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4 10: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6分)
1.(1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陌(mù) 盗跖(zhí) 嗟怨(jiē) 燕侣莺俦(chóu)
B.枷锁(jiā) 罪愆(yán) 笙歌(shēng) 湛湛青天(zhàn)
C.寒暄(xuān) 桃杌(wù) 恓惶(xī) 鳏寡孤独(guān)
D.煞尾(shā) 埋怨(mái) 尸骸(hái) 杳无音信(yǎo)
2.(1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②我本来要把这本书扔掉的,但小明说他正在找这本书,我便做顺水人情送给了他。
③困难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困难都会在我们面前“望而却步”。
④犯罪嫌疑人张某可谓江郎才尽,为走私毒品牟取暴利,竟将5小包海洛因吞进了胃里。
⑤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⑥窦娥振振有词地许下三桩誓愿,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3.(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公馆的不期而遇,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
②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这篇评论《雷雨》的文章观点怪异,言语偏激,一旦刊载,必定会走投无路。
④这位资深的演员在话剧《雷雨》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⑤周朴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1分)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雷雨》——独幕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曹禺;《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5.(1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的戏剧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戏剧表演,更是举世闻名。
②经过创巨痛深的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清政府由被动走向主动,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改变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架构,建立诸法并重诸法分立的近代法律体系。
③有人说,开发商修了桥,自己的房子更好卖了,开发商对此并不回避,并明确提出,企业需要建桥时的一言九鼎,更需要后期发展的恪守诚信,服务至上。
④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除电视机外,电脑、手机等物品也会产生电磁辐射,但这些电器的辐射功率都不大,对人体的影响不足为奇,基本在安全范围内。
⑤李平与那些身在酷寒高原,在恶劣环境中依然殒身不恤的奉献者一起,用生命诠释了“阿里精神”。
⑥明星们都喜欢用微博这个平台来跟粉丝们交流,但是,网友们不难发现,明星微博经常“错字连篇”,又或者是言不由衷,闹出不少笑话。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6.(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这个世界上,一星殒落,暗淡不了灿烂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B.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采,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C.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惘,可是绝口不肯说为了什么缘故。
D.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幻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
二、填空题(共8题;共28分)
7.(3分)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戏剧作品《窦娥冤》中    、《雷雨》中   、《哈姆莱特》中    ,这些都是悲情人物“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
8.(3分)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我们变得焦躁不安却又心安理得,见怪不怪于新事物的出现与消亡,不是因为淡定,而是因为   。(迷惘/迷茫)
②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须   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鞭挞/鞭笞)
③互联网和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提醒用户,切勿随意体验来路不明的互联网产品,保持一颗好奇而   的心,格外重要。(审慎/谨慎)
9.(5分)填空。
(1)(2分)《雷雨》反映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与以   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们之间的矛盾,与以   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2)(1分)《雷雨》中的   既有封建旧式思想又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式思潮,果敢而阴鸷,具有鲜明的“雷雨”性格。
(3)(1分)《茶馆》以北京的   为中心场景,它实际是旧北平、旧中国的一个缩影。
(4)(1分)《茶馆》的结尾是三个老头的自奠,一个一心想当良民的王利发,一个一心想“实业救国”的   ,一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常四爷。
文学常识。
10.(4分)曹禺,原名   。中国现代剧作家。1933年在大学读书时他就写成了处女作《   》。此后又写出了《   》《   》《蜕变》和《原野》等优秀剧作。新中国成立后还写过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等。
11.(4分)《雷雨》通过描写   、    两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露了资产阶级冷酷、残忍、伪善、奸诈的阶级本质,反映了   和   之间的阶级矛盾及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12.(3分)   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剧本)的两个重要内容。其中,戏剧语言包括   和   。
13.(3分)阅读下面的戏剧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选段中【耍孩儿】、【二煞】和【一煞】都是   ,都属于   宫调。选段中窦娥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   ,亢旱三年。
1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关于关汉卿的记载不仅少,而且互有错讹之处。关汉卿的身份,有记载说是太医院尹,但人们遍查史书发现,元代似乎并无此官职。①   ,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不过也有资料说是祁州和解州。②   ?这和中国古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有关。一般的文人都认为诗歌和散文才是正经“主业”,小说、戏曲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因此,③   。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2分)
15.(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关于关汉卿的记载不仅少,而且互有错讹之处。关汉卿的身份,有记载说是太医院尹,但人们遍查史书发现,元代似乎并无此官职。①   ,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不过也有资料说是祁州和解州。②   ?这和中国古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有关。一般的文人都认为诗歌和散文才是正经“主业”,小说、戏曲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因此,③   。
