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2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2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2 08:4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2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由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古代中华文化的成熟和辉煌时期。
主要表现:
1.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宋朝重文轻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体现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
2.经济上:南宋时,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发达,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理学,逐渐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对外关系上: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6.社会层面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趋向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
2.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湖北卷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湖南卷 元明时期文化元素的传承
浙江卷1月 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江苏卷 明朝基层社会治理
2023 全国乙卷 明朝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湖南卷 明初宗藩关系
2022 全国乙卷 明代的科举制
山东卷 明代的监察制度
命题趋势: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政治史、经济史的考查仍将是重点,涉及经济引起的社会变革;台海关系和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段的长效热点。对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的考查比较多。。
备考建议:
重点关注:明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边疆管理的举措与作用;内阁;“票拟”;“批红”;司礼监;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倭寇;华夏认同观念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时空定位:
教学内容:
考点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点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考点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教学过程:
考点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3)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中央: 强化君主专制
(1)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皇帝直接管理六部。
明太祖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一举措对以后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问题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并严令不得重新设立?影响有哪些?
材料一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材料二 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原行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
指挥使司分割,三司互不统属,直接对朝廷负责。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
权随之扩大。
材料三 胡惟庸…独相数岁,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 《明史·胡惟庸传》
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朱元璋《明太祖集》
提示:
(1)原因:
①历史: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吸取元朝灭亡教训。
②直接: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③现实:废行省,设三司,丞相权势过大。
④根本: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影响:
(1)积极:防止权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初期提高了行政效率。
(2)消极: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效率低;皇帝独断,易决策失误。
(2)设置殿阁大学士(后改内阁)
①原因: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工作压力增加。
②演变:
③性质: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④运行:
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
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⑤特点:
①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咨询顾问机构,无权决策;
②权力源自皇帝。
⑥评价(实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归纳概括:
1.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
2.宰相制与明内阁制的异同
(3)军事:
设五军都督府,调兵和军官任免归兵部。
(4)监察和考核: 选必修1
①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和都察院(监察御史分“道”监察地方)
②官员考核:考满和考察
③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西厂)
(5)思想:改革科举制 选必修1
①科举考试成为定制: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②考试内容: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③行文格式一律固定为“八股文”。
基础概念:
1.考满:
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成为“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2.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3.八股文:
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4)宦官专权
①原因:
皇帝防范内阁权重,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部分皇帝怠于政事。
②表现:
A.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B.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C.官员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③实质:
宦官无法制约皇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④影响:
导致政治日益黑暗,社会矛盾加剧。
(5)特务机构:
①表现: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
②影响:凌驾于司法之上,强化监察控制。
高考真题练习:
1.(2024·湖南卷)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明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元朝圣旨形式‘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圣旨形式保留了蒙古文化元素,A项正确;材料没有民族矛盾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无法由此看出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排除C项;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训练:
1明初屡次出现“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诈称差使,骗诈取财”的现象,故朱元璋设置勘合,规定“凡有差使,若往某衙门公干,即将应该去处填写勘合,前去干办公务。本处衙门闻有差使人员到来,即索勘合比对。如无或比对不同,绑缚赴京予以严惩。”这一制度( )
A.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B.维护了国家治理的权威性
