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3单元测试01【统编八上历史精讲课堂(阶段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历史3单元测试01【统编八上历史精讲课堂(阶段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2 07:19:5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3单元测试01
【统编八上历史精讲课堂(阶段测试)】
[范围:第三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发动广州起义
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1.A
2.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见下图)。他们宣传的思想是 (  )
A.维新变法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民主与科学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B
3.【时空观念】2024年是辛亥革命113周年。根据下图信息,补全空缺处内容 (  )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劳动音》
3.B
4.据下表中的内容可推知,创办《民报》旨在宣传 (  )
《民报》第一期的四幅图画名称
第一幅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第二幅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
第三幅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第四幅 《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变法
C.反抗侵略 D.三民主义
4.D
5.下表是孙中山的部分事迹。根据论从史出原则,可以从下表中得出 (  )
时间 事迹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895年10月 领导广州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政治纲领
1907年12月 亲赴越南河内,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A.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孙中山的革命道路顺利平坦
C.孙中山提出了反帝的主张 D.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5.D
6.右图是1911年4月23日黄兴写下的绝笔书,表示出他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这发生于哪一事件前(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6.C
7.1911年10月13日,《申报》报道:“……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汉阳、汉口均为革党占据……”《申报》报道的事件是(  )
A.安庆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7.D
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该学者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开启政治近代化进程 D.建立君主立宪制
8.B
9.“被推翻的清王朝既是封建统治势力的总代表,又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人民战胜了这个卖国的封建的专制政府,就一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
A.结束了专制制度 B.推动了革命发展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废除了社会陋习
9.B [解析] 根据材料“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革命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但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B项。
10.【时空观念】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关于辛亥革命的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10.B
11.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事件是 (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11.B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由此可知,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
A.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2.A
13.针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下图中革命党人进行的斗争是 (  )
A.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B.①二次革命 ②护国战争
C.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D.①武昌起义 ②护国战争
13.B
14.小明同学通过网络搜索“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进行研究性学习,他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创建
C.辛亥革命 D.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4.D
15.下面是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1905年,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4分)
16.(1)变化:从视为乱臣贼子到惋惜革命志士;对革命行为由反对到支持。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导致民族危机加剧;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思想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推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任答两点即可)
材料三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年《时报》)
材料四 1919年10月10日,在纪念辛亥革命8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2)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4分)根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4分)
(2)积极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评价: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革命目的尚未实现。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 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把民国再变成帝国”……“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摘编自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4分)这表明近代中国在探索民主道路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
17.(1)原因:民主共和思想没有深入人心(或缺乏建立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国人缺乏对共和思想的认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国民素质较低;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或照搬外国经验);等等。(任答两点即可)问题:提高国民素质,解放思想。
材料二 孙中山在1915年12月写给友人的信中说:“……祖国前途,顿增黑暗,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为袁氏一家之私产,四亿同胞吞声咽泪。”1916年5月,他致电各地革命党武装队伍的领导人,指示他们“一切事宜务求于讨袁各派协同进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
——摘编自吴彤《孙中山与护国运动》
(2)材料二中“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为袁氏一家之私产”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针对这一事件,爱国人士发动了什么革命行动 (2分)
(2)事件:袁世凯复辟帝制。行动:护国战争。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3)根据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4分)
(3)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言弃、与时俱进等。
18.(27分)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负责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释读图片——分析革命背景】
(1)一组同学收集到下面两幅图片,用于了解革命前中国面临的困境。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图片,说明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8分)
18.(1)图一: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后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进行救亡图存的方法行不通。
图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任务二 【聚焦热点——探究革命历程】
(2)二组同学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检索到下表中的信息,并提出了三个研究主题。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主题,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材料,并说明选择的理由。(6分)
研究主题
主题1:辛亥革命的真实场景 主题2: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主题3:辛亥革命的影响
①照片 ②油画 ③音乐 ④专著
1911年10月10日晚8时,湖北新军第8镇(师)工程第8营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开创共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先行者之歌》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歌曲200首,曲目的内容包括宣传妇女自由解放、反对旧俗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尚;开通民智、破除迷信、提倡科学、兴办实业等。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包括“民主政治体制的开新”“社会风俗变革与城市人的现代化”等章节。