16.(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词可谓宋朝的流行歌曲。从文学角度看,豪放词开拓了词的创作新境,辛弃疾等又从事爱国词的写作;①   ,词的发展却是开创了一种重要的音乐模式,特别是②   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元杂剧到近代京剧和地方戏,其基本模式,就是按固定的曲谱填词,堪称③   。
四、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朴园 (四凤端茶,放周朴园面前)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四 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 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 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 漪 (①)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②)倒了?哦?(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 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④)倒了来。
蘩 漪 (⑤)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 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蔡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
蘩 漪 (望着周萍,不等他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节选自曹禺《雷雨》)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
鲁侍萍 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 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节选自曹禺《雷雨》)
17.(2分)依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心理,填入文中①-⑤处的舞台说明最准确的一项是(  )
A.①快速地 ②慢 ③更慢 ④高声地 ⑤无奈地
B.①快速地 ②慢 ③更慢 ④低而缓地 ⑤反抗地
C.①惶恐地 ②严厉 ③更严厉 ④高声地 ⑤无奈地
D.①惶恐地 ②严厉 ③更严厉 ④低而缓地 ⑤反抗地
18.(3分)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蘩漪不想喝药代表了她对周朴园的反抗,而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后饱受生活之苦却从未想过找周朴园报复或索赔,则表现了她的隐忍。
B.鲁侍萍的遭遇恰如其名字中的“萍”,她在被抛弃后不得不如浮萍般四处漂泊的命运是旧中国底层女性的一个缩影。
C.两则选文通过将周朴园面对蘩漪和鲁侍萍时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塑造了一个旧社会资本家和封建大家长的典型形象。
D.选文乙中,相比鲁侍萍,周朴园的几次“哦”含义更为丰富,充分展现了其内心由随意聊天的漫不经心到做贼心虚的惶恐的变化过程。
19.(3分)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请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潜台词。
①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
②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20.(3分)德国哲学家和评论家黑格尔说,冲突是戏剧的灵魂。请结合选文谈谈冲突设置的作用。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光照千古的形象。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早三年”的生动写照。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格。她年轻守寡,但很是孝顺,对婆婆全心全意。当官吏要对蔡婆用刑时,她用自己的生命解救婆婆于危难;临刑之前,央告公人们往后街走,怕在前街遇见婆婆,让老人伤心。(  )
她对蔡婆的美心、照顾 ,但并不是毫无条件地逆来顺受;反之,她认为不合理的事情,便要据理力争,甚至严词责备。当蔡婆引狼入室的时候,她极力劝阻蔡婆。她不听张驴儿的 ,不受他的调戏侮辱,更不受他的威胁逼诱。一句话,她是个硬骨头,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她敢于痛骂官吏,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痛快淋漓的 ,直问得“天地”也哑口无言。她被 在内心深处的怒火像火山一样迸裂出万丈火焰,照亮黑暗,烧毁不平。这是窦娥性格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
21.(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的性格。“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是她悲剧的一生的生动写照。
B.她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的生动写照。
C.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是她悲剧的一生的生动写照。
D.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的性格。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的生动写照。
22.(4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她性格的一方面。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
B.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这是她性格的一方面
C.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这就是她的性格
D.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
23.(4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不至
巧舌如簧
询问
压迫
B.无微不至
花言巧语
质问
压抑
C.无微不至
花言巧语
询问
压迫
D.无所不至
巧舌如簧
质问
压抑
六、综合题(共2题;共21分)
24.(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罪名儿改。
【注】这是《窦娥冤》第四折后部分,也就是全剧的结尾部分。这是窦娥向其父窦天章——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诉说冤情后的三段唱词,它带有总结全剧、揭示主旨的意味。
(1)(3分)【梅花酒】曲中“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唱词比课文第三折中“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试简析之。
(2)(3分)【收江南】曲中“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将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写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现实更深刻,请结合《窦娥冤》进行简析。
(3)(3分)你如何理解作者借窦娥之口为当时社会开出的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4)(3分)【鸳鸯煞尾】曲中“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现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作简要分析。
2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
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3分)下列对戏曲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正好”一曲,窦娥愤怒地诉说自己无辜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她理怨天地不公是在情理之中。
B.“滚绣球”一曲,揭露了人间的不公,好人遭殃,坏人逍遥法外。窦娥责怪“地”不分好歹、“天”错勘贤愚,都怕硬欺软。
C.窦娥虽然责怪天地,但她内心仍然把为自己伸张正义的希望寄托在老天爷的身上,反映了她思想愚昧和性格懦弱的一面。
D.关汉卿杂剧“本色”的语言风格首先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富有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其次还表现在不务新巧、不事雕琢藻绘上,通俗、流畅、生动。
(2)(3分)读了上面文段,你对窦娥有何印象?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什么?
