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动物与人
单元素养
人文内涵 语文要素
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尊重动物,善待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默读,学做摘录,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在“课程内容”中,此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其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够“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二、单元教材分析
此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动物与人”,共选编了四篇文章,分别是郑振铎的《猫》、陈忠实的《我的白鸽》、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和蒲松龄的《狼》。虽然这四篇文章的体裁、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跟动物有关。《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我的白鸽》叙写了作者喂养白鸽的详细经过,表达了他对白鸽的珍视和喜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大雁归来》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野生动物的喜爱之情,提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狼》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故事虽短,但矛盾激烈,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这四篇课文从截然不同的角度记述了人与动物的故事,反映了人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三、单元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三、四单元已经学习了默读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在信息整理、归纳总结,尤其是较长篇幅的阅读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授课时应注重明确默读要求,指导默读方法,提出旁批意见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默读中理解内容、提取概括信息等能力的目的。
四、单元学习目标
1.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2.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勾画重要语句,学会做摘录。
3.在把握段落大意、厘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19 大 雁 归 来
设计说明
《大雁归来》这篇课文客观地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但同时又像一首抒情诗,作者作为一个爱鸟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依据自己的观察进行描写,传达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观点。教授此文,要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观察和思考,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感悟到作者看待自然万物时的多角度和大视野。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界美好和谐的画面,且能给予他们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改变一贯以自然的“主宰者”身份居高临下审视“自然”的视角,学得一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讲授法
资源与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敬畏自然》说:“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利奥波德,这位环保主义者,他对大雁,正是这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态度,观察大雁的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近大雁,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雾霭(ǎi) 缄(jiān)默 迁徙(xǐ) 沼(zhǎo)泽 狩(shòu)猎
香蒲(pú) 喧(xuān)嚷 凋(diāo)零 枯燥(zào) 弥(mí)漫
赌(dǔ)注 环颈雉(zhì) 沙锥(zhuī)鸟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雾气:雾霭
迁移:迁徙
闭口不说话:缄默
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沼泽
打猎:狩猎
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滑翔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嚷
(草木)凋谢零落:凋零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弥漫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目空一切
(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定不移
3.文学常识。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他的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念,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被誉为“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4.写作背景。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了很多随笔,后被汇编为《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呈现关于雁的介绍,并请学生速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差异。 鸟纲,雁形目部分种的通称。大型游禽,形略似家鹅,或较小。喙宽而厚,末端所具喙甲也较宽阔。喙缘具较钝的栉状凸起。雌雄羽色相似,多以淡灰褐色为主,并布有斑纹。群居水边。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亦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飞行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2.引导学生跳读课文,提取相关信息,完成表格。 大雁迁徙特点飞行特点栖息地喜爱的食物智慧的表现
1.老师给出的介绍表达客观严谨,是典型的说明性的文字;而《大雁归来》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语言不乏准确严谨但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具有明显的文学性、抒情性,更加生动形象。 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提取主要信息,完成表格。 (1)速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独立填写表格。 (3)小组交流,完善表格。 (4)班内交流,完成表格。 大雁迁徙特点每年11月飞往南方越冬;每年3月,大雁归来飞行特点飞行路线笔直,飞行距离200英里(以六只或六的倍数组成雁队)栖息地池塘、水洼、沙滩、草地、沼泽 喜爱的食物玉米粒智慧的表现对春天感应准确,知道狩猎休战期
1.通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大雁的习性。巩固速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提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大雁 找到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回答。 第3段:11月南飞的鸟群。 第4段:3月的大雁。 第9段:在4月的夜间。 第10段:在5月来到之时。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大雁。 通过找到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厘清课文说明顺序和行文思路。
五、过程性评价
