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曹冲称象
基础巩固
情境一:学习完《4 曹冲称象》后,娇娇邀请你一起完成课后测评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下面生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áo l ch ù ch x
曹 论 称 柱 秤 线
2.称小猫体重时,小猫乱跑不配合,这时你回顾了曹冲称象运用的原理。
总结:利用水的浮力,让大象和许多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次称出石头的重量相加即可。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 岁,想出了用 代替 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2)大象 ,身子像 ,腿像 。
4.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曹冲才七岁。“才”字强调曹冲的年纪 。
(2)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到底”的近义词是 。
(3)《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 ,遇事多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写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5.照样子,写词语。
例:干净(干干净净)
仔细—— 许多—— 蹦跳——
稳当—— 认真—— 急忙——
6.用适当的量词填空。
一 大象 一 船 一 秤 一 墙
一 线 一 大树 一 柱子 一 石头
7.填空。
(1)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叫 (①音序查字法 ②部首查字法)。
(2)“冲”这个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还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可以组词为 。
8.照样子,补充词语。
又高又大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二、选择题
9.你认为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
①把船当作秤,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
②没有伤害大象。
③不用找力气特别大的人来抬秤了。
④不需要用到任何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故事和“曹冲称象”类似的是( )
A.狐假虎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揠苗助长
11.根据曹冲称象的办法,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把大象赶上船 ②称船上的东西
③在船身下沉处画线 ④赶大象下船
⑤把船上东西的重量加起来 ⑥往船上装东西,装到画线处为止
④⑥②①③⑤
B.①③④⑥②⑤
①③⑥④②⑤
D.⑥①③④②⑤
12.曹冲的父亲是( )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曹萌
13.《曹冲称象》表现了曹冲( )的优秀品质。
A.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
B.易于冲动
C.爱表现
D.高傲自大
14.《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发生的朝代是( )
A.汉代
B.三国
C.唐朝
D.春秋
15.下列句子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B.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C.今天的天气多好啊。
D.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16.“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17.下列书写错误的是( )
A.摇头 B.管员 C.画线
三、连线题
18.将下列人物和特点连线。
曹冲 吃苦耐劳
大禹 狡猾
狐狸 聪明机智
朱德 一心为公
19.将下列生字和读音连线。
阅读提升
情境二: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课内阅读理解的能力,请完成下面阅读习题吧!
四、课内阅读
《曹冲称象》节选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chēnɡ chèn)一称?”有的说:“得(dé děi)造一杆(ɡān ɡǎn)大秤(chēnɡ chènɡ),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sōu shōu)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xuán xián)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0.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1.在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 ) 重——( )
23.文中画括号的句子描写大象的 。这句话把大象的身子比作 ,把腿比作 。
24.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 、 、 。请你用这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一句话。
25.你还想出了什么更好的称象办法?
拓展延伸
情境三: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语文素养。
五、课外阅读
奇奇为大家推荐了一则有意思的小故事,一起来阅读吧。
文彦博(bó)灌(guàn)水取球
年幼时,文彦博与小伙伴一起玩球,一不小心球掉入了大树的树洞里面。身边的小伙伴们十分焦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孩子选择去找大人帮忙,还有的孩子找了一根竹竿,想用竹竿将球从树洞里面赶出来。可是,树洞是弯的,竹竿是直的,也起不了作用。大人们来了试了许久也没能将球拿出来。这时,文彦博看着树洞,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大家回家去___________盆和桶,然后___________上水,把水全部都___________进树洞里面。不出一会儿,球就___________了上来,孩子们轻轻松松就取到了球。
26.请将下面的动词,分别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浮 装 拿 倒
27.下面哪些是文中提到过的取球方法?( )(多选)
A.用竹竿去赶球 B.用手掏球 C.往树洞灌水取球
28.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①身边的小伙伴们焦急。 ②身边的小伙伴们十分焦急。
29.文彦博为什么可以用水取出球呢?如果大苹果掉进树洞可以灌水取出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c ùn ēng zh èng iàn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曹(cáo):常常作为人的姓。
论(lùn):分析和说明道理。
称(chēng):测定重量。
柱(zhù):柱子。
秤(chèng):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有杆秤、地秤、台秤、弹簧秤等多种。
线(xiàn):线条、记号。
2.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往船上装石头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以下几步: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他称象的原理是:大象的重量等于石头的重量。
3. 七 石头 大象 又高又大 一堵墙 四根柱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需要熟练地掌握课文。
(1)根据课文“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知曹冲想出了用“石头”代替“大象”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2)阅读课文可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4. 小 究竟 思考 动脑筋 第3自然段画“得造一杆大秤……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第4自然段画“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的办法好,他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置换,让大象丝毫无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切实可行,是个好办法。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2)句子“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中的“到底”的近义词是“究竟”。
(3)课文《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第三段讲了官员提出了用大秤来称大象的重量,原文: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第四段提到曹冲想到称大象的方法,原文: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对比两个方法,曹冲的办法好,他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置换,让大象丝毫无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切实可行,是个好办法。