研究主题:       
选择材料:    (填序号)
理由:
(2)示例一
研究主题:辛亥革命的真实场景
选择材料:①
理由:湖北新军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的照片是了解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这一真实场景的重要史料
示例二
研究主题: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选择材料:②
理由:绘画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即成立中华民国,结束封建帝制
示例三
研究主题:辛亥革命的影响
选择材料:③④
理由:音乐和专著从社会思潮演变、社会习俗现代化、近代政治体制变革等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影响
任务三 【阅读文献——见证革命成果】
(3)三组同学摘录了以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内容,请据此说明为什么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6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4)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7分)
(4)内涵: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现实意义:学习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辈志士不畏牺牲、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后人不断奋斗,为祖国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3单元测试01
【统编八上历史精讲课堂(阶段测试)】
[范围:第三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发动广州起义
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2.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见下图)。他们宣传的思想是 (  )
A.维新变法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民主与科学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3.【时空观念】2024年是辛亥革命113周年。根据下图信息,补全空缺处内容 (  )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劳动音》
4.据下表中的内容可推知,创办《民报》旨在宣传 (  )
《民报》第一期的四幅图画名称
第一幅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第二幅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
第三幅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第四幅 《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变法
C.反抗侵略 D.三民主义
5.下表是孙中山的部分事迹。根据论从史出原则,可以从下表中得出 (  )
时间 事迹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895年10月 领导广州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政治纲领
1907年12月 亲赴越南河内,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A.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孙中山的革命道路顺利平坦
C.孙中山提出了反帝的主张 D.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6.右图是1911年4月23日黄兴写下的绝笔书,表示出他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这发生于哪一事件前(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7.1911年10月13日,《申报》报道:“……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汉阳、汉口均为革党占据……”《申报》报道的事件是(  )
A.安庆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该学者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开启政治近代化进程 D.建立君主立宪制
9.“被推翻的清王朝既是封建统治势力的总代表,又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人民战胜了这个卖国的封建的专制政府,就一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
A.结束了专制制度 B.推动了革命发展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废除了社会陋习
10.【时空观念】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关于辛亥革命的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11.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事件是 (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由此可知,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
A.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3.针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下图中革命党人进行的斗争是 (  )
A.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B.①二次革命 ②护国战争
C.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D.①武昌起义 ②护国战争
14.小明同学通过网络搜索“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进行研究性学习,他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创建
C.辛亥革命 D.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5.下面是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1905年,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年《时报》)
材料四 1919年10月10日,在纪念辛亥革命8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2)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4分)根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4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 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把民国再变成帝国”……“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摘编自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4分)这表明近代中国在探索民主道路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孙中山在1915年12月写给友人的信中说:“……祖国前途,顿增黑暗,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为袁氏一家之私产,四亿同胞吞声咽泪。”1916年5月,他致电各地革命党武装队伍的领导人,指示他们“一切事宜务求于讨袁各派协同进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
——摘编自吴彤《孙中山与护国运动》
(2)材料二中“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为袁氏一家之私产”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针对这一事件,爱国人士发动了什么革命行动 (2分)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3)根据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4分)
18.(27分)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负责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释读图片——分析革命背景】
(1)一组同学收集到下面两幅图片,用于了解革命前中国面临的困境。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图片,说明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8分)
任务二 【聚焦热点——探究革命历程】
(2)二组同学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检索到下表中的信息,并提出了三个研究主题。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主题,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材料,并说明选择的理由。(6分)
研究主题
主题1:辛亥革命的真实场景 主题2: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主题3:辛亥革命的影响
①照片 ②油画 ③音乐 ④专著
1911年10月10日晚8时,湖北新军第8镇(师)工程第8营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开创共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先行者之歌》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歌曲200首,曲目的内容包括宣传妇女自由解放、反对旧俗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尚;开通民智、破除迷信、提倡科学、兴办实业等。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包括“民主政治体制的开新”“社会风俗变革与城市人的现代化”等章节。
研究主题:       
选择材料:    (填序号)
理由:
任务三 【阅读文献——见证革命成果】
(3)三组同学摘录了以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内容,请据此说明为什么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6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4)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7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