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竹影》课件(21张)+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质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竹影》课件(21张)+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31 18:38:36

文档简介

竹影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体会本文所体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理解在童稚的活动中甚至含有艺术的因子。
理解父亲的谆谆不倦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的重要。
引导学生塑造一颗活泼的健全的心灵,引导学生对世界,对大自然充满一颗好奇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在童稚的活动中带有艺术的因子。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童心和艺术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上课过程:
(一)检查预习:课文生字词的注音
(二)导入: 寻找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让学生分辨中国画和西洋画。从而引导学生用课文里的话来用课文的语句回答:中国画和西洋画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出: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西洋画则重写实,重形似。
作家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丰子恺的散文,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内容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丰子恺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除了因为丰子恺确实长得比较儒雅、端正好看以外,还因为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皆有建树,而且他还一直保持着一颗活泼的童心。其书斋“缘缘堂”之名,“缘缘”二字正是由抓阄取来的,可见丰老的童心未泯。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简要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起来回答。
时间 一个夏天的晚上
地点 我家屋后的院子里
人物 我、弟弟、华明、父亲
人物活动 看天、看月、画人影、看竹影、画竹影、谈艺术
2、概括起来便是:本文叙述了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几个少年在水泥地上做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人物分析一:
文中这些事情孩子们都表现得兴致勃勃,这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起来回答。
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对世界有一颗充满好奇的活泼的心。
解析:文中,在孩子们看来,这世界上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对竹子的萧萧的声音感兴趣,他们对美丽的月亮由衷地感发赞美,他们被月光下的人影吸引,还饶有兴致的互相讨论,他们还画自己的影子,他们感叹竹影,沉醉在画竹影的游戏中,妙趣横生。这些都可以看出,孩子们面世界的一切都是好奇的,正是这种好奇心,他们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新鲜感,这能引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六)重点赏析: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请同学们起来说说。
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解析并对选择的句子做出鉴赏。
人物分析二
1、课文中除了“我”、弟弟和华明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父亲。父亲发现有人在门口乱涂乱画,他并没有生气。爸爸看出华明的不好意思并为他解围,可见父亲是个善解人意的人;爸爸发现画竹影似乎还有点意思,也加入了游戏行列,可以看出父亲是个童心未泯的人;父亲很温和地回答我们很多问题,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让我们懂得了一些艺术知识,可见父亲是个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人。
父亲 温文尔雅 善解人意 和蔼可亲 童心未泯
2、其实文中的父亲就是丰子恺,他以孩子的角度写了这篇有趣的文章。丰子恺作为艺术家与学者,他的目光一直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天真与无邪都深深吸引着他,所以丰子恺一直都有种童心未泯的浪漫情怀。丰子恺说:“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简便。教育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只有天真,才能够自由;只有无邪,才能够“真”,真就是美。在孩子看来,这个世界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稀奇的。只有对这个大千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心灵才不会老。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八)主题探究:
1、作为一个孩子要有一颗活泼的、充满活力的、健全的心灵;在这个缤纷繁饰的世界中,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2、在童稚的游戏中,甚至藏有艺术的因子,作为大人,要呵护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的心灵。
(九)延伸拓展:
1、课文中还讲到艺术,思考:国画中竹的美美在哪?请用原文回答。
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
2、并让学生看两首关于竹子的诗让学生体会竹子的神气:郑板桥《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十)艺术迁移
请同学们看两首描写“庐山”的诗,对比一下。
其一: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这首诗写了庐山瀑布的形状、声势,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的瀑布的外形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但是呢,一看就是老诗人的诗,没神气。
其二: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不是写实,但写起来仙气缭绕的,有种飞扬的气势,读来有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后两句神气十足,以孩童般好奇的眼光看待庐山瀑布,想象高远。
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形似和神似的差别。也可以看出一个以现实的、理性的眼光看的瀑布,和以孩童般天真、自由的带有神奇想象力的眼光看到的瀑布的同。
最后呢,苏轼也写了一首诗对这两首庐山瀑布诗做下评判,《自记庐山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五、教师寄语
所以,同学们。请你们多多少少要保持一颗活泼的充满好奇的心。罗丹说,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现在不是要你们一定要发现美,但是要懂得“发现”,发现丑也是发现。鸟儿叫了,真好听,月亮出来了,真好看,校园里的树,就像人一样亲切……,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样,相信你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
讲课后词语抄两遍
黑柳彻子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不会理解真。请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体会一下儿童最神奇的世界。
课件21张PPT。丰子恺竹影
撇 蘸 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朱砂 口头禅 参差不齐 梢头
萧萧 闪烁 水门汀 手痒 立轴
几瓣 拣木炭 印刷
piězhànyōuqièshūshācháncēn cīshāoxiāoshuòtīngyǎngzhóubànjiǎnshuāluó检查预习分辨中国画和西洋画4用课文的语句回答:中国画和西洋
画有什么不同?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丰子恺的散文,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内容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我家屋后的院子里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弟弟、华明、爸爸看天、看月、看人影、画竹影、谈艺术 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叙述了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几个少年在水泥地上做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文中这些事情孩子们都表现得兴致勃勃,这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什么样的特点?1、看天看月
2、看竹影
3、谈天
4、画竹影
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对世界有一颗充满好奇的活泼的心。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请同学们起来说说人物形象分析
“我”和小伙伴(华明) 开朗活泼,天真无邪 ,充满好奇心
父亲 温文尔雅 善解人意 和蔼可亲 童心未泯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简便。教育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丰子恺 主题归纳一、作为一个孩子要有一颗活泼的、充满活力的、健全的心灵;在这个缤纷繁饰的世界中,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二、在童稚的游戏中,甚至藏有艺术的因子,作为大人,要呵护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的心灵。 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思考:
国画中竹的美美在哪?请用原文回答。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题竹石画》: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 艺术迁移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自记庐山诗
苏轼
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