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填空+质量调研卷
1.1.放大镜
1.中国“天眼之父” ,天文学家,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
2.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 能收集到比其他感觉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所以,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 帮助观察。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 有关,和 无关。 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中央 边缘 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
5. ,装有 的圆柱、圆球透明容器,玻璃球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起到放大的作用。
1.2.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 的,而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 ,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保持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在纸筒中。
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上)和 (下)。
3.当放大倍数不同时,上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下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效果好。而且改变两个放大镜之间的 ,放大的倍数和清晰度也会发生改变。(上小下大)
4.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所成的 进一步放大了。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倍。
5.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约 倍。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6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看看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我们身边有许多微小的物体,这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但是可以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偏左向光)、 (先低倍物镜、调反光镜出现亮光圈)、 、 (先眼看物镜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下降、在看目镜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上升)、观察(左眼看右眼记录)
3.玻片移动方向和看到的像正好 。(偏哪边往哪边移动)
4.眼观察不到昆虫器官的细节,用放大镜可以看到昆虫器官的 ,但看的并不是很清楚,细节仍然看不清楚。用显微镜观察,看上去很大很清楚,能够看清楚细节,但是看不到昆虫器官的全部只能看见很小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图像。
5.肉眼观察下的树叶,看到的范围最 ,但不清晰。放大镜下的树叶范围 ,但是看得比较清楚,可以看清楚部分叶脉。显微镜下的树叶范围最 ,看得最清楚,可以很清晰的看清楚每一根叶脉。
6.观察工具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图像越 ,但范围(视野)越 。
7. 昆虫头上的 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研制岀“ ”, 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有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还可以安装在煤矿的矿井里,监视瓦斯的浓度,当瓦斯的浓度超标时,它就会报警,以便及时排除险情。
8.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称为 ,“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 用来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9 蝴蝶的彩色翅膀由许多 组成的,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 。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大难题。
10放大镜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一样,写出下面触角对应的昆虫的名字。
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更微小的物体,观察细胞需要使用 。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3.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 的物体,所以观察洋葱需要做成 。
4.制作洋葱玻片的步骤: (1-2滴清水)、 (镊子“井”)、 、 (将一边慢慢放入水滴中,在水中放平,然后慢慢放下另外一边,避免出现气泡)、 (碘酒染色为更清楚)、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
5.洋葱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植物特有)、细胞膜、细胞质、 (小黑点)、 (形状不规则的大泡泡)几部分组成。
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洋葱表皮是由 组成的,洋葱的其他部分以及其他生物系也是由 组成的。
2.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同一种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大小也有差异。
3.各种生物体的细胞是不一样的,首先是细胞 不一样,然后细胞的 也不一样,比如人的红细胞里特有血红蛋白,而其他的细胞则没有。
4.人体血液红细胞,是由科学家 发现的。专门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5.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了 之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和 单位。
6.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 个。
7.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8. 我们发现所观察的生物标本都具有 结构,但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或动物,其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也是 的,即便是同一种器官的细胞,不同的组织其形态功能也会不同,比如一片叶子上的叶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形状差别就很大。
9. 叶肉细胞内含 呈绿色,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10.叶表皮细胞有形成 的保卫细胞, 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小的生物。
2.荷兰的 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后来许多科学家发现,
在 中、 中、 中都生活着微生物,他们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3.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不过 、 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4.水中微小的生物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 (池塘或鱼缸里的水)、 、 。
5.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跑来跑去不便于观察,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 ,
也可以用 吸走多余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
6在显微镜下看到在水滴中运动着的就是 。
7提前一星期利用 培养微小的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人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就是微生物结集而成的。
8我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水蚤、钟形虫、草履虫、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他们都是生物,因为生物体由 构成,具有新陈代谢特征,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一方面要适应环境,一方面还要影响环境,因此可以判断是生物。
1.7.微生物与健康
1. 通常将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包括 、 、 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元凶原来是 和 。
3. 也是一种微生物,种类很多,分布广泛,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4.人类利用 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巨大的贡献。法国科学家 是第1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
5.1928年 发明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6. 是指以死亡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牛豆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发明了世界上第1支疫苗。
7. 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发展了一项对人类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被视为细菌学之祖。他被称为“拯救人类最多的科学家”等,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
8. 1972年, 发明青蒿素,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
9.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例如 、 是真菌,可以直接食用。