(3)(3分)你怎样理解上文中“滚绣球”一曲戏?
七、写作(共1题;共60分)
26.(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自古就有“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两种做法,孰是孰非,难有定论。周朴园曾经深深地伤害了鲁侍萍,而侍萍不接受他的道歉,选择默离开。巴黎圣母院横遭火劫,但在一片悲戚和同情声中,却有一种不同的声音显得分外刺耳,“我无法同情巴黎圣母院,因为我想到了159年前的圆明园。”
请你谈一下对巴黎圣母院大火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优美,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陌”,mù读音错,应读“mò”;
B项“愆”,yán读音错,应读“qiān”;
D项“埋”,mái读音错,应读“mán”。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这类题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识记常用字的字音,尤其是一些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以及容易误读的字音。
2.【答案】B
【解析】①“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表示保留,此句中是指想听听大家的高见,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②“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顺便给人的好处,用在这里正确;
③“欺软怕硬”,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在这里用来比喻对付困难的态度,使用正确;
④“江郎才尽”,泛指才思枯竭。不合语境,句意表达的是没有办法,使用错误;
⑤“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在这里形容作家,使用正确;
⑥“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没完。做谓语、定语,状语,多含贬义,用在这里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正确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词语本身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其次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确,包括词义是否符合语境,主体对象使用是否恰当,感彩是否符合等。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此处是说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意外相逢,使用正确。
②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语境是说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表现,与“攻击”和“灾难”无关,使用不正确。
③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此处是说这样的作品刊载出来会让人笑话,不合语境,可以改为“贻笑大方”。
④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形容表演之精彩,使用正确。
⑤令人发指:使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此处形容周朴园罪恶的行径让人愤怒,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表述错误,《王昭君》的作者为曹禺。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含熟语)的运用能力。
①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②创巨痛深:创,创伤;痛,疼痛。 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语境强调的是“开发商遵守承诺”,应用“一诺千金”。
④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语境强调的是“电脑、手机等物品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影响”,应用“不足为怪”。
⑤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⑥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心口不一致。根据语境“明星微博经常错字连篇”可知后面强调的是“有些明星说的话不能表明自己的意思”,所以用“言不由衷”不恰当,可改为“词不达意”。故排除ABC三个选项。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词语(含熟语)的运用能力,为了减少题量,将词语(实词和虚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等)合并起来考查,结合语境分析是关键,能力层级为D级。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6.【答案】C
【解析】A.“殒落”的“殒错,应为“陨”,“陨”坠落;“殒”丧失,可组词“殒身”;“暗淡”的“暗”错,应为“黯”。
B.“光采”的“采”错,应为“彩”,“光彩”颜色和光泽。
D.“变幻”的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7.【答案】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
【解析】《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只想一心一意服侍婆婆,过安稳日子,被张驴儿陷害后为保护婆婆自己顶罪;在行刑的途中,她怕婆婆伤心,请求刽子手从后街走。但是善良的窦娥被昏官桃杌屈打成招,最后被斩首示众。窦娥的命运是悲情的,她的善良遭遇了现实的摧残。故第一空应填“窦娥的善良”。
《雷雨》中女主人公鲁侍萍年轻时喜欢周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最后年三十晚上被周家赶走,被周朴园残忍地遗弃;三十年后再相遇时,自私的周朴园只想用金钱来解决三十年的恩怨纠葛。鲁侍萍是悲情的,她的真情遭遇了现实的摧残。故第二空应填“鲁侍萍的真情”。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莱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者,相信并向往真善美的生活。然而父亲死亡、叔父即位、母亲马上嫁给叔父,再加上父亲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是叔父害死了他,黑暗和丑陋的现实使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他的性格变得复杂和多疑,同时又满腔仇恨。虽然他最终为父亲报了仇,但为了正义被奸人所害,他的愿想也落空了。哈姆莱特是一个悲情式的英雄,他的理想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故第三空应填“哈姆莱特的理想”。
