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
目录
课文回顾
字词复习
语文园地
实战演练
字词复习
字词复习
会写的字
字词复习
会写的字
第十五课
字词复习
真理 领域 建树 司空见惯 疑问 敏感 提取 明显 无聊 不可思议 吻合 偶然 文献 证据系统 整理 见微知著 灵感 机遇 花圃 盐酸飞溅 石蕊 搜集 蚯蚓 出版 阶段
字词复习
第十六课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盲人 坚硬 清脆单调 请求 加速 齿轮 唯恐 丑恶 证实蟋蟀 拦住
课文回顾
课文回顾
本单元人文主题:科学精神
语文要素:
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作者介绍: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指导两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一心以为有鸟要飞来,想要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与第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具体事例
观点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这个成语
出自本文
三心二意
心神不宁
心不在焉
东张西望
一人虽听之,一心
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学习态度最终影响了学弈的结果,学习和做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真正影响他们成功与否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读者的思考,使所要强调的意思更加突出。
设问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弈秋
二人师从弈秋
成功
失败
学习之理贵在专心
《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 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不好。通事中见理,说明了做事情只要 才能有所成就。
学习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
作者介绍: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译文:孔子游历东方,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炎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孔子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很聪明呢?”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人物 观点 现象 依据
小儿甲
小儿乙
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远,而日
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远者小而
近者大乎
近者热而
远者凉乎
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视觉效果
对温度的感知
课文回顾
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近
日中——远
日初——远
日中——近
两小儿辩日
一儿
一儿
远小近大
近热远凉
多观察多思考
观点
依据
《两小儿辩日》围绕 的问题,两个小儿争持不下,连孔子也 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儿 ,说话有理有据,也表现了孔子 、 的态度。
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无法裁决
善于观察
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州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等。
作者介绍: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验证观点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找到真理
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通常会习以为常,不善于观察。我们今后要留意身边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读完本文后获得的启示:
课文回顾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发现问题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独立思考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找到真理
锲而不舍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用科学发展史上的 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只要 、 、不断实践探究, 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三个
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锲而不舍
课文回顾
16、表里的生物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
(今属河北)人,现代诗人、学者。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代表作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作者介绍:
课文回顾
16、表里的生物
梳理课文内容
课文回顾
16、表里的生物
研究和思考的过程
课文回顾
16、表里的生物
“我”的特点:
课文回顾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是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知识极其渊博,一生出版了近五百部著作,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多领域,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读者。
作者介绍:
课文回顾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解课题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如今的我们
现在
现代人的上学方式
课文回顾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未来和现在上学方式的不同
课文回顾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这是一篇 ,作者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作为 串起全文,以两个小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关于阅读、学习的 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 ,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科幻小说
线索
对话
学习场景与感受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1、每天都要读课外书
2、边读书边思考
3、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仔细修改
4、不懂的问题会随时向别人请教
良好的学习习惯:
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词句段运用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词句段运用
把名言、格言、成语、诗词、典故、史料以及特殊需要的语句等,有选择地使用到文章或讲话中,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在书法上,尤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书写提示
《三门记》又名《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赵孟頫的经典作品。该书法作品的文章记载了苏州玄妙观重新修缮殿门一事。
书写提示
运笔自然
点画圆润多姿
结构严谨端正
平整宽绰
秀丽柔美 稳健大方
赵孟頫作品的特点:
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实战演练
填空题,共10题
1、孟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 )。
2、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出自( )。
3、孔子名( ),字( ),(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4、《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 )为依据,一儿以( )为依据。
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三个事例寻找真理的过程顺序是( )、( )、( ) 、( )。(每个括号里填四个字)
6、《表里的生物》中,“我”的特点有:( )、( )、( )。
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未来和现在上学方式的不同指的是( )、( )、( )、( )的不同。
9、( ) 是赵孟頫的代表作,又名《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出自( )。
8、( )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