5. 仔仔细细 许许多多 蹦蹦跳跳 稳稳当当 认认真真 急急忙忙
【解析】略
6. 头 艘 杆 堵 条 棵 根 块
7. ② C chong 冫 4 气冲冲
【详解】本题是考查对查字典方法的掌握。音序查字法就是查首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就可以在对应的页码找到汉字。部首查字法首先找到部首页码,在数一数除去部首的笔画,对应的笔画数的地方就可以找到汉字对应的页码。
8. 大 红 白 胖 细 长
9.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第四段: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就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可知,比起大臣们想要造大秤称象,曹冲称象的办法更好。一是把大船当作大秤,不用造秤;二是用石头代替大象,不用宰杀大象;三是不用找力气大的人来抬称。
故选A。
10.C
【详解】本题考查故事内容理解。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要认真分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一样能做成不可能做到的事,体现了创新精神。
A.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不符合题意。
B.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不符合题意。
C.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创新精神;符合题意。
D.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揠苗助长比喻使用不当的手段以求速成,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选C。
11.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出自课文《曹冲称象》,由“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土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可知答案。
故选B。
12.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写了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曹冲是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
1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了解与分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14.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距今1800年以前,由于当时没有这么大的称,所以曹冲利用浮力的知识,将测量大象的重量转化成测量石头的重量,即先将大象赶到船上,记录此时船浸入水中的深度,而后将大象赶下来,向船上加石头,知道船浸入水中的深度和上次相同,即此时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相等。所以石头的重量等同于大象的重量。
15.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
解答时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对标点知识的学习进行选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标点的应用。
A 正确。本项句子是一个反问句,句末用“?”。
B 正确。本项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末用“。”。
C 有误。本项句子是一个感叹句,句末用“!”而不是“。”。
D 正确。本项句子一句话没说完,短语之间用“,”隔开,最后句末用“。”结束。
故选:C。
16.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将“身子”比作了“一堵墙”,将“腿”比作了“柱子”,说明大象高大粗壮。故A项正确。
1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
B.管员——官员。
故选:B。
18.曹冲—聪明机智 大禹—一心为公 狐狸—狡猾 朱德—吃苦耐劳
【详解】略
19.cáo—曹 liàng—量 lùn—论 xiàn—线 zhǐ—止
【详解】略
20.chēnɡ děi ɡǎn chènɡ sōu xián 21.,? 22. 上升 轻 23. 外貌 墙 柱子 24. 先 再 然后 早上起床,我先穿好衣服,再叠好被子,然后去刷牙洗脸。 25.做一个跷跷板,让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人,等人和大象的重量相同时,再将人的重量相加,便可得出大象的重量。
【解析】20.本题考查字音。
称(chēng)一称:测量重量。
“称”字是多音字。
[ chēng ]1.叫;叫作: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
[ chèn ]适合;相当:~体。~心。
[ chèng ]1.衡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市~、磅~。2.符合:~意、~愿。
得(děi):需要。
“得”是多音字。
[ dé ]1.得到(跟“失”相对):取~。~益。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六。五减一~四。3.适合:~用。~体。4.得意:自~。5.完成:饭~了。衣服还没有做~。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了,别说了。
[ de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跑~快。
[ děi ]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三个月才能完。2.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3.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
杆(gǎn):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
“杆”是多音字。
[ gǎn ]1.器物上较细长的棍状物。有的实心,有的中空:秤~儿。钢笔~儿。2.量词。用于有杆的器 物:一~枪。
[ gān ]杆子,用木头等制成的派一定用场的细长的东西:旗~。电线~。
大秤(chèng):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艘(sōu):量词。用于船只。
船舷(xián):船的边缘两侧。
2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句子没讲完时用逗号,如“有了大秤也不行啊”后面用逗号。疑问句如“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后面用问号。
22.本题考查反义词。
下沉:建筑物、地面等下陷;沉向水的下方。反义词:上升
重:分量大;比重大。反义词:轻
2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画括号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大象的身子”比作了“墙”,将“大象的腿”比作了“柱子”,描写了大象的外貌。
24.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和造句。
由第③段“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可知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先、再、然后。
结合生活实际,用上这些词语写写做事的顺序,语句通顺合理即可。如:爸爸早上先买好菜,再去厨房洗菜,然后再切菜做饭。
2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开动脑筋,思考一下还有哪些不伤害大象,能称出大象重量的方法。如:让大象上船做标记,然后将石头换成人,再将每个人的体重相加,也可得出大象的重量。
26.拿 装 倒 浮 27.AC 28.第②句中的“十分”更能体现孩子们内心的焦急。 29.文彦博是利用水的浮力将球取出来的。大苹果不可以灌水取出,因为太重了,浮不起来。
【解析】2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浮:停留在液体表面。
装:把东西放进器物内;把物品放在运输工具上。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
倒: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结合语境,他让大家回家取盆和桶,然后将水放到盆和桶里,把盆和桶反转使得水进到树洞里面。不出一会儿,球就会停留在水面上,孩子们就能轻松取到球了。根据以上词语和语境,第一个填空处应填“拿”,第二个填空处应填“装”,第三个填空处应填“倒”,第四个填空处应填“浮”。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文中的“还有的孩子找了一根竹竿,想用竹竿将球从树洞里面赶出来”和“他让大家回家去拿盆和桶,然后装上水,把水全部都倒进树洞里面。”可知,文中提到了用竹竿去赶球和往树洞灌水取球,没有提到用手掏球。
故选AC。
28.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与作用。
第②句比第①句多了一个词语“十分”,“十分”表示“很、甚”,表示程度更深,因此第②句中加入“十分”更能体现孩子们着急的心情。
29.本题考查科学常识。
水能将球浮起来是因为水有一定的浮力,球比较轻,容易浮起。如果是大苹果的话,灌水是取不出来的,因为大苹果太重了,少量的水不能使大苹果浮起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