故答案为: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8.【答案】①迷惘;②鞭笞;③谨慎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
第一处,“迷茫”意思是: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也形容生活或者工作没有方向感。通常用于强调外界影响而看不清的语境中。“迷惘”意思是:指迷惑失措,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通常用于强调人自身的迷惑失措的语境中。“我们变得焦躁不安却又心安理得,见怪不怪于新事物的出现与消亡”,属于强调人自身的迷惑失措,所以用“迷惘”。
第二处,“鞭笞”和“鞭挞”的区别主要是意思不同,“鞭笞”的意思是用鞭子或板子打,而“鞭挞”的意思是形容无情地指责披露,“无须______和棍打”,强调的是用鞭子或板子打,所以用“鞭笞”。
第三处,“审慎”:指周密而慎重。“谨慎”: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审慎”:指做事周密,只针对事。“谨慎”:指做人做事注意,对象是人和事。“保持一颗好奇而________的心”,此处强调指做人做事注意,所以用“谨慎”。
故答案为:①迷惘;②鞭笞;③谨慎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9.【答案】(1)鲁侍萍;鲁大海
(2)繁漪
(3)裕泰大茶馆
(4)秦仲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比如《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故答案为:⑴ 鲁侍萍 鲁大海 ⑵ 繁漪 ⑶ 裕泰大茶馆 ⑷ 秦仲义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答案】10.万家宝;雷雨;日出;北京人
11.周;鲁;工人;资本家
12.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舞台提示
【解析】(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3)此题考查戏剧常识的识记能力。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10.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曹禺,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2] 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萬),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故答案为:万家宝
雷雨
日出
北京人
1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侍萍,单纯着爱与被爱的鲁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故答案为:周

工人
资本家
12.此题考查戏剧常识的识记能力。
戏剧文学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 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剧本)的两个重要内容。
故答案为:
戏剧冲突
人物语言
舞台提示
13.【答案】曲牌(或曲牌名);正宫(或正);六月飞雪
【解析】上段文字选自元曲《窦娥冤》,元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但亦有(借宫)。常用的宫调仅仙吕、南吕、黄钟、中吕、正宫、大石、商调、越调、双调。元曲共计15宫,447支曲牌。
曲牌为填写该散曲所依据的乐谱及定式,决定该曲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数、句子长短、平仄及韵脚等。
“耍孩儿”“二煞”和“一煞”都是曲牌名,属于正宫调。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正宫调:传统调高称谓。工尺七调之一。戏曲中的主要调门。
从文本中“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可总结出“六月飞雪”。
故答案为:曲牌(或曲牌名);正宫(或正);六月飞雪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4.【答案】①至于他的籍贯。;②为什么关于关汉卿的资料如此之少呢;③有关关汉卿的资料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意思对即可)
【解析】①处,前文说“元代似乎并无此官职”,后文出现的词语有“北京”“祁州和解州”,都是地名,可见,横线处的内容与地方有官,再联系前面说的是官职,一般介绍人要么说官职,要么说出生地,所以横线处的内容最好是“至于他的籍贯”。
②处,这里要填一个问句,联系这段话的开头,“关于关汉卿的记载不仅少,而且互有错讹之处”,再看横线后回答的句子,可以推断横线处的内容与“记载”有关,所以此处的内容最好是“为什么关于关汉卿的资料如此之少呢”。
③处,这是一个表结论的句子,并且是在段落的结尾,既要承接横线处的上一句,又要和开头相照应,可以推断此处的内容也和“记载”有关,于是,此处的内容最好是“有关关汉卿的资料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答案为:①至于他的籍贯。;②为什么关于关汉卿的资料如此之少呢;③有关关汉卿的资料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15.【答案】至于他的籍贯;为什么关于关汉卿的资料如此之少呢;有关关汉卿的资料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
第一处,“元代似乎并无此官职”,横线前写的是“官职”,横线后出现的词语有“北京”“祁州和解州”,都是地名,可见,横线处的内容与地方有官,再联系前面说的是官职,一般介绍人要么说官职,要么说出生地,所以横线处的内容最好是“至于他的籍贯”。第二处,这里要填一个问句,联系这段话的开头,“关于关汉卿的记载不仅少,而且互有错讹之处”,再看横线后回答的句子,可以推断横线处的内容与“记载”有关,所以此处的内容最好是“为什么关于关汉卿的资料如此之少呢”。第三,这是一个表结论的句子,并且是在段落的结尾,既要承接横线处的上一句,又要和开头相照应,可以推断此处的内容也和“记载”有关,于是,此处的内容最好是“有关关汉卿的资料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答案为:至于他的籍贯;为什么关于关汉卿的资料如此之少呢;有关关汉卿的资料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此题要求“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但要注意题干要求的字数限制。