C.旨在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D.进一步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针对“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诈称差使,骗诈取财”的现象制定了勘合制度,以此确保官吏的真实性,对核对不准的予以严厉惩处,表明其维护了国家治理的权威性,B项正确;此种核准制度,增加了程序,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了勘合制度,未涉及与其他机构的制衡关系,排除C项;勘合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是官员的核准程序,排除D项。故选B项。
2.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 选择性必修1
①形成省(“三司”)、府、县三级制;
②原行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行政)、按察使司(监察)、都指挥使司(军政)分割;
③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提高行政效率。
④评价:
积极:
A.三司的设立,削弱了元代行省过大的权力,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
B.督抚在抑制武臣之专横、维护中央集权、整饬武备、巩固边防等方面曾经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C.随着督抚制度的确立,不仅在地方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新的制衡关系,而且由于督抚的“双层性”,从而使中央和地方之间也出现了新的权力制衡机制。
消极:
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率,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高考真题练习:
2.(2024年湖北卷)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练习:
2.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在宠臣江彬的唆使下,明武宗自封“镇国公”,以平乱为由,下诏南巡,遭到朝廷官员的集体反对,最终以一百余位官员受刑或贬迁,明武宗收回成命而告终。这一事件反映出明朝( )
A.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B.官员结党营私成风
C.政治危机逐渐加深 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武宗......以平乱为由,下诏南巡,遭到朝廷官员的集体反对,最终以一百余位官员受刑或贬迁,明武宗收回成命而告终。”可知,明武宗下诏南巡,遭到朝廷官员的集体反对,最终明武宗收回成命,说明在明朝时期,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皇帝受到官员的反对,而收回成命,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也没有体现官员结党营私,排除A项和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危机加深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其他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1
知识拓展:明朝中后期张居正改革。 结合选必修1
1.背景:
①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亏空,
农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加深;
②殖民入侵,边患严重;商品经济发展。
2.内容:
(1)政治(整顿吏治):课吏职,信赏罚、考成法。
(2)军事(巩固边防):内修防备:积极操练兵马;
加固长城;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
(3)经济(赋税改革):一条鞭法
①内容:清丈田地,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
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②作用: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
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3.结果:
①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统治危机得
到暂时缓解;
②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问题思考: 分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
材料 “务在强公室,杜私门”,“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夫”“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
——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
提示:
①官僚地主反对;
②缺少统治者的支持;
③张居正自身问题;
④君主专制制度(根本)。
高考真题练习:
3.(2024年江苏卷)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博罗县下辖的村里面很注重乡约的作用,地方长官也很慎重选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说明该县很重视乡约在基层的教化和治理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法律的内容,无法得出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乡约之长” 负责当地保卫事宜,不是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排除B项;保甲制形同虚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练习:
明嘉靖年间《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分别对“盗砍坟林小柴”的违约者和“捕获之人”作出“罚银五分”“责十五板”的处罚和给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奖励规定。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 )
A.儒家思想渗透基层教化 B.礼法结合向基层渗透
C.乡约在逐渐与法律合流 D.乡约能维护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明清时期,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具有惩戒措施,“养山合墨文约”直接体现政府的告示和批示,C项正确;“养山合墨文约”与官方管理相结合,“儒家思想渗透基层教化”的说法无法完全概括材料,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礼法结合,排除B项;材料主旨在于强调从明到清乡约的变化,D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
考点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
1.目的:
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过程: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3、特点:
①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领先世界;
②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4.性质:
朝贡贸易:是古代王朝与周边藩属国政治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两汉时基本形成,盛唐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精细化、规范化,鸦片战争后受到冲击,甲午战争后体系崩溃。
教材思考点: 如何看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材料一 郑和第4次下西洋访问过的莫桑比克沿海,已到达南纬33度以南接近好望角之地,没有郑和所开拓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路,欧洲人无法这么快到达中国。正是郑和下西洋为16世纪-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是”大航海时代”前奏》
材料二 明朝奉行“厚往簿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明史》
提示:
(1)评价:
①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
②宣扬国威,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③空前规模,大大领先。
④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2)原因: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外交往的内驱力;倭寇及欧洲殖民者侵扰也促使明朝政策出现变化。
能力提升: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二)沿海形势:
1.“倭寇”威胁:戚继光抗倭
(1)背景:
明中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相勾结。
(2)抗倭斗争:
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
(3)影响:
倭患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下来。1567年后,明朝政府逐步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史称“隆庆开关”。
基础概念: 隆庆开关
