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新)初中数学九年级上第21章21.5第二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新)初中数学九年级上第21章21.5第二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1-31 14:51:53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列表.1.5236-1-6-3-2-1.51例2、作函数 的图象2、描点3、连线yx0实践活动一1.列表.-1.5-2-3-616321.5-1操作作函数 的图象2、描点3、连线yx0实践活动二实践活动二1、图像与坐标轴没有交点2、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3、每个象限内,图像自左 向右下降观察 图像,你还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分别作出
和 图像
请问:
图像具有什么性质呢?实践活动二由图可知:1、图像与坐标轴没有交点2、图像分布在二、四象限3、每个象限内,图像自左
向右上升。观察 图像,你还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实践活动二 1、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图像自左向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图像自左向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归纳总结  反比例函数 (k为常数,k≠0)的图像是双曲线.例题讲解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1)、如果这个函数过点(-3,5),求k的值;(2)、如果这个函数图像在它所处的象限内,函数y随x的增大
而减小,求k的范围。思考:如果反比例函数 经过(1,a) 和(3,b),请比较a与b的大小。2、如图,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的一支.
(1)函数图像的另一支在第几象限?
(2)求常数m的取值范围.随堂练习1、对于函数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_______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 课时小结1、反比例函数 图像的作法。2、双曲线的定义。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作业布置1、教材48页,练习1题2、选做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  .
(2)写出一个图象在第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
(3)若点A(x1,1)、B(x2,2)、C(x3,-3)在双曲线上,则 (? )A.x1>x2>x3 B.x1>x3>x2?
C.x3>x2>x1 D.x3>x1>x2 谢谢指导§21.5.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材分析:
教材先用描点法画出一个特殊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再通过操作环节,让学生作另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从而归纳出一般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用描点法作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图象的方法,用描点法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应该容易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一下列表时要有对称性,这样作出的图象更美观。
教学目标:
1、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会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说出函数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3、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抽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性质的归纳。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您的建议、点评
情景引入
1、回顾反比例函数定义及注意事项
2、回顾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3、回顾函数图象的作法。
4、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合作、交流
集体回答。
通过学生熟悉的函数图象的作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能动性。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1、投影展示问题:
例2、画函数的图象。
2、展示列表,要求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
3、讲解连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展示问题:
画函数的图象。
5、巡视、检查,帮助困难学生画图。
6、要求学生根据图象获得信息。(坐标轴交点、分布、趋势)
7、展示同坐标系下
和的图象。
8、归纳总结性质及性质。
9、展示问题: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
(1)如果图象经过,求
(2)如果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求的范围。
思考:如果经过和,你能比较、的大小吗?
10、展示随堂练习(见PPT)
学生完成列表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描点。
讨论、交流
举手回答。
独立完成(有1名学生板演)
集体回答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得到的符号决定图像的位置。
交流讨论中得到两个等价命题。
小组交流讨论后,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
明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
自己动手画图,进一步掌握画图的步骤。
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特征以及图象中坐标系中的位置。
通过类比得出结论。
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查掌握情况。
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作法。
双曲线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应用。
归纳、总结
体会、发言
回顾重难点
巩固知识。
作业布置
1、教材48页,练习1题
选做题
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   ______.
3.写出一个图象在第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
4.若点A(x1,1)、B(x2,2)、C(x3,-3)在双曲线上,则 (? )A.x1>x2>x3 B.x1>x3>x2?
C.x3>x2>x1 D.x3>x1>x2
按要求课外完成。
分层作业、加强认识,深化提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