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无言之美 随堂小练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纸张薄如蝉翼,她只能轻描淡写地作画,生怕一不小心刺穿了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B.经过挑选绒毛、染色、粘贴等工序,一团团五彩绒毛在他手中变为栩栩如生的动物。
C.只见山峦起伏,珍木秀逸,好一派诗情画意的仙山琼阁,这景色使人顿感心旷神怡。
D.这两幅画倒是铢两悉称,很难分出谁优谁劣。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C.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
D.譬如谁不想有美满的家庭?谁不想住在极乐国?然而在现实界绝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
3.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4.下列句子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接一点。(径直,爽快,不绕弯子)
B.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这里专指绘画)
C.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附着,依附)
D.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穆和平愉快的景象。(这里指极其美好)
5.下面句子表达的道理与本文阐述的“无言之美”的道理无关的一项是( )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三缄其口。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一段引用《论语》入题,从孔子教育方面主张的“无言”之教开始,以赞同的态度自然引出对文学创作的“无言的意蕴”的论述。
B.“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的意思是文学作品让人获得美感固然因为其语言表现,更因为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没有表达出来的情趣意旨。
C.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表达得比较简单,但达到了表意含蓄深远的效果。
D.作者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与对它的演绎一样都是言不达意,但相比之下,前者值得玩味多了。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C.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
D.譬如谁不想有美满的家庭?谁不想住在极乐国?然而在现实界绝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
8.综合性学习。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 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美的无用之用
朱光潜
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善的、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有几种看法。同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有一次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同去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个分别是植物学家、木商和画家。我们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个人所知觉到的其实是三种不同的东西。那位木商朋友脱离不了他作为木商的习性,他所知觉到的只是拿它做某种器物要用值多少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习性,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种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画家朋友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个人的反应和态度也不一致。那位木商朋友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画家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那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由此可知,这棵古松的形与相会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与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与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就“用”字的狭义来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塑、音乐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需要也是多元的。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尝不是一种缺乏。对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衮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要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沥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生命”与“活动”是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有删改)
9.小文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篇文章后,想转给自己的家人看,以下谁最需要阅读本文?( )
A.疲于应付工作而忽略孩子成长的爸爸。
B.沉迷于各种养生知识和保健品的奶奶。
C.沉迷于手机而忽略纸质阅读的“低头族”姐姐。
D.只想带小文上补习班而认为陪她看话剧没用的妈妈。
10.小文将此文转发至微信朋友圈,收到以下评论,其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家朋友忽略了古松的实用价值,更专注于它的美。
B.人性中的求知欲指引着我们追求美,对美的追求是精神上的一种饥渴。
C.古松的形与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人为是指对它进行了后天的改造。
D.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一对美的追求。
11.根据议论文的评价量表,结合本文内容进行评析。
关注点 评价方向 你的评价
论点 论点是否明确、独特、深刻 ①_______________
论据 论据是否有力丰富,是否阐述合理 ②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否合理、巧妙 ③_______________
逻辑结构 结构是否清晰、合理 ④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文章观点,选择下列作品之一,谈谈你的审美发现。
作品:《社戏》《桃花源记》
13.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朱光潜
①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涵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②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认为可以供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③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为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
④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喝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⑤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到的趣味。
⑥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⑦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⑧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⑨静与闲也不相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便是忙中静趣。
⑩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
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现在姑且就一时所想到的写几句给你看: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幕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像这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吧?