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历史解释:明朝的海禁政策
1.含义:
14世纪时明朝政府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即私人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原因:
①政治: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防止海内外敌对势力勾结,确保海疆的稳定。
②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③思想: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观念意识淡薄。
3.影响:
积极:延缓了西方列强侵占、瓜分中国的进程,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卫性质。
消极:限制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变化:开禁
隆庆、万历两朝有放松私人海外贸易限制的举措。
问题思考:明逐渐放松海外贸易限制的原因。
材料一 寸板不许下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过程。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些政策对明朝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示:
(1)倭寇问题基本解决,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
(2)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3)社会各阶层要求开禁的呼声;
(4)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
(三)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1.背景: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表现:
(1)16世纪中叶(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
(2)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3)明末(1624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4)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历史人物: 郑成功(1624—1662年)
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其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但终遭清军击退,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以赤嵌城为东都,建立府县,编制军队,屯田垦荒,奖励移民,推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收复台湾不久,突然暴病而亡,年仅38岁。初葬台南州仔尾,后迁葬于故乡南安的覆船山。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高考真题练习:
4.(2023年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与儒家学说的发展无关,强调的是朝鲜、日本的政府行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方行为,与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请求赐书是为了强化政权的权威,非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练习:
4.有学者指出,“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作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该学者意在强调日本( )
A.对外来文明的本能抵制 B.对文化传播起桥梁的作用
C.发展文化注重结合实际 D.竭力摆脱外来文明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人在借用汉字、借用儒家学说以及接受佛教时,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变通,这说明日本发展文化注重结合实际,又善于创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明,而非抵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把外来文化为己所用,而不是充当桥梁去再次传播,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为己所用,而不是摆脱外来文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内陆边疆: 结合选择性必修1
1.中央:
(1)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政策:恩威并施、以夷制夷、因俗而治。
2.地方: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3.影响:
①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民族交融;
②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③但对西南、东北控制相对松散,埋下隐患。
(二)明清易代
1.背景:
(1)满洲的崛起:
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②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皇太极将女真族改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都城在盛京,即今天辽宁沈阳。
(2)明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③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盘剥;
④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3)明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1644年,明末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
2.清兵入关:
(1)概况: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2)结果:
①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②清军入关后经过20多年,基本消灭明残余势力,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问题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明朝灭亡的原因?
料料一
崇祯三年 旱……
八年 夏旱蝗,黄河冰
九年 夏旱蝗,秋开封大水
十年 夏大蝗,四月山西大雪……
十五年 怀庆地震,黄河决
——郑廉《豫变纪略》
材料二
提示:
①明末政治黑暗,统治腐败是其灭亡的根本;
②自然灾害不断;
③农民起义;
④东北控制相对松散使满洲崛起。
高考真题练习:
5.(2024年浙江卷1月)俄罗斯海参崴市某博物馆藏有发现于今俄罗斯特林地区的石碑两块,名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该石碑可以佐证( )
A.中俄之间已经没有领土的纠纷 B.清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
C.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 D.库页岛在法律上属于中国领土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可知,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管辖机构,表明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时期中国对外东北地区的管理问题,而中俄领土纠纷问题是近现代的历史事件,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明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而不是清朝,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库页岛,因此无法证明库页岛的法律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变式练习:
5.1409年,明朝在黑龙江口附近的奴儿干城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并在那里驻守军队,设置驿站。明成祖和明宣宗时,曾派遣宦官先后十次巡视,并修建了一座永宁寺,立下了两块石碑,刻有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材料可以说明东北地区当时
A.民族融合显著发展 B.受到政府有效管辖
C.宦官专权最为鼎盛 D.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答案】B
【解析】奴儿干都司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南濒日本海、北抵外兴安岭的辽阔地区,石碑上,记载着明朝建立奴儿干都司的经过,和钦差亦失哈等人巡视奴儿干都司并到达库页岛的情况。水宁寺碑是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归明政府管辖的历史见证,B项正确;民族融合显著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宦官专权最为鼎盛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12讲 讲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