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1 23: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九年级(上)开学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分。
1.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费力的机械是( )
A. 杠杆 B. 定滑轮 C. 斜面 D. 滑轮组
2.一个物体在一恒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图中能反映恒力所做的功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3.一个人从一楼到五楼,第一次沿梯子走上去,第二次是乘电梯上去,到五楼时此人( )
A. 第一次重力势能大 B. 第二次重力势能大
C. 两次重力势能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4.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取的途径是( )
A. 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 B. 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
C. 增加机械的功率 D. 尽量采取措施减小额外功跟总功的比值
5.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的物体,已知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
A. 手的拉力:;机械效率:
B. 手的拉力:;机械效率:
C. 手的拉力:;机械效率:
D. 手的拉力:;机械效率:
6.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处运动到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
A. 小球在 处的动能等于在 处的动能
B. 小球在 处的动能大于在 处的动能
C. 小球在 处的机械能小于在 处的机械能
D. 小球在 处的机械能等于在 处的机械能
7.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在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甲球上升过程中依次经过、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抛的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 甲球在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点的重力势能
C. 甲球在点的机械能等于在点的机械能
D. 从开始竖直上抛到两小球上升到同一高度,两球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
8.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分别沿水平面和斜面匀速拉动木箱,运动距离,运动时间,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 段做功较多 B. 段做功较多 C. 段功率较大 D. 段功率较大
9.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卫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不受到任何的阻力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 )
A.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B.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势能变大
C. 机械能变大,动能变大,势能变大
D.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大,势能变小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由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两滑轮组分别在和的作用下,用相同时间将质量相等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个滑轮组绳端的拉力和相等
B. 甲、乙两个滑轮组绳端移动速度相等
C. 做的功大于做的功
D.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11.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功率与其对外做功多少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做功越快的机器,功率一定越大 B.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 D. 机械效率越高,做功一定越快
12.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斜面高,木箱重。某同学用大小为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斜面是费力机械
B. 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D. 木箱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对木箱做功
13.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取。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B. 拉力的功率为
C. 有用功为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分。
14.在农村一些地方,还保留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其示意图如图,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端就会下落,打在石臼内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舂自身的重力是“____”填“动力”或“阻力”这是一个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端下落,打在石臼内谷物上时,舂自身的重力是“______”填“动力”或“阻力”。
15.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实心球
重,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用时约则
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功率为______。
16.一个空中飞行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若它的重力势能为,则它的动能为______;利用它的重力势能最多可做______的功;若将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动能的大小为______,此时它的机械能为______。
17.用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的物体,已知拉力为,不计绳重和摩
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
是 选填“”或“”,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
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点转动,::。在点挂一个重的物体,在点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 ______。如果保持拉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拉动杠杆缓慢向上转动时,拉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的物体向左匀速拉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点转动,之间挂一重物,请作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和阻力的示意图。
21.题图所示,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请你在羊角锤点处画出所能施加最小动力。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
2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高度 有用功 测力计拉力 测力计移动距离 总功 机械效率
比较第次实验和第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第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机械效率是______.
第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
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2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 钩码上升的
高度 拉力 绳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 机械效率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表格中编号的数据应为______;编号的数据应为______;
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_____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两个小球的______的大小。
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有关。
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处挂同样钩码______个。
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小明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到六楼,所用的拉力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已知每层楼高
求:小明所用的时间;
拉力的功率;
所做的额外功;
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做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阻力 费力 动力
15.
16.
17.
18. 变小
19.
20.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力臂越长越省力,由图知作为动力臂最长,所以过点作的垂线,方向垂直向上;
阻力是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作用点在杠杆上,过阻力的作用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1.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点,因此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左,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从点作出垂直于力臂向左的作用力即可,如下图所示:

22.大;、;增大,动滑轮重;减小
23.匀速 高
24.速度;动能;速度;质量;控制变量法
25.左 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变大 拉力的力臂变小,在阻力及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变大 多次实验总结得出实验的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6.解:,


拉力所做的总功,
拉力的功率.


因为提升相同的重物,所以有用功保持不变,而由于增加动滑轮使得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变多,故越小.
答:小明所用的时间为;
拉力的功率为;
所做的额外功为;
因为提升相同的重物,所以有用功保持不变,而由于增加动滑轮使得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变多,故越小。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