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课件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课件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23 09:34: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风情。
2.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分析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我国有哪些民族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点
学习活动一: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人口数量
【自主学习】我国的民族构成
1.民族构成: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 个民族。  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其他  个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统称为少数民族。
2.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族,有1 950多万人。
【合作探究】我国各民族人口
根据课件P4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写出五个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
学习活动二:了解中国民族的分布
【合作探究】中国民族分布特征
根据课件P5“中国民族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汉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2.图中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 分析少数民族的分布与汉族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学习活动三:了解中国民族政策,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合作探究】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课件P12-P16,完成下列问题。
1.将少数民族的名称与特色节日连线。
①傣族 a雪顿节
②彝族 b古尔邦节
③藏族 c那达慕节
④乌孜别克族 d泼水节
⑤蒙古族 e火把节
2.将少数民族的名称与特色民居连线。
①傣族 a吊脚楼
②黎族 b蒙古包
③苗族 c竹楼
④蒙古族 d船形屋
3.写出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
4.写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5.如何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举例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识自我建构】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人口数量
【自主学习】我国的民族构成
1.56 汉 91.1%  55 8.9%
2. 壮
【合作探究】我国各民族人口
1.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苗族、满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
2.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
学习活动二:了解中国民族的分布
【合作探究】中国民族分布特征
1.汉族遍布全国,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3.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分布;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散居其中。
学习活动三:了解中国民族政策,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合作探究】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①-d ②-e ③-a ④-b ⑤-c
2.①-c ②-d ③-a ④-b
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是我国的民族政策。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内在联系与认同,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根本纽带。它凝聚了对于中华文明的共同信仰和热爱,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的高度统一。
5.(1)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3)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风情。
地理实践力: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分析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我国有哪些民族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点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人口数量
【自主学习】我国的民族构成
1.民族构成: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56个民族。 汉 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1% 。其他 55个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9%,统称为少数民族。
2.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有1 950多万人。
【合作探究】我国各民族人口
根据课件P4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参考答案:壮族、维吾尔族、回族、苗族、满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
2.写出五个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
参考答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
教学活动二:了解中国民族的分布
【合作探究】中国民族分布特征
根据课件P5“中国民族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汉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参考答案:汉族遍布全国,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图中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3. 分析少数民族的分布与汉族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分布;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散居其中。
教学活动三:了解中国民族政策,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合作探究】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课件P12-P16,完成下列问题。
1.将少数民族的名称与特色节日连线。
①傣族 a雪顿节
②彝族 b古尔邦节
③藏族 c那达慕节
④乌孜别克族 d泼水节
⑤蒙古族 e火把节
参考答案:①-d ②-e ③-a ④-b ⑤-c
2.将少数民族的名称与特色民居连线。
①傣族 a吊脚楼
②黎族 b蒙古包
③苗族 c竹楼
④蒙古族 d船形屋
参考答案:①-c ②-d ③-a ④-b
3.写出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
参考答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是我国的民族政策。
4.写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内在联系与认同,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根本纽带。它凝聚了对于中华文明的共同信仰和热爱,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的高度统一。
5.如何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答案:(1)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3)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举例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三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区域认知: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风情。
地理实践力: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分析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1
五十六个民族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3
中国的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本节课堂作业
1
众多的民族
中国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
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人口超过4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有些民族人口很少,不到1万人:鄂伦春族、独龙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塔塔尔族。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请你看图找一找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
东北
西北
西南
汉族集中分布在
东部地区

杂居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请你看图找一找
蒙古族
回族
维吾尔族
藏族
壮族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请你看图找一找
集中分布
东北
西北
西南
小聚居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交错居住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找出民族最多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
云南省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民族区域自治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护民族团结
巩固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民族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地区 少数民族
汉族
杂居的意义 东部和中部地区
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有利条件
“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
蒙古族那达慕
三、中国的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彝族火把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傣族泼水节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古尔邦节
独特的民族风情
藏族雪顿节
独特的民族风情
侗族侗寨
朝鲜族民居
黎族船形屋
苗族吊脚楼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蒙古族服饰主要以蒙古袍、帽子、坎肩、蒙古靴为主,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蒙古袍大多采用织锦缎、丝绸、布帛为面料。蒙古靴以家畜的皮为面料。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女子常戴盖头。
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人穿裤,女人穿裙。男装的裤脚系布带,便于盘腿席坐;妇女为短袄长裙。
藏袍的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脱袖的装束成为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维吾尔族 囊
维吾尔族 抓饭
蒙古族 奶茶
蒙古族 手扒肉
少数民族美食
(1)关于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玲玲和贝贝有不同的看法。你赞成谁的观点?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看法?
