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4 10: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6分)
1.(1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
B.经常光顾其他系的自习室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爱好。
C.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是我有激情、有智慧,凡事都会一马当先,率先垂范,经常博得大家的夸奖。
D.这段时间你屈就我们车间主任,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车间生产效率提上去了。
2.(1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通过学习,我知道 19 世纪有一场大争论,就是光怎样在真空中传播。____令人惊奇的是,直到如今,物理学家对这一难题仍然没有作出真正的回答,但数十年来。我们却对这样的思想习以为常:即使没有什么媒质,光照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①声波需要空气,水波需要水,而在真空中却没有可以使光波动的东西,人们对此深感疑惑。
②但是,如果光是波的话,那就需要一些使它发生“波动”的媒质。
③没有使光波动的媒质,它怎能成为波呢?
④然而,实验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以太”并不存在。
⑤实验也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⑥于是,物理学家们就捏造出一种所谓的以太物质,这种物质作为光的媒质而充满整个真空的空间。
A.⑤①⑥④②③ B.①③⑤⑥④②
C.⑤②①③⑥④ D.①②⑤③④⑥
3.(1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
②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④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
⑤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现。
⑥这个发现或将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的时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①⑤④⑥
4.(1分)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
B.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之作。
C.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D.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5.(1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6.(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倡议,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将围绕这一构想为布局展开
B.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将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从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其含义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国人重温中华的传统
D.有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注他人的病态心理
二、填空题(共6题;共29分)
7.(2分)撷取《中国建筑的特征》文中相关的信息,在结构框架图下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①   
②   
8.(4分)梁思成,中国现代   家,广东新会人,梁启超的儿子。所著的   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曾主持   、   的设计。
9.(4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说明的主体,为清楚地说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作者分别采用了
    、   的说明次序,具体来说,先总说   ,再分说   。
10.(3分)《说“木叶”》这个题目中,“说”的解释是   ;木叶是文章的   ,本文就是根据   。
11.(4分)读《说“木叶”》,文章共有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主要举   ;第二部分(4——6)说明   ;第7自然段时课文小结。
12.(12分)林庚,原籍福建闽侯,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他主要研究唐诗、楚辞以及文学史等方面,主要著作收集在   里。他的其它作品还有    、   、   、   和   等。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5分)
13.(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    ,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节选自《中国建筑的特征》)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14.(5分)榫,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请根据图示,给“榫”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5.(3分)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16.(4分)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4分)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18.(3分)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9.(3分)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无疑极其是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四大发明只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很小的一部分。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辉煌的。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也指出:“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________的科学知识水平。”
单就古代数学而言,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可说是________;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中国古代数学以擅长计算________,并逐步形成了自具特色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特点是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十进位值制的计数系统进行运算,其内容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各个方面。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它逐步走向高峰,呈现着________的局势,结下累累硕果。
20.(4分)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尘莫及 家喻户晓 著称于世 久盛不衰
B.望其项背 家喻户晓 著称于世 名噪一时
C.望其项背 耳熟能详 闻名遐迩 久盛不衰
D.望尘莫及 耳熟能详 闻名遐迩 名噪一时
21.(4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是这个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B.《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是这个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C.这个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
D.这个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九章算术》,它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
22.(5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四大发明无疑极其是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有过巨大的影响。
B.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有过巨大的影响。
C.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世界文明的发展对它们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D.这四大发明无疑极其是伟大的,世界文明的发展对它们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_____,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______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_____起来的。
23.(5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题材
几乎
建构
B.体裁
纯粹
组织
C.题材
纯粹
组织
D.体裁
几乎
建构
24.(5分)下列句子中和画线句子所用修辞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B.一朵朵向日葵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向路边的行人点头致意。
C.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
D.要说渴,真的很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下一条河。
七、写作(共1题;共60分)
25.(60分)根据要求写作。
