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 同一种植物,在阳地生活的植株比阴地生活的植株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c. 同一植株,上部叶子比下部叶子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d. 同一片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方案一
制定实验计划:
a. 材料器具:
烧杯,镊子,70 ℃以上的热水,蚕豆叶,玉簪叶。
b. 方法步骤 :
将对比叶片分别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统计气泡的数目,根据不同假设,记录在表格中。
c. 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问题:
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假设:
a. 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 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数目多或少。
材料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剪刀,镊子,解剖针,蚕豆叶,玉簪叶。
方案二
方法步骤:
a. 分别取蚕豆叶和玉簪叶的上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b.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相同放大倍数下,统计视野内气孔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c. 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却是从低处流到高处。
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是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源。
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就会缺水,就要不断从导管中吸水,从而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中,这也就
1.促进了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无机盐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土壤溶液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根吸收水分并在导管中向上运输的过程,无机盐也随着水分一起运输,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2.促进了植物体内水分无机盐的运输。
为什么经过暴晒的物体温度会显著升高,而植物体叶面温度升高幅度较小?
在蒸腾作用过程中,1g的水化为水蒸气时,在20℃下能够吸收2450J的能量。
3.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灼伤。
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由哪里来的?
土壤中的水分
根 毛
根茎叶的导管
叶肉细胞
气 孔
大 气
蒸腾作用的过程
蒸腾作用
概念:
器官:
影响因素
意义
生产应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叶片
气孔
环境因素: 阳光、温度、空气湿度
自身因素:叶片的大小和多少、气孔的多少
1、降低植物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灼伤;
2、促进水的吸收,水和无机盐运输;
3、增大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促进水循环。
移栽:减弱蒸腾作用
1、移栽后剪去部分枝叶并遮阳
2、阴天或傍晚移栽
结构: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2. 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根、茎、叶 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B
1.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
切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体的(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C
3. 夏天,人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的阴影下感到更凉爽,原因是( )
A.植物能够吸收土坡中的水分 B.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C.蒸腾作用带走了大量的热 D.树木遮挡了阳光
A
C
4.如图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
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5.图一表示植物某生理过程;图二为探究蒸腾作用的实践活动。
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的①是______,这些物质通过
茎的____ _ 向上运输。
(2)图二中油滴的作用是_______ ,A、B液面下降较快的
是_____,说明_____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水分
导管
防止水分蒸发
A
叶片(共17张PPT)
第5节 蒸腾作用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BSD
栏目导航
课前预习·熟知教材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一、植物体内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1.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可以通过 的形式散失到体外,这个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2.部位:植物体内水的蒸腾主要是通过 来完成的,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3.水的利用:植物体吸收的水只有 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 则是植物散失体内水的主要方式。
课前预习·熟知教材
水蒸气
叶的气孔
1%~5%
蒸腾作用
二、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1.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的 和 ,也将溶解于水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蒸腾作用可以 叶面温度,防止 被阳光灼伤。
吸收
运输
无机盐
降低
叶肉细胞
(1)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但不是唯一器官,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光照强度越强、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而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3)蒸腾作用促进水的吸收,带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不利于植物生长
B.蒸腾作用可促使植物根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
C.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D.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思路分析: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和运输,可以降低叶表面温度,避免叶被阳光灼伤。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答案:A
1.促进树木根部的水运输到树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2.(2024织金期末)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根 B.叶
C.茎 D.果实
A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B
3.取两根品种、大小、叶数相同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注:凡士林可以堵塞气孔),并将两个装置放在光照环境下数小时。下列对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油层可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B.本实验的变量是气孔的开闭
C.一段时间后,甲组比乙组液面低
D.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D
4.园林工人移栽树苗时,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或剪去少量树叶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
A.减缓土壤水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强度
C.提高呼吸作用强度 D.降低光合作用强度
B
1.“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了凉爽。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增加大气湿度
B.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会逐步增强
C.对植物体来说是极大的浪费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可以带走周围热量,从而避免植物被太阳灼伤
C
2.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植物同一枝条上选定相似的两个叶片,一片正、背两面涂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不做处理,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
射,定时检测其叶面温度。多次实验后得到的平均值如下表:
项目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2 ℃ 27.0 ℃
照射10分钟时 38.2 ℃ 41.7 ℃
照射20分钟时 35.2 ℃ 42.9 ℃
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 )
A.能提高叶面温度 B.与叶面温度变化无关
C.能降低叶面温度 D.与气孔开闭无关
C
3.如图是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总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多数植物的叶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比下表皮多
A
4.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湿度较大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A
5.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如下表所示(实验选用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向装置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注射器2 mL刻度处,观察并记录液面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方式 液体刻度(mL) 实验前 一段时间后 减少量
① 保留全部叶的枝条 2 1.8 0.2
② 去除全部叶的枝条 2 1.98 0.02
③ 无材料 2 1.99 0.01
(1)实验过程中,需将三组装置放在 .
(写出一点即可)等条件一致的环境中。
(2)表中第 组数据记录的是相同条件下,容器中液体的自然蒸发量。
(3)分析表中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
③
蒸腾作用主要
是通过叶进行的
(4)为了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该小组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乙所
示,标记为第④组。
a.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应选择表中第 组与第④组进行对照。
b.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器筒中的液面刻度,若第④组的液面
(填“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说明空气流通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①
低于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