16.【答案】从音乐角度看;对戏剧的发展;词的翻版
【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本语段大意是:从文学角度和音乐角度来看,词可谓宋朝的流行歌曲。第①处,由前一句的“从文学角度看”和后文的“词的发展却是开创了一种重要的音乐模式”可知,应填“从音乐角度看”;第②处,由后一句有关戏剧的内容可知,应填“对戏剧的发展”;第③处,由前文几种戏剧的模式是按固定的曲谱填词,这和词是一样的,可知此处应填“词的翻版”。
故答案为:从音乐角度看
对戏剧的发展
词的翻版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17.B
18.C
19.①你们整天胡思乱想,常有离经叛道之举,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家里服从我的重要性。②你别撒谎掩饰曾经作过的孽了,我好后悔当初自己做出了这样不规矩的事情。
20.①刻画人物。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可看出蘩漪具有反抗性格,而周朴园则说一不二,周萍则唯命是从。②展开情节。无论是蘩漪的不想喝药还是鲁侍萍到来对周朴园产生的威胁,这些冲突或推动了剧情发展,或埋伏笔、做铺垫,或暗示结局。③揭示主题。作者借冲突反映了鲁侍萍所代表的封建底层妇女和周朴园所代表的封建大家长、资本家等不同人物群体的特征,批判了诞生这些社会群体并导致其不同命运的旧社会旧制度。④吸引观众。集中、激烈的冲突更能吸引观众观赏,并引发思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情节,圈出关键词或句,然后逐条分析,分析时可借助故事情节、描写方法、环境描写、作者评价等方法。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剧本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进行通读,圈画选项信息点,圈画出重点信息,如评价赏析选项中有关语言、人物、环境、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名称术语,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评价赏析类的选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信息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排除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分析话剧潜台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本原则,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的理解,都应该是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认识的。如果把句子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抽出来,与文章的整体脱节,就句论句,就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也不能真正理解句子。然后以人物思想情感为导向,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变化的方面,深入理解句子的深刻内涵。最后,阅读是思维的过程,解题也是要有思维过程的。有思维,才能有深度。阅读水平的层次标志着思维水平的层次,要提高自己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对自己深层思维的训练。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话剧内容、表现手法、体裁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戏剧冲突的种类,有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然后可以通过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戏剧冲突也是如此,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可以通过抓住主要事件,体察细微之处。要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把握,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情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组合起来,作综合分析。还可以通过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在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能力。
蘩漪身为周朴园的妻子,却没有一点儿资本家的惺惺作态,她敢爱敢恨,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不会对周朴园惶恐。她拒绝吃药,所以会“快速地”“反抗地”拒绝;
周朴园作为大家长,一开始说话缓慢、低沉更显威严,与之后遭遇繁漪反抗时语气不同。排除ACD。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剧本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对比”错误。剧本中此处并无对比之意。
故答案为:C。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分析话剧潜台词的能力。
①这是周朴园对儿子周冲说的话,结合前文繁漪的话“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和周冲的话“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来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们整天胡思乱想,常有离经叛道之举,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家里服从我的重要性。
②这句话是面对周朴园关于梅侍萍的盘问时鲁侍萍的话,“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句话充满了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怨恨和对自己命运的悲愤之情,潜台词可以有理解为:你别撒谎掩饰曾经作过的孽了,我好后悔当初自己做出了这样不规矩的事情。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话剧内容、表现手法、体裁特征的能力。
①在人物刻画方面,如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的冲突中,由“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哦!不!我喝不下”可看出蘩漪具有反抗性格,而由“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看出周朴园则说一不二,由“哦,爸爸”“周萍正向下跪”则表现周萍的软弱和唯命是从。