10.有些微生物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酸奶添加 ,促进肠道蠕动助消化。
11.微生物会引发食物 。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期。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 可以防霉。
12.人们还利用一些 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13.人们不仅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还发现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其他生命现象都和 有关,在此基础上,人类成功的培育出许多具有良好品质的动植物新品种。克隆、杂交水稻( )。
14.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的发展: —— —— ——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仪器中,最适合科学家研究肺炎支原体这种微生物的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2.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以下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转动反光镜,把反光射向通光孔,为了让视野变得更明亮
B.调节准焦螺旋,为了看到清晰的物像
C.图象位于视野右上方,应把玻片向左下方移,才能把图像置于中央
3.显微镜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这个观察工具是由两个( )组合起来的。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4.下列液体中,最适合培养微生物的是( )。
A.矿泉水 B.家里的饮用水 C.学校池塘水
5.如下图,细胞的名称是( )。
A.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人体骨细胞 C.洋葱表皮细胞
6.下列关于微小世界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微小世界的观察可以扩大我们认识事物的视野
B.观察微小世界需要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
C.观察微小世界其实就是观察细胞
7.以下物品,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玻璃片 B.近视眼镜 C.老花镜
8.预防流感的方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B.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C.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场所
9.使用显微镜时发现目镜下的图像模糊,要想使图像变得清晰可以调节( )。
A.反光镜 B.载玻片 C.调节旋钮
10.放大镜的倍数变大,其视野会( )。
A.变小 B.变大 C.无变化
二、填空题(7分)
11.自然界大多数生物是( )生物,但也有一些生物是( )生物,如草履虫、喇叭虫、变形虫等。(选填“多细胞”或“单细胞”)
12.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薄木片时,首次发现了 并在描述时用“Cell(本意:小房间)”来命名。
13.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 生存。
1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 ,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倍。
15.用显微镜观察时,刚开始某微生物在视野中的位置如下图,为了让它移到视野正中间,此时小瑞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填方位)。
三、判断题(20分)
16.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丹麦科学家简·施旺。( )
17.池塘里的水很清澈,所以里边没有微生物。( )
18.所有的细胞都非常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19.电子显微镜可以将物体的图像无限放大。( )
20.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蝴蝶的触角是羽状的。( )
2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有关,和镜片凸度无关。( )
2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
23.我们可以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调节它们之间的距离,使得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
24.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第一个放大镜上增加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调节后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
25.所有的霉菌对我们都是有害的。( )
四、连线题(8分)
26.请将下列选项相对应的连线
病毒的样子 放大镜
食盐晶体的形状 光学显微镜
池塘里的微生物 肉眼
一朵花的形状和颜色 电子显微镜
27.请把下列微生物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草履虫 变形虫 衣藻 钟形虫
五、简答题(10分)
28.龙龙还取了家里的自来水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没有发现任何微小生物,你觉得是否可以直接饮用自来水,为什么?
29.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方面有哪些?
六、实验题(15分)
探究微小世界。
在我们周边有许多河道,这些河道里的水干净吗?601班的同学决定考察研究,他们从自然水域的河道里取回了一瓶水样。
30.601班的同学打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有没有微生物,这时要先制作水样的玻片标本。他们先用滴管吸取一些水样,滴在( )上(填“载玻片”或“盖玻片”);为了控制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的运动,他们还应该在水滴里放少量的( )(填“稻草”或“脱脂棉花纤维”),再盖上( )(填“载玻片”或“盖玻片”)。
31.观察水中微生物需要制作细胞装片,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要正确,不然会影响观察效果,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32.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固定后,他们应该先______镜筒,眼睛看______;然后慢慢______镜筒,用左眼看______,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
A.降低;物镜;提升;目镜 B.提升;物镜;降低;目镜
C.降低;目镜;提升;物镜 D.提升;目镜;降低;物镜
33.如果选择5倍目镜和10倍物镜去观察标本,从目镜中观察到的像已被放大( )倍。
A.10 B.15 C.50
34.观察到的效果要由图甲变成图乙,他们应该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右上方
为了解我们周围水域生存的微生物,科科和同学们利用两个放大镜和显微镜展开了研究。
35.想要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下面寻找的取水点不合适的是( )。
A.家门口的小池塘 B.稻田
C.居民区附近的水沟 D.水流很急的小河
36.科科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如图1)和光学显微镜(如图2)对比,发现它们的结构相似,1号放大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 (填“目镜”或“物镜”)结构。
37.回顾从古到今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下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眼睛→光学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
B.眼睛→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C.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D.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
38.为了限制水中微生物的运动,便于观察,科科将( )。
A.把培养液中水吸干 B.在培养液里放棉线
C.多滴几滴培养液 D.不盖盖玻片
39.科科在使用显微镜时用左眼来观察显微镜中的图像(如下图),这样观察的好处是( )。
A.左眼看得更清楚 B.左眼的视野范围更开阔 C.方便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40.用光学显微镜,科科观察到了上面图3所示的微生物,它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钟形虫
七、综合题(20分)
下图是小科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41.小科用图中的方式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你觉得正确的顺序是②① 。
42.小科在显微镜下做观察洋葱玻片标本的实验。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眼睛应该注视 (填字母)。图甲是他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若要将观察到的视野从图甲调整到图乙,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若要将图丙(模糊)调节到图丁(清晰)的操作方法是 。
43.小科为了能观察到更大的洋葱表皮细胞,可以选择上图中的镜头________(填写2个字母)组合进行观察。
A. B. C. D.
44.用显微镜观察写在透明胶片上的“F”,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
微小世界。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精细结构,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5.小科用放大镜观察了( )。
A.叶表皮上的气孔 B.昆虫触角 C.草履虫 D.洋葱表皮细胞
46.用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
47.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小科的眼睛应该注视( )。
A.物镜 B.目镜 C.调节旋钮 D.反光镜
48.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图像如图①所示,如果想观察到图②,你建议小科应如何调整临时装片的位置?