(有删改)
14.下面对文章所表达的观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静气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生发出诸多趣味。
B.世间天才通常有优于一般人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C.心地若被世俗繁杂填满就很难感受生活的趣味。
D.人迹罕至、环境优雅的地方更宜感受静中之趣。
15.下面关于文章论证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③段中的“比方”,是在进行举例论证。
B.第④段借“领略”谈“感受”,运用了对比论证。
C.文中多次引用古诗,证明古代优秀诗人之多。
D.全文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中,观点水到渠成。
16.下面关于文章最后一段用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聪明过度的人让人难以忍受。 B.一个有趣的人会带给人无上至乐。
C.愿意自己成为有静气的有趣之人。 D.渴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生活之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轻描淡写”指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也指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应将引文后的句号放在双引号之内。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名句的能力。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好像一夜之间忽然刮起了温暖的春风,吹得千万棵树上竞相开满了雪白的梨花。此句指雪景,并不是指火树银花的夜景。
4.答案:B
解析:B.有误,美术在这里只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故选B。
5.答案:C
解析:“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6.答案:D
解析:D.有误,原文为“言不尽意”,意思是没能将意蕴全部表达出来,选项为“言不达意”,意思是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应将引文后的句号放在双引号之内。
8.答案:(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
(2)封存着时代的场景 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3)读书给我感恩的力量,《繁星》《春水》中作者满含深情地歌诵母爱,将自己比作鸟儿,表达了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幸福,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让我知道要感恩父母。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爸爸因疲于工作而忽略孩子成长,与审美无关。B项,奶奶沉迷于养生知识和保健品,与审美无关。C项,姐姐沉迷于手机,与审美无关。D项,“上补习班”体现了提高成绩的实用性,而“看话剧”则体现了欣赏艺术的审美性,因此,认为“看话剧没用”的妈妈最需要阅读本文。故选D。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应是人性中对美的需要指引着我们追求美,而求知欲指引我们追求的是科学。C项,人为指的是人的性格和情趣投射到古松上的返照,并非后天动手去改造它。D项,对美的追求是人更高级的追求之一,而破折号则将更高级的追求只锁定在对美的追求上。故选A。
11.答案:①本文围绕审美的角度、审美的方法及作用等角度去阐述美对于人的意义,观点明确、独特、深刻。②本文举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同去看一棵古松的例子,阐述了“同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这一观点,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审美的方法。③本文运用举例论证,举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同看一棵古松的例子;运用类比论证,将饮食上的饥渴和精神上的饥渴类比,多角度、巧妙、合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④本文从什么是审美,到如何审美,再到为什么要审美进行论证,层层深入,逻辑清晰合理。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和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只需按照评价方向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即可。关于论点,作者先引出“审美的态度”这一论题;接着举出三个人同时看古松的事例,得出“古松的形与相会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这一论点;然后在第4段中提出“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一中心论点。关于论据,作者举了不同的人看待同一棵古松的不同反应和态度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关于论证方法,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进行论证。关于逻辑结构,本文从什么是审美,到如何审美,再到为什么要审美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
12.答案:[示例一]《社戏》中描写了碧绿的豆麦,水气中朦胧的月色,婉转悠扬的笛声,豆麦和水草发出的清香等,运用了景物描写,写得逼真细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
[示例二]《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世外桃源,这里环境优美,令人赏心悦目;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和乐。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13.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唐僧是主人公。《西游记》的中心事件是西天取经,而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在取经路上,他经得起四圣试禅心的考验,不为西梁女王的情意所动,不仅自己有执着的信念,还促使团队成员坚定意志,最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
[示例二]我认为孙悟空是主人公。《西游记》先从孙悟空写起,讲述他的身世和他大闹天宫的故事,树立其英雄形象;后来,写他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从整部小说来看,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辨析。D项理解和概括不正确。根据第⑧段可知,作者认为“静中之趣”是心界的空灵,而不是非要到“人迹罕至、环境优雅的地方”。故选D。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C项表述不正确。第⑤段、第⑩段、第 段所引用的古诗,都是为了描述“静趣”才引用的,并不是为了证明古代优秀诗人之多。故选C。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项理解不正确。根据第 段“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可知,作者将呆人、聪明过度的人与没有趣味的人进行对比,强调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是“苦”;而不是说“那些聪明过度的人让人难以忍受”。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