②在戏剧情节方面,选文甲主要表现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选文乙主要表现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冲突,无论是蘩漪的不想喝药而与周朴园产生的冲突,以及周萍为平息冲突而说的一系列话、一系列举动,还是鲁侍萍到来让周朴园感受到威胁,觉得她一定是怀着敲诈的目的,觉得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之前的种种罪恶也将昭然于天下,由这一心理反应而引发的一系列举动,都推动了剧情发展,或埋伏笔、做铺垫,或暗示结局。戏剧冲突在情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从主题方面看,鲁侍萍所代表的是封建底层妇女,周朴园所代表的是封建大家长、资本家,作者借冲突批判了诞生这些社会群体并导致其不同命运的旧社会旧制度,突出了剧本的主题:揭露地主资产阶级腐朽的灵魂和堕落,压制人性,惨害妇女,残酷的压迫剥削工人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妇女要求人性的觉醒,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④从表达效果来看,尖锐的戏剧冲突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吸引观众观赏,不觉得平淡寡味。而且,还能引发观众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激烈的冲突,冲突的双方谁更有理等),引起观众的共鸣,引人入胜。
【答案】21.A
22.B
23.B
【解析】(1)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1.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具有”后缺宾语,可在“其志”后加“的性格”;二是“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的生动写照”主客颠倒,应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早三年’是她悲剧的一生的生动写照”。据此分析只有A项全部改正了这两处错误。
故答案为:A。
22.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这是窦娥性格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可知,第一段讲的是窦娥性格的一方面,这就排除CD。对婆婆的要求极低也体现了窦娥的性格,“这是她性格的一方面”是总结性的句子,放在后面,这就排除A项。
故答案为:B。
23.第一处,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第二处,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句中是形容窦娥对婆婆的关心、照顾,故空三应选用“无微不至”。第二处,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花言巧语:指虚假而动听的话;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巧舌如簧”不能和句中“听”搭配,故空四应选“花言巧语”。第三处,质问:根据事实提出的疑问。询问:咨询查问。要搭配“痛快淋漓”,应用“质问”,方能显出窦娥勇于反抗的性格。第四处,压迫:用权势强制别人服从或者是对有机体的某部分加上压力。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要搭配“怒火”,应用“压抑”。
故答案为:B。
24.【答案】(1)“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只是对当时司法黑暗的揭露;而“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揭露了官吏们敷衍公事、草菅人命的罪恶,所以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
(2)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则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实,窦娥的冤案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吏治。
(3)这表现了关汉卿对变革黑暗现实、肃清吏治的渴望,但却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表明关汉卿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超越历史。
(4)这几句唱词,进一步表明窦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也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使窦娥善良、孝顺的品格再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时,它加剧了窦娥命运的悲剧性。一个为他人甘愿做出牺牲的弱妇,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悲剧!这正是《窦娥冤》感天动地的地方。
【解析】(1)从唱词内容和故事情节来把握其揭示的意义。“屈招”揭示了窦娥被无赖诬陷,而贪官屈打成招,错判斩刑的黑暗现实;“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揭示出官吏们对案件竟然不覆勘审核,草菅人命,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
(2)“有理无钱”莫进来,说明只要有钱,就能打赢官司,揭示了官吏的贪赃枉法;“无个不冤”,揭示了官府判案没有公正的,揭露了吏治的腐败残酷,可见后者反映的现实更深刻。
(3)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只有把自己的愿望借主人公之口表达出来;作者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寄希望于朝廷。
(4)作答时,首先结合剧情分析这句话如何体现了窦娥的善良品质;再根据题干“联系窦娥悲剧”,进一步分析其悲剧性的意义。
故答案为:
(1)“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只是对当时司法黑暗的揭露;而“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揭露了官吏们敷衍公事、草菅人命的罪恶,所以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
