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与要求】
5.6 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物圈,关注生物圈的保护
7.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实现生态平衡
④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举例说明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科学思维:从根本原因上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3.探究实践:通过分析、阅读等方法,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4.态度责任: 树立爱护生物、生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新浙教版七上第二章第5节《生物的多样性》的第2课时,主要涉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多样性的保护等相关知识点。教材中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但不涉及各成分的介绍,重点在于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世界是生命的丰富多彩,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理解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体会到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从而树立保护生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思路】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 复习,为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铺垫。
一、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同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时,会逐渐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2)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 2.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二、生态系统 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甚至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2、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同样重要。
生物多样性 (3)生物圈的范围: ①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②生物圈的范围: 向上:可达离地面约10km高空;(大气圈) 向下:可达距离地面深达2-3km的岩石层;(岩石圈) 海中:可达距离海平面11km左右的海底。(水圈) 3、生态系统的类型: (1)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 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说明该生态系统越复杂。 (2)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上生态系统呈现多样性,主要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多种类。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更多些,所以属于更复杂的生态系统。 思考讨论: 1)图2.5-10所示的各生态系统分别属于哪类生态系统?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否相同? 人类生存在生物圈中,了解生物圈,以保护生物圈 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而数量与种类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与保护物种同等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生物与环境相关: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每种生物存在都有意义: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如,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它们在获得食物的同时,也为桃树传播了花粉;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可能就会影响到桃树的坐果率。 思考讨论: 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原因:环境污染、乱砍乱伐、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措施:保护植被、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等。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如,植树造林、退耕还田还林、禁止乱砍滥伐、禁止过度捕捞、禁止过度放牧,等;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环境保护和监察机构,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①保护生命发展的历史: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上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演化,每一个物种都是一本书,讲述着关于过去的独特故事。失去任何一个物种,都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生命发展的历史; ②人类发展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文明的代价—DDT公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从为什么要保护,怎样保护,使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树立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
(第2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上
创设情境
同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时,会逐渐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也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
热带雨林里的不同生物
草原上的不同生物
沙漠里的不同生物
海洋里的不同生物
探究实践
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探究实践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甚至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大气
陆地
海洋
10千米
11千米
距地面深达
2~3千米的岩石层
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
思考与讨论
1.图2.5-10所示的各生态系统分别属于哪类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极地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探究实践
2.举例说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否相同。
思考与讨论
森林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荒漠生态系统具有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因此也是更复杂的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繁多
动、植物种类稀缺
探究实践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蜜蜂对猴子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同时为桃花传粉。
桃树结出累累硕果,有利于桃树繁殖。
桃树为猴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桃树周围的蜜蜂大量死亡,……
探究实践
35亿年前,地球上开始有生物之后,种类逐渐增多,最多估计有1-2.5亿种。
据推测,恐龙灭绝的冰河期,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每千年一种”。而从16-19c的300年间,“每四年一种”。20c70年代末“每年一种”。目前世界上的生物正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
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生物种类的灭绝加速,一些物种面临逐渐灭绝。
探究实践
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
思考与讨论
环境污染
乱砍滥伐
气候异常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力的增强,一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人为破坏,从而加速了某些生物的灭绝。
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措施:保护植被、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等。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探究实践
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上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演化,每一个物种都是一本书,讲述着关于过去的独特故事。失去任何一个物种,都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生命发展的历史。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
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探究实践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文明的代价—DDT公案
1874年,奥地利科学家蔡德勒(O.Zeidler)首次合成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1939年,瑞士科学家穆勒(P.H.M ller)发现DDT具有神奇的杀虫功效,并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DDT功能强大、价格低廉、药效持久等特点,其在杀虫剂中可谓一枝独秀。DDT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疟疾是一种通过影子传播的传染病,每年祸及3亿~5亿人,夺走大量生命。自从使用DDT灭蚊后,疟疾感染人数直线下降。
然而,人类无节制地滥用DDT,造成对环境的长期危害。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R.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中,揭露了DDT等杀虫剂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危害,首次提出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之后许多国家开始禁止使用DDT。2001年,152个国家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协议》,DDT沦为环境的大敌和人类的“弃儿”。
但是,禁止使用DDT后,已被遏制的疟疾卷土重来。1999年3月,300多位抗疟疾专家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继续使用DDT。
我们需要秉持科学求实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批判思维,权衡利弊,合理运用科技成果。
迁移应用
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倡导退耕还林还草 B. 安放人工鸟巢
C. 随意放生外来物种 D. 设立禁渔期
C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濒危物种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迁移应用
3. 2024 年 5 月 1 日起,我国多个海域全面进人休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置休渔期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B.过度捕捞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C.海洋鱼类与非生物部分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
D.禁止捕捞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不变
4.下列选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A
C
迁移应用
5. 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 2015 年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途径
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滥采乱伐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
B
板书设计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
1.生物多样性:
(1)生存环境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2)生态系统
①一个区域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总和。
②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稳定的环境: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稳定
②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生物多样性(第2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
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2.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桃树附近的蜜蜂大量死亡,那么可能会影响桃树的繁殖,这句话所包
含的科学道理是( )
A.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着蜜蜂的活动 B.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这只是假设,蜜蜂与桃树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3.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栖息在植被稀少的荒漠、高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绒毛浓密,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B.偷猎导致藏羚羊数量急剧减少
C.可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D.大量引入外来植物以丰富食物
4.在陆地上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5.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途径
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滥采乱伐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
6.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明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杭州的“西湖”是一个生态系统
C.“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7.填出下列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选填字母)。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①海带和珊瑚 ;②睡莲和鲫鱼 ;③野马和野牛 ;④松鼠和大象 。
8.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 三项共同
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 指的是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
这是由 多样性造成的。
核心素养提升
9.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10.2020年5月26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四川发现了已经宣布野外灭绝的物种一枯鲁杜鹃(如
图)。该植物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根据
其形态特征判断,枯鲁杜鹃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1.《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
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
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
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
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
(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
(2)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 多
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3)“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12.请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
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
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
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材料二:研究显示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保护哺乳类
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3)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 。
创新素养应用
13.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针对该幅漫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 鼠→蛇
C.在该生态系统中,三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D.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
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
(2)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
物因素还有______。
(3)请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有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4)该稻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生态系
统中生物的 较少。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C 2.B 3.D 4.A 5.B 6.B 7.D C B A 8.(1)生态系统 (2)遗传(基因)
核心素养提升
9.A 10.D
11.(1)变差;(2)物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12.(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2)栖息地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 (3)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不吃野味等
创新素养应用
13.D 14.(1)捕食 (2)土壤 (3)水稻→昆虫→鸭
考试这样考
1.C 2.D 3.B 4.C 5.D 6.D
能力提升训练
1.A 2.C 3.C 4.D 5.D 6.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