(2)结合家乡情况,举例说明地方特色文化对发展旅游业的影响。
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
可以促进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
提出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各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内在联系与认同,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根本纽带。它凝聚了对于中华文明的共同信仰和热爱,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的高度统一。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成就,有助于提高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理论指引。
3.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助于推动多民
族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维护统一
A
A
3.每年农历六月初,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摔跤活动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 )
A.新疆 B.云南
C.内蒙古 D.广西
C
D
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评价一 能够了解中国民族构成特点和主要少数民族
1.[链接生活]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若按各少数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参赛运动员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高山族
2.下列民族中人口均在400万以上的是( )
A.回族、白族 B.满族、彝族C.蒙古族、傣族 D.壮族、朝鲜族
评价二 能够理解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链接生活] 内蒙古的小明在班上做了一次班级民族构成的调查,他发现班上有25人为汉族,16人为蒙古族,还有6名同学来自不同民族,同时他发现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据此完成3~4题。
3.这个调查说明该地区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C.各民族之间交错居住D.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中的( )
A.小聚居 B.大杂居 C.大散居 D.交错居住
评价三 能够认识中国民族政策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5.[链接生活]最近,某学校学生伴着激昂的马头琴和呼麦旋律,做着抖肩、翻腕、骑马等动作的“花式”课间操在网络走红。这一“花式”课间操融合了当地民族舞的特色,当地主要少数民族可能是( )
A.傣族 B.苗族C.蒙古族 D.高山族
6.下列选项与右图所示节日和民族符合的一组是( )
A.泼水节、乌孜别克族 B.泼水节、傣族 C.火把节、黎族 D.那达慕节、蒙古族
7.2024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盛况如在昨日:“民族团结”方阵中,56个民族群众手拉手,载歌载舞;彩车上“石榴瓶”光彩夺目,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血脉相连,风雨同舟。群众游行中的“民族团结”方阵体现了(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B.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C.少数民族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四年我国都会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下图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读图,完成8~9题。
①板鞋竞速(壮族)  ②独竹漂(A族)
③陀螺(彝族)  ④高脚竞速(土家族)
8.流行“独竹漂”运动的“A族”最有可能是指(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C.苗族 D.哈萨克族
9.参加“板鞋竞速”的壮族代表最有可能来自的省级行政区是( )
10.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在网上分享沿途见闻。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民族分布
(1)路线①途中最有可能碰到的少数民族是   ,路线②途中骑行爱好者拍摄了一些照片,请你判断它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自治区的简称为   ,行政中心为   。
探究二:民族节日风俗
(3)路线③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某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请简单介绍一下。
探究三:民族分布特点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请你写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
[实践作业]
你所在地区哪一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人口最多的这一少数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制作知识卡片,与同学交流一下当地民族的分布特点。
答案:
1.(C)
2.(B)
3.(C)
4.(A)
5.(C)
6.(B)
7.(B)
8.(C)
9.(C)
10.
(1) 维吾尔族 , 藏族 。
(2) 桂 , 南宁 。
(3)参考答案:那达慕节。每年的7、8月,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举行传统的那达慕节,进行摔跤、射箭和赛马等竞技比赛。
(4)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