(2)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则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实,窦娥的冤案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吏治。
(3)这表现了关汉卿对变革黑暗现实、肃清吏治的渴望,但却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表明关汉卿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超越历史。
(4)这几句唱词,进一步表明窦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也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使窦娥善良、孝顺的品格再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时,它加剧了窦娥命运的悲剧性。一个为他人甘愿做出牺牲的弱妇,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悲剧!这正是《窦娥冤》感天动地的地方。
(1)前一句需抓住“屈招”分析屈打成招的冤情;后一句抓住“覆勘”分析出官府敷衍公事、草菅人命的罪恶。
(2)前者“无个不冤” 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后者揭示官府贪赃枉法,是“无理有钱”者的天下。
(3)作者将变革希望寄托在皇帝的“金牌势剑”,且又将除害说成是“与天子分忧”,可见关汉卿的历史局限性。
(4)抓住窦娥遭受冤屈的处境和“收养我奶奶”的嘱托对比分析。
25.【答案】(1)C
(2)窦娥是一个冤屈深重、有着强烈反抗精神和强大抗争力量的女性。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鲜明的爱憎,表现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
(3)窦娥在这曲戏中揭露了人世间的不公,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旧社会的控诉和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和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现。
【解析】(1)C项“反映了她思想愚昧和性格懦弱的一面”表述不正确,文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2)“你对窦娥有何印象”主要是谈对窦娥形象的认识,“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什么”主要是谈窦娥形象的意义。
(3)应立足窦娥的角度从四个方面理解上文中“滚绣球”一曲戏:窦娥揭露了人世间的不公,对社会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控诉和抗议,对封建法制和封建秩序的否定,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现。
故答案为:
(1)C
(2)窦娥是一个冤屈深重、有着强烈反抗精神和强大抗争力量的女性。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鲜明的爱憎,表现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
(3)窦娥在这曲戏中揭露了人世间的不公,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旧社会的控诉和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和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现。
窦娥是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妇女的典型。她的性格善良而刚强,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最初,窦娥只是一个发誓信守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纲常的妇女,但残酷的现实把她推向深渊。先是流氓恶棍张驴儿对她进行逼婚,后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剧发展,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毫不犹豫地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法场上,她对天地鬼神发出了惊心动魄的控诉,实际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突出地表现了她不可征服的反抗精神。解答第(2)题,理解窦娥的形象不能脱离课本内容,要进行综合分析。
26.【答案】【参考例文】
巴黎圣母院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跟层出不穷。
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面对文明与智慧的消逝,我们不能抱有仇恨。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不是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拍手叫好,而是为了更好前行。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今天,我们却借着消防安全问题在发泄仇恨,并名曰“铭记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前的雨果。
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作文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围绕“以德报怨”或“以直报怨”发表看法。
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中的一个要求是对“以德报怨”或“以直报怨”发表看法,阐述理由,这是对写作内容的限制。考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种观点发表看法,阐述理由;也可以对两者进行评价,肯定一个,否定一个。语言不能咄咄逼人,而要以理服人,有理有据,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本题没有审题障碍,考生只要围绕“以德报怨”或“以直报怨”来阐述观点和理由即可。但在论证过程中,要体现思辨性,即:论证“以德报怨”时,要阐述反对无原则的宽容;论证“以直报怨”时,要阐述反对类似小人的打击报复。
1.以德报怨,厚德载物
2.以直报怨,人生大智。
本题考查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一般以事实内容为依托,对具体事件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说,或褒或贬,态度鲜明,语言生动,同时注重思想的深刻性、逻辑性,力求以理服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