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波器、录音机、乐音与噪声的音源文件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
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乐音
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噪声
(二)进行新课
一、乐音与噪声
教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制造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声。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防治
指导学生读表:书第52页(或用投影仪打出)
环境噪声限值
适用区域 白天环境噪声/dB 夜晚环境噪声/dB
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 50 40
居民、文教、行政办公区 55 45
商业中心区、商业与居民混合区 60 50
工业中心区 65 55
交通干线道路(公路、航道)两侧 70 55
铁路干线两侧 70 60
通过阅读表格,让学生感受到:噪声是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教师指出: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减弱噪声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几个途径减弱噪声
总结出可以从三条途径减弱噪声污染。并分别举例:安装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树造林(重点讲解其优越性);戴耳塞等。
学生参与:列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请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
1.噪声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防治
(1)来源
①物体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②污染环境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①从声源处减弱。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反思】
学生明白噪音对生活的危害,但并不清楚噪音的来源和处理,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噪音的来源和防治噪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