课文中,作者因为对伟大的科学家未完成的理论充满好奇,而发奋读书钻研,他说“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你是否有过阅读的乐趣呢?请把你的读书经历和体验写出来,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一孔之见”是谦词,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使用正确;“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而此处说“行家……班门弄斧”,明显不当。
B.“光顾”称客人来到(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不能用于自己去某地。
C.“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此语境很明显不是面对“下级”“晚辈”,故使用不当。
D.“屈就”指委屈就任(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②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③语言有没有歧义;④ 转述是否得当。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
这是一段前后递呈紧密的句群,先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组合,⑤②一组,构成转折关系;①③一组,探究光为什么是波;⑥④一组,构成转折关系。
从整个语句看,这段文字的思路是: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但是真空中并没有波,于是物理学家提出“以太”,但“以太”又不存在。
所以正确语序应为:⑤②①③⑥④。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
②句总说“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其他句子围绕此展开,故②是首句,排除B、C两项;
③引出“马约拉纳费米子”,①承接③说明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⑥中的“这个发现”承接④中“中国科学家”的发现。据此排除A项。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残缺,应在“畅游”前加介词“为”。
B无误。
C项,成分残缺,应在“更高维数世界”后补上“的说法”,作“鄙视”的宾语。
D项,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杂糅,应删掉“的原因”。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通读语段,本题中陈述对象是“古村落”,根据语句逻辑关系和总分关系进行解答,具体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分析如下:①句介绍的是“古村落”的意义;②句介绍的是“古村落的历史作用”;③句介绍的是“古村落”的意义;④句介绍的是“古村落”表面上的样子;⑤句介绍的是“古村落”的历史作用;⑥句介绍的是“古村落”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应考虑②⑤⑥,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包含在⑥句中,故先说文化,后说历史,然后转折,即⑤必在②前面。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句式杂糅,“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改为“以…为布局”或是“围绕…的布局”;
B项,成分残缺,“导致”后面缺失宾语中心语,在“难”后面加“的问题”;
C项,语序不当,“不仅仅…更…”表递进关系,前轻后重,所带两个分句应对调。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7.【答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建筑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对中国 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提出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探讨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
故答案为:第1空、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2空、建筑特点。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8.【答案】建筑学;《中国建筑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解析】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儿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家,主要作品有《中国建筑史》等,曾主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还主持设计过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9.【答案】由主到次;有整体到局部;总体方面的结构特征;外观方面的装饰特征
【解析】作者为了向读者清楚地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首先从整体概括中国建筑在结构方面的特征,然后再从外观上,从建筑的装饰上局部的加以介绍。因此,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特征时,是先主要再次要,先整体再局部的说明思路展开课文的。
此题考查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分析结构,总结课文思路的能力。做该题需要学生高屋建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和握课文的说明要点,然后进行总结。
10.【答案】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论题;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说”是这种文体的标志。“木叶”是文章论述的中心,文章就是根据“木叶”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进行分析。
学生做该题之前,应该了解本题考查的目的。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第文章题目的掌握情况的题,平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多记忆,就能逐渐提高做这类题目的水平。
11.【答案】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称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部分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两个特征。
【解析】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属于议论文的范畴。那么,作者的思路一定是本着议论文的结构来布局谋篇的。议论文的结构通常是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也是三部分,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学生用合适的语言总结每一部分的大意。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课文结构,感受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做该类题时,要首先整体了解课文意思,再根据课文中出现的过渡、引领、总结等语句的提示,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来把握结构。
12.【答案】《夜》;《唐诗综论》;《春野与窗》;《问路集》;《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
【解析】林庚,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毕生精力在于研究唐诗、楚辞以及中国文学史等方面,著作颇丰,主要有《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春野与窗》、《问路集》以及《中国文学简史》等等。
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
13.【答案】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有“大文章”或“小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本文段主要介绍中国建筑的“文法”的特点。第一处根据“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推断,应该是“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第二处根据“大文章如……”“小品如……”推断,应该是“有‘大文章’或‘小品’”。
故答案为: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
有“大文章”或“小品”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14.【答案】“榫”是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梁与柱之间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突出的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示意图中绘制了不同种类的“榫”,提取其使用的不同位置的关键词,结合题干中“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下定义即可。
故答案为: “榫”是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梁与柱之间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突出的部分。
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一般格式为“……是……”,做这种题,要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15.C
16.C
17.B
18.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
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
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19.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①“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②“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
