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沪科版(新)初中数学九年级上第22章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沪科版(新)初中数学九年级上第22章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1-31 15:47:52

文档简介

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边角.
(2)、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猜想和归纳能力,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进行有关判断及计算,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实物演示和电化教学手段,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无穷.
(2)、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探索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有关证明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直尺、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4、相似多边形的定义
5、比例的性质
二、复习引入
(一)复习 1、相似图形指的是什么?
2、什么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引入 如图1,△ABC与△A’B’C’相似.
图1
记作“△ABC∽△A’B’C’”, 读作“△ABC相似于△A’B’C’”.
[注意]:两个三角形相似,用字母表示时,与全等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便于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边角.
对于△ABC ∽△A’B’C’,根据相似形的定义,应有
∠A=∠A’, ∠B=∠B’ , ∠C=∠C’,
==.
[问题]:将△ABC与△A’B’C’相似比记为k1,△A’B’C’与△ABC相似比记为k2,那么k1 与k2有什么关系? k1= k2能成立吗?
三、探索交流
(一)[探究]1、在△ABC中如图2,过D点作DB∥BC交AC于点E,那么△ADE与△ABC相似吗?
(二)[猜想]3、通过上面两个特例,可以猜测:当D为AB上任一点时,如图6,过D点作DE∥BC交AC于点E,都有△ADE与△ABC.
图6
(三)[归纳]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个定理可以证明,这里从略.
四、应用迁移
练习1、如图案,点D在△ABC 的边AB上,DB∥BC交AC于点E.
写出所有可能成立的比例式.
练习3、在第1题中,如果=,AC=8cm.求AE长.
五、布置作业书本78页练习1234
六思考题:如图5,△ABC中BD是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交BC于E,AB=5cm, BE=3cm,求EC的长.

课件15张PPT。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一.复习回顾1.什么样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2.什么是相似比(相似系数)?
简答:1.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二.引入新知 如图1,△ABC与△A′B′C′相似. 记作“△ABC∽△A′B′C′”,读作“△ABC相似于△A′B′C′”,“∽”叫相似符号. 即写成△ABC∽△A′B′C′,表明对应关系是唯一确定的,即A与A′、B与B′、C与C′分别对应.如果仅说“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没有用“∽”表示的,则没有说明对应关系. 两个三角形相似,用相似符号表示时,与全等一样,应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对于△ABC∽△A′B′C′,根据相似形的定义,应有
∠A=∠A′,∠B=∠B′,∠C=∠C′,
练习1. 已知△ABC∽△DEF,请指出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关系.
2.如果将上题中“△ABC∽△DEF”改为“△ABC与△DEF相似”你还能指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吗?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若将△ABC∽△A′B′C′的相似比记为 K1,
△A′B′C′∽△ABC的相似比记为 K2 ,一般 K1 K2 互为倒数
.当且仅当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才有 K1 = K2 =1.因此,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相似的特例.三.探究论证 已知:在△ABC中,DE ∥BC,
DE分别交AB,AC于D,E.
求证: △ADE∽△ABC.1.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ADE与 △ABC相似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分析 由已知和图2可知△ADE与△ABC相似必须有:
∠A=∠A,∠ADE=∠B, ∠ AED=∠C,
2.已经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已有条件:∠A=∠A,∠ADE=∠B, ∠AED=∠C ,

,还需要条件:
分析 3.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怎么解决? 转化:将DE平移到BC上(可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于F,则CF=DE)运用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得到
ADEBCF证明 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 于F.∵DE∥BC,DF∥AC,∴因为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DE=FC,又∵∠A=∠A,∠ADE=∠B,∠AED=∠C,∴△ADE∽△ABC.ABCDEF ∴ 四.定理归纳 由以上探究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这条直线与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呢?如图3所示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在△ABC中,
若 DE∥BC,(如图3所示)
则 △ADE∽△ABC.
五.巩固练习 如图4,在 ABCD中,DE交BC于F,交AB的延长线于点E.
(1)请写出图中相似的三角形;
(2)请由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写出相应的比例式;
(3)请说明AE·BF与AD·BE是否相等?
(4)请说明AD·DC与AE·CF是否相等?
六.目标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七.思考 如图5,△ABC中BD是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交BC于E,AB=5cm, BE=3cm,求EC的长.八布置作业书本78页练习1234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