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问题探讨:
在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即增加细胞的数目)。在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含有葡萄糖。
讨论:
1.对于体外培养的细胞而言,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2.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没有向培养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细胞培养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头脑迟钝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生活中的糖类
糖类都是甜的吗?
不是。
有些糖类是没有甜味的。
比如说纤维素,淀粉等。
糖≠甜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
C、H、O
3、种类:
单糖
多糖
二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2、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的原因 :
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简写(CH2O)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P23)
半乳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脱氧核糖C5H10O4
核糖C5H10O5
六碳糖
五碳糖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组成DNA的成分
组成RNA的成分
提供能量
植物特有
动物特有
动、植物共有
种类 功能
【注】单糖都是还原糖。
种类 分布 功能
二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植物细胞,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
植物细胞,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水解成单糖供能
C12H22O11
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一般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P24)
白糖
红糖
冰糖
以上都是蔗糖。
种类 分布 功能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几丁质
(壳多糖)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肝糖原
肌糖原
动物肝脏
动物肌肉
储存能量
是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生物体内的糖类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淀粉、糖原、纤维素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结构
功能
决定
为什么它们有相同的组成单位,功能却相差很大?
与社会的联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应当控制在25g以下。
添加糖:食物、饮料中添加的单糖、二糖等,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
常见含有大量添加糖的食物:烘培甜点、奶茶、冰淇淋、除无糖外的甜饮料。
导致肥胖、高血压等。
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是多糖
昆虫外壳中的几丁质是多糖
与社会的联系
为什么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营养学家还将其列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呢?
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
与社会的联系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限制、定量摄取,为什么?
糖尿病人饮食中,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引起明显血糖反应。
单糖
二糖
多糖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六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麦 芽 糖
果糖
半乳糖
蔗 糖
乳 糖
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主要能源物质
供能
供能
水解供能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
储能
植物细胞壁成分
储能
二糖
纤 维 素
淀 粉
糖原
几丁质
见P25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小结
①葡萄糖②半乳糖 ③脱氧核糖 ④蔗糖 ⑤糖原
⑥淀粉 ⑦麦芽糖 ⑧乳糖 ⑨纤维素 ⑩果糖
请你归归类
1、属于单糖的是: ① ② ③ ⑩
2、属于二糖的是: ④ ⑦ ⑧
3、属于多糖的是: ⑤ ⑥ ⑨
4、动物特有的是: ② ⑤ ⑧
5、植物特有的是: ④ ⑥ ⑦ ⑨ ⑩
6、动植物共有的是: ① ③
二、细胞中的脂质
生活中常见的脂肪
1、元素组成:
3、种类:
二、细胞中的脂质
2、与糖类比较:
4、溶解度:
C、H、O,有的含有N、P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需要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能量都比糖类多。
脂肪、磷脂、固醇
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1、脂肪
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
主要分布: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甘油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酸
植物油脂
动物脂肪
饱和脂肪酸:长链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连接,熔点较高,室温时呈固态,大多为动物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长链中存在双键,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大多为植物脂肪。
(顺式/反式)
作用:
①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脂肪是很好的绝热体 ,有保温作用。
③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约17KJ能量,1g脂肪放出约39KJ的能量。
原因:脂质的H含量比糖类多,耗氧多放能多
2、磷脂
·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作用: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组成:
C、H、O、N、P
3、固醇
1)组成元素:C、H、O
2)种类: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生物的第二性征。
苍天,我天天吃素,怎么还长得这么肥?
吃得多运动少,不肥才怪,
糖是能转变成脂肪的
吃糖多了会变胖,为什么?
糖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
糖
脂肪
容易
难
葡萄糖
首先
多余
再多余
细胞利用
合成糖原储存起来
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小结: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等,它们有些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参与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过量摄入糖类、脂质对健康不利,应改进膳食行为,健康生活。
1.基于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
(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
2. 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
A.淀粉和糖原 B.糖原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3.在人和动物皮下结缔组织中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C
C
课堂练习
√
X
X
课堂练习
4、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 )
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5、下列各项物质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
A.胆固醇 B.雌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磷脂
6.大雁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和储能物质分别是( )
A.糖原和脂肪 B.脂肪和蛋白质
C.脂肪和糖原 D.脂肪和脂肪
D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