围绕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了课文既具知识性又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又通过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梳理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大雁的习性。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深入了解大雁,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七、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积累关于大雁的成语、诗句。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基础通关”的习题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学习情境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语言风格,了解了大雁习性,厘清了课文的说明顺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深入了解大雁,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接下来,让我们听雁声,观雁行。
二、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声音描写,分析大雁的形象。 1.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大雁声音的段落,自由朗读。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不再有猎枪埋伏的岬角和小岛,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第4段) (2)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第6段) (3)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或是寻找失散的子女的父母。(第7段) (4)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这一场激烈辩论的观战者们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闲谈。(第9段) 2.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精妙地描写大雁之声的 3.从这些丰富动听的声音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聚焦声音描写,分析大雁的形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地大声朗读。 2.(1)用修饰语描摹声音: “刺耳的”“一阵急促的混乱的”“激烈”“深沉的”“一些模糊的”“声调忧郁”这些词语在准确表现出大雁声音特点的同时,还表现出大雁声音的变化。 (2)时空转变区分声音: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然后”“突然间”“随后”“渐渐”写出了声音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的层次感。 (3)运用修辞手法美化声音: “低语”“问好”“邀请”“辩论”“发言”“喧闹”“闲谈”等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雁的活泼可爱,大雁归来后的快乐,极具趣味性和画面感。 (4)间接描写: 用动作暗示声音:“扇动翅膀”“蹼的划动”都是动态描写,表现了声音的来源和变化。 (5)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声音: 将沙锥鸟、猫头鹰、蹼鸡较小的声音与大雁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大雁叫声喧闹、刺耳的特点。 总结:使用修饰语描摹声音;按一定顺序描写声音;运用修辞手法美化声音;间接描写衬托声音;用对比手法突出声音。 3.示例:我感受到了大雁的灵性,它们活泼可爱、谨慎温和。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感受到了大雁带给他快乐和幸福,他喜欢听它们或低语或喧嚷的声音,他为大雁的归来而欣喜欢乐。 通过抓住课文对大雁声音的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大雁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关于大雁飞行的段落,分析大雁的形象。 1.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大雁飞行的段落,并结合具体句子进行提问。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作者为何在这里提到“燕子” 这样写有何作用 “冲破”这个动词有何效果 (2)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作者在这里提到主红雀和花鼠有何作用 “200英里”这个具体数字的使用有何意义 何为“赌注” (3)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折的了。 作者在这里提到乌鸦有何目的 (4)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不再有猎枪埋伏的岬角和小岛,向每个沙洲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稳住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放下黑色的双足,它们的尾部在远方山丘的衬托下显得分外洁白。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这两段对于大雁飞行的描写展现了大雁怎样的形象特点 2.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取第(4)个语段,设计小组进行群体朗读,并展示。 3.从这些对大雁飞行的描绘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大雁 感受到了作者对大雁怎样的情感 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雁飞行的段落或句子,回答问题。 (1)与燕子作比较,说明大雁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冲破”这个动词,表现出大雁在飞行中的勇敢。 (2)通过与主红雀和花鼠对春天感知不准确形成对比,反衬出大雁对春天感应的准确,体现了大雁的智慧。同时,“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体现出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和距离的遥远,可见迁徙的不易,体现出大雁卓绝的毅力。 (3)通过大雁和乌鸦的对比,突出了大雁南飞路线笔直,有明确的目的地。 (4)“拐来拐去”“曲折地穿行”是在不再有猎枪埋伏的地方时大雁的飞行动作,由此可见大雁的机智。 “试探性的”“终于”“慢慢”“静静”“滑翔”等词,可见大雁十分谨慎;试探时用“滑翔”,不试探时用“落”,两者一慢一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大雁此时的恣意欢畅,也体现了大雁的机警、熟悉人类规则、富有灵性。 黑色的双足、洁白的尾部,色彩搭配具有画面美。 2.小组合作交流,设计朗读,并展示。 3.示例:我感受到了大雁的坚毅勇敢,智慧机敏。也感受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对大雁的钦慕与喜爱之情。 通过读大雁飞行的段落,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大雁的形象,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崇敬之情。
四、学习任务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阅读第11—13段,探究大雁飞行的意义。 2.课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大雁”等称呼,请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大雁迁徙体现了人类所缺乏的“联合观念”,这是全球性质的神奇大联合,这种迁徙能给人类带来益处,是非常震撼和值得赞扬、钦佩与崇敬的。 2.作者将大雁视为“我们”中的一员,将大雁与人类都看作平等的自然界成员,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体现。 3.示例:我们要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心、爱护动物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通过抓住关键段落,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过程性评价
课堂8分钟。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听雁声、观雁行,概括出了大雁的形象,它们富有灵性、活泼可爱、谨慎温和、坚毅勇敢、智慧机敏。作者记录大雁的归来,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感情。和谐美丽的自然,需要每一个个体共同维护,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在实践中爱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彼此联合,让生存的家园更具“诗意”。
七、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向家人介绍大雁。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阅读突破”“写作达标”的习题。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