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长》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程 科学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自己从小到现在的身高、体重、衣物大小等变化,认识到身体在不断生长的事实。 2.学习如何通过比较和测量的方法,发现并记录身体生长的具体变化。 3.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将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学会如实讲述这些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认识到从出生到现在,身体一直在不断生长,这不仅仅体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变化上,还涵盖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运动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 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如播放一段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又是如何生长的?” 老师:同学们,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这是一段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神奇旅程。 (视频开始播放,展示了一颗种子从埋入土中,到破土而出,再到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配以轻快的背景音乐和生动的解说) 老师:好了,同学们,这段视频是不是非常有趣呢?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A:老师,我看到了种子发芽,然后长出了叶子,最后变成了大树! 老师:非常好,A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大家在观看这段视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呢?那就是——“植物又是如何生长的?” 学生B:是啊,老师,我也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到从那么小的种子变成那么大的植物的。 老师:很好,B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原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吧!
(二)新知探究:通过展示图片,简要介绍生长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循环和变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老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几张图片,这些图片展示了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从一粒小小的细胞到复杂生物体的变化过程。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些图片都展示了事物从小变大的过程。 老师:非常好,学生A观察得很仔细。这种从小到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生长”。生长不仅仅是体积的增大,更是生命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复杂化。那么,有谁知道生命为什么要生长吗? 学生B:我觉得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得更加强大。 老师:很棒的见解,学生B!生长确实是生物体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它不仅让生物体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还促进了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仔细阅读关于生长的概念和过程的描述,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解释这一现象的。 (学生开始阅读课本) 老师:好了,大家看完了吗?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或者想法想要分享的? 学生C: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植物长得快,有的植物长得慢? 老师: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学生C。植物的生长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光照、水分、温度、土壤质量以及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生长的。 学生D:老师,我还想知道生长过程中,生物体内部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师:非常好的问题,学生D!生长过程中,生物体内部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细胞会不断分裂和增殖,组织和器官会逐渐形成并成熟,生物体的代谢活动也会变得更加旺盛。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生物体的生长和发展。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结合生物学中的细胞学说、遗传学等知识来进行探讨。
(三)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的过程,通过豆子发芽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豆子、水杯和面纸。学生需要在面纸上放置豆子,并用水沾湿面纸,然后将豆子放入水杯中,放置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观察豆子的变化,包括大小、颜色和形状等,并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画出观察到的变化,进行记录。 老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项非常有趣的实践活动——豆子发芽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过程。现在,我会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些豆子、水杯和面纸。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A:老师,我们准备好了! 老师:很好。首先,请大家在面纸上均匀地放置一些豆子,然后用少量的水沾湿面纸,确保豆子能够吸收到水分。 学生B:老师,我们要放多少水呢?怕放多了豆子会淹死。 老师:问得好,同学们。水不需要太多,只要确保面纸微微湿润就可以了。接下来,请大家把沾湿的豆子连同面纸一起放入水杯中。 学生C:哇,这样就可以了吗? 老师:是的,但是还没完呢。我们需要把水杯放置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豆子才能得到足够的光照来生长。 学生D:老师,我们每天都要观察豆子吗? 老师:没错,每天观察并记录豆子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注意豆子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是否有变化,并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画出你们观察到的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豆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了。 学生E:老师,我们大概要多久才能看到豆子发芽呢? 老师:这要看豆子的品种和环境的条件了。一般来说,几天到一周左右的时间,你们就能看到豆子开始发芽了。但是,请记住,每个豆子的生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请大家耐心等待并仔细观察。 学生全体:好的,老师!我们会认真观察的! 老师:非常好,我期待看到你们的观察记录和白板上的彩色画作。现在,大家可以开始动手做实验了,注意安全,享受这个过程吧。 (学生动手操作)
(四)分享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教师则负责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生长的规律和必要条件。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实验和观察,我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是我们分享和总结的时间了。首先,请第一组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吧。 第一组代表:我们小组观察的是豆芽的生长过程。我们发现,豆芽在光照充足、水分适中的环境下生长得最快。而且,每天给它们换水,豆芽的颜色会更加鲜绿,根部也会更加发达。 教师:很好,第一组的观察非常细致。确实,光照和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那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其他规律吗? 第一组代表:嗯,我们还发现,豆芽的生长速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温暖的环境下,豆芽生长得更快;而在较冷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就会慢一些。 教师:非常棒!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接下来,请第二组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吧。 第二组代表:我们小组观察的是小麦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发现,小麦种子在湿润的土壤中更容易发芽,而且发芽后的小麦苗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土壤的肥沃程度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教师:第二组的观察也很全面。土壤的肥沃程度确实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那么,你们在观察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疑惑呢? 第二组代表:有的,我们一开始不太确定应该给小麦浇多少水。后来,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学习,发现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是最好的。 教师:很好,你们通过学习和实践解决了问题,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接下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吧。通过今天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关于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必要条件呢? 学生A:植物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学生B:土壤的肥沃程度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学生C:不同的植物可能有不同的生长需求和条件。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确实,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我们的观察和实验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和条件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不断发现新知识、新规律。
(五)课外拓展:在家中种植一些简单的植物(如大蒜、豆芽等),并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回到学校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观察结果,进一步加深对生长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