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4)此题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
(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错误。由材料一可知,屈原只是第一次在诗作中运用“木叶”,并非发现“第一个艺术特征”。
B.“经常会用‘树’……来代替‘树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这里是说“树叶”和“叶”之间的关系,可见不是“树”代替“树叶”。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错误。影响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的是“木”的潜在形象。
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错误。选项说反了,材料一应该是借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来说明“木”具有“落叶”和“颜色”的潜在因素。
故答案为:C。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可知,材料二认为“木”与“秋天”没有必然联系。
A.“夏木”指夏天的树,与秋天没有关系,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
C.“禅房花木深”中的“木”是繁茂的,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
D.“古木”参天,极为茂盛,也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B.“九月寒砧催木叶”意思是“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木叶”指寒风中的落叶,也是秋天的落叶,这与材料二观点相反,所以无法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第一、二段,提出问题。借用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引出话题,为什么“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
第三到五段,分析问题。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第三、四段,运用举例论证,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来论证“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五段运用对比论证,如“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将“树”与“木”从颜色和质地上作了对比,来论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第六段总结,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故答案为: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
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19.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点,“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可以概括出:“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二点,“‘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可以概括出:“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点,“‘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以概括为:“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调子短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第二点,“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可概括出第二个原因:“木叶”在语体色彩上要比“树叶”庄重些。
第三点,“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得出第三个原因:“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不仅使诗歌显得古雅,而且增添诗歌的文化内涵。
故答案为: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①“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②“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
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答案】20.A
21.C
22.B
【解析】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
⑶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20.第一处,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这里说的是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西方的科学知识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故选“望尘莫及”。
第二处,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这里强调的是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说是大家都知道的,故选“家喻户晓”。
第三处,著称于世:在世界上因著名而被称道。闻名遐迩,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中国古代数学以擅长计算而被称道,故选“著称于世”。
第四处,久盛不衰:形容事物盛行的时间很长,一直不衰退。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这里说的是中国古代数学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逐步走向高峰,并结下累累硕果,说明它盛行的时间很长,故选“久盛不衰”。故答案为:A。
21.括号后面的句子的主语为“这个体系的特点”,所以括号中应填的句子的主语为“这个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排除A、B两项。而D项后面的主语又变成了“《九章算术》”,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C。
22.本句中“极其”是修饰“伟大”的,所以“极其”放在“是”的后面,排除A项和D项。这里强调四大发明的伟大之处,所以应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排除C项。故答案为:B。
【答案】23.B
24.C
【解析】(1)本题主要让我们辨析近义词语的区别能力。做这道题目首先要辨析词语的异同,辨析这几个词语可从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修饰限制的词语方面进行辨析;其次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3.体裁:文学作品的分类,可用多种标准来划分。题材:作品内容主题所用的材料。根据文意,结合“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应选“体裁”。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几乎:差一点。根据句意“横额”“对子”只是作为装饰,应选“纯粹”。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安排事物使有系统或构成整体。建构:建立构成(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原文,“词汇”是按照“文法”编制起来的,应选“组织”。
故答案为:B。
2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建筑”比作“文章”;
A.拟人,“袅娜”“羞涩”拟人的情态;
B.拟人,“点头致意”拟人的动作;
C.比喻,把“革命”比作“裂口和缝隙”;
D.夸张,“喝下一条河”极言干渴至极。
故答案为:C。
25.【答案】读书是一种享受。夏天,我和伙伴们带着各自喜欢的书,在草地上、树林里,选一处安静的地方,铺上一块颜色淡雅的雨布,然后,在清新的空气里,在江水的涛声中,各执一卷,读己所好。风温柔地吹着,年轻的心像雨后的天空那样明净。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我在大雪纷飞的夜晚,读获维塔那娃的诗,读社拉斯的小说。这时候的我,像乘上了一列远行的列车,一路望着沿途的风景,心情无比舒畅;又像面对一位陌生而亲切的朋友,听他娓娓叙说一个个故事,心潮起伏。也许,面对浮华的世界,躲进一角读书,不失为一种智慧吧。
【解析】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题干由作者对读书的美好回忆从而提出“你是否有过阅读的乐趣呢”,阅读的乐趣包括给我们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可以感受世间的美妙,也可以让自己渐渐拥有妙语连珠的能力等等。写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验,可以回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读了一本什么书,而这本书如何让自己爱不释手,如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让自己在生活中学有所用等。写作时注意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验从而表现其中的乐趣,可以适当地采用修辞手法而更具文采,注意语句通顺叙事有条理。
例文
读书是一种享受。夏天,我和伙伴们带着各自喜欢的书,在草地上、树林里,选一处安静的地方,铺上一块颜色淡雅的雨布,然后,在清新的空气里,在江水的涛声中,各执一卷,读己所好。风温柔地吹着,年轻的心像雨后的天空那样明净。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我在大雪纷飞的夜晚,读获维塔那娃的诗,读社拉斯的小说。这时候的我,像乘上了一列远行的列车,一路望着沿途的风景,心情无比舒畅;又像面对一位陌生而亲切的朋友,听他娓娓叙说一个个故事,心潮起伏。也许,面对浮华的世界,躲进一角读书,不失为一种智慧吧。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 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4.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