49.2019年末开始的新冠疫情病毒是罪魁祸首,专家们在研制疫苗时需要借助( )观察研究病毒。
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望远镜
参考答案
1.1.放大镜
1.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天文学家,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
2.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觉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所以,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有关,和镜片大小无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
5.露珠,装有水的圆柱、圆球透明容器,玻璃球等中央厚边缘薄等透明物体都能起到放大的作用。
1.2.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而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保持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在纸筒中。
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上)和物镜(下)。
3.当放大倍数不同时,上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小于下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效果好。而且改变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放大的倍数和清晰度也会发生改变。(上小下大)
4.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约200万倍。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看看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我们身边有许多微小的物体,这些物体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但是可以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偏左向光)、对光(先低倍物镜、调反光镜出现亮光圈)、上片、调焦(先眼看物镜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下降、在看目镜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上升)、观察(左眼看右眼记录)
3.玻片移动方向和看到的像正好相反。(偏哪边往哪边移动)
4.眼观察不到昆虫器官的细节,用放大镜可以看到昆虫器官的全部,但看的并不是很清楚,细节仍然看不清楚。用显微镜观察,看上去很大很清楚,能够看清楚细节,但是看不到昆虫器官的全部只能看见很小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图像。
5肉眼观察下的树叶,看到的范围最大,但不清晰,看不清树叶的叶脉。
放大镜下的树叶范围较小,但是看得比较清楚,可以看清楚部分叶脉。
显微镜下的树叶范围最小,看得最清楚,可以很清晰的看清楚每一根叶脉。
6观察工具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图像很大,越清楚,但范围(视野)越小。
7. 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研制岀“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有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还可以安装在煤矿的矿井里,监视瓦斯的浓度,当瓦斯的浓度超标时,它就会报警,以便及时排除险情。
8.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称为复眼,“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 用来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9 蝴蝶的彩色翅膀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这些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大难题。
10放大镜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一样。
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更微小的物体,观察细胞需要使用显微镜。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3.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薄而透明的物体,所以观察洋葱需要做成玻片标本。
4.制作洋葱玻片的步骤:滴水(1-2滴清水)、撕片(镊子“井”)、展平、盖片(将一边慢慢放入水滴中,在水中放平,然后慢慢放下另外一边,避免出现气泡)、染色(碘酒染色为更清楚)、吸水(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
5.洋葱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植物特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小黑点)、液泡(形状不规则的大泡泡)几部分组成。
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洋葱的其他部分以及其他生物系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同一种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大小也有差异。
3.各种生物体的细胞是不一样的,首先是细胞形态不一样,然后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一样,比如人的红细胞里特有血红蛋白,而其他的细胞则没有。
4.人体血液红细胞,是由科学家简·施旺麦丹发现的。专门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5.除了病毒之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6.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
7.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8. 我们发现所观察的生物标本都具有细胞结构,但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或动物,其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器官的细胞,不同的组织其形态功能也会不同,比如一片叶子上的叶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形状差别就很大。
9. 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呈绿色,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10.叶表皮细胞有形成气孔的保卫细胞,气孔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小的生物。
2.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后来许多科学家发现,在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生活着微生物,他们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3.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不过蘑菇、木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4.水中微小的生物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滴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盖片、吸水
5.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跑来跑去不便于观察,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也可以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
6在显微镜下看到在水滴中运动着的就是微小的生物。
7提前一星期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人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就是微生物结集而成的。
8我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水蚤、钟形虫、草履虫、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他们都是生物,因为生物体由细胞构成,具有新陈代谢特征,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一方面要适应环境,一方面还要影响环境,因此可以判断是生物。
1.7.微生物与健康
1. 人们通常将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
3.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种类很多,分布广泛,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4.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尾部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巨大的贡献。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1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
5.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6.疫苗是指以死亡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牛豆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发明了世界上第1支疫苗。
7. 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发展了一项对人类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被视为细菌学之祖。他被称为“拯救人类最多的科学家”等,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
8. 1972年,屠呦呦发明青蒿素,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
9.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可以直接食用。
10.有些微生物帮助我们生产食物,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酸奶添加乳酸菌,促进肠道蠕动助消化。
11.微生物会引发食物霉变。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期。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12.人们还利用一些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13.人们不仅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还发现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其他生命现象都和细胞有关,在此基础上,人类成功的培育出许多具有良好品质的动植物新品种。克隆、杂交水稻(袁隆平)
14.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C
6.C
7.C
8.C
9.C
10.A
11. 多细胞 单细胞
12.细胞
13.独立
14. 光学显微镜 一两千
15.右上方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自来水中还有观察不到的微生物,直接引用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29.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酵母菌可以发面等。
30. 载玻片 脱脂棉纤维 盖玻片 31.A 32.A 33.C 34.A
35.D 36.目镜 37.C 38.B 39.C 40.A
41.④⑥③⑤ 42. C 右下 调节细准焦螺旋 43.BC 4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45.B 46.C 47.A 48.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49.B
知识填空
单元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