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
单元素养
人文内涵 语文要素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默读中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此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其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单元教材分析
此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选取了两篇现代文、三首诗和一篇文言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对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礼赞;《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是对母亲勤劳一生的歌颂;《梅岭三章》是陈毅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真情告白;《诫子书》是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几篇作品无一不令我们动容,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三、单元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勾画关键语句的阅读习惯,不能厘清课文思路,且缺乏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划分层次并厘清课文思路,借助分析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来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
四、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划分段落层次,厘清作者思路。
2.揣摩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情感。
3.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
4.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13 纪念白求恩
设计说明
此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在预习时可以让学生遵循“叙—论—颂”的思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表格来帮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梳理文章脉络,同时巩固训练默读、抓关键句筛选信息等学习方式。对于文中运用的对比、夹叙夹议等写作手法,则要精读细研,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地分析。通过比较朗读、合作讨论等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其作用,并将课后作业与教学重点相联系,将所学运用到写作训练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习目标
1.通过抓关键句段筛选主要信息,厘清作者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
3.学习此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4.感知人物形象,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杨成武的《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2.影视资料:纪录片《时代楷模》系列之《白求恩》。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人们纷纷逃离战火,但有一个人却率领一支医疗队逆行而来,他就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笔下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感悟白求恩的优秀品质。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派遣(qiǎn) 殉(xùn)职 狭隘(ài) 热忱(chén)
纯粹(cuì) 鄙薄(bǐ bó) 晋察冀(jì) 精益(yì)求精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派遣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殉职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狭隘
热情。忱,情意:热忱
不掺杂别的成分的:纯粹
轻视:鄙薄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轻怕重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麻木不仁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精益求精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见异思迁
3.文学常识。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集》(8卷)。
4.写作背景。
此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白求恩医生于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工作,1939年11月12日因被细菌感染在河北唐县逝世。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939年12月21日,他又写成这篇意义重大的纪念性文章。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默读课文,引导学生厘清课文内容,筛选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白求恩人物简介卡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姓名国籍职业生活年代主要经历人物形象
2.整理各个段落的关键句,归纳其所体现的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完成下面的表格。 要点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段落关系
巩固默读的方法,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筛选信息,认真填写表格。 1. 姓名白求恩国籍加拿大职业医生生活年代抗日战争年代主要经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人物形象医术精湛、毫不利己、无私奉献、道德高尚等
2. 要点第1段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第2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3段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第4段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段落关系第1—3段分写白求恩的精神品质;第4段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巩固默读的阅读方法,采用表格形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厘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探究写法,体会人物品质。 1.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勾画具体语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2.找出课文第2、3段中从侧面表现白求恩高贵品质的语句,并做简要分析。 自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揣摩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1. 对工作 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对工作 的要求 白 求 恩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不 少 的 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作 用①突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品质;②作者站在共产党领导人的角度,对于队伍中出现的不好现象深表担忧,借此表明对中国共产党员的期望,希望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
2.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此处是侧面描写,运用双重否定句强调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从侧面烘托出其精神的高尚与可贵。加强了语气,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以深刻印象。 从写作手法、描写手法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细致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五、过程性评价
围绕学生在课堂上梳理文章结构和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表格的形式初步感知了白求恩的人物形象,厘清了段落之间的关系。通过品读重要段落,学习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体会了白求恩高尚的精神品质。
七、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请仿照此文,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一个人,不少于300字。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基础通关”的习题。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学习情境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听着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让我们继续走进白求恩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评价白求恩的句子,体会课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手法。 1.勾画出作者评价白求恩的句子,从“德”与“技”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初步体会议论语句的表达效果。 2.从课文中任选一段,分析该段中句子的作用,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点拨】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以“叙”为主,“议”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1.评价白求恩的句子: ①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德) ②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德) ③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德) ④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技) ⑤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德) 作者分别从“德”与“技”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表达了对白求恩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物品质的赞扬。这样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表达方式就是议论。 2.示例一:第1段。 先叙述: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后议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作用:记叙的内容交代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被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去世原因,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是为引出后面的议论,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事实依据。议论的内容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示例二:第2段。 第1、2句是对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人民极端热忱的品质的阐述。第7句是对前面叙述的“不少的人”行为的总结和评价。第10句是对前面叙述的“从前线回来的人”和晋察冀边区军民被白求恩精神感动的事情的意义的揭示,号召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精神。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结合文体特点,体会课文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并清晰地梳理课文思路。
三、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主题,学习精神。 1.课文原文标题为《学习白求恩》,在编入《毛泽东选集》时改为《纪念白求恩》。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符合作者的写作初衷 2.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课文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以辩论的形式表达观点,结合背景及课文内容来分析问题。 1.示例一:“学习”更合适。 理由:①背景方面,1939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卓绝的时候,从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来看,学习白求恩大夫的无私奉献精神,有着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②文本方面,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例如:第1段“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2段“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示例二:“纪念”更合适。 理由:①精神方面,白求恩大夫是为了中国人民而牺牲的,他身上的崇高品质让人难忘,“纪念”这个词更能体现出作者的痛惜与缅怀之情;②文本方面,文章结尾,作者也表露出自己与白求恩大夫只见过一面的深深遗憾之情。 2.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依次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对白求恩进行了高度总结,表达出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热烈赞颂,也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这既是对白求恩的赞美,也是对共产主义的赞美。 3.课文有较高的思想教育价值,虽然文中一些说法有时代的印记,如“国际主义”“列宁主义”,但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质超越时代,丝毫没有过时。在当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矫正时弊的价值。学习此文,是对学生心灵的洗涤,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及课文内容,推敲作者的写作初衷,并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子,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
四、过程性评价
课堂8分钟。
五、课堂小结
此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写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叙—议—颂”,条理清晰,主题鲜明。课文通过概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抗战的经历,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的高度赞扬,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谈谈在当今时代,各行业的人们是怎样践行白求恩精神的。
2.发展型作业:①结合文章内容及个人感悟,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②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阅读突破”“写作达标”的习题。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