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方程的意义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能力目标: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回顾整理。说说方程的含义?说说等式与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举例说明。学生交流,可举例说明。
二、练习设计。基本练习1.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6+x=14 36-7=29 60+23>70 8+xx+4<14 y÷18=3 3x-12 5x+2x=632.写一个方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什么是方程。3.自主练习4。(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学生读题。(2)出示第二、三幅情境图。4.自主练习5,学生读题。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 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独立写方分程,并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学生独立完成。
综合练习。1.自主练习6。2.自主练习8。(1)在解决第二问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表格中寻找数量间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即大豆数×3=豆腐数,然后再列出方程。(2)出示补充习题:一种铅笔的单价是0.8元。将表格填完整。数量/枝123456……总价/元0.81.63.2……X枝铅笔用去7.2元,列出方程。3.自主练习7和9。4.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一道含有未知数的题目,说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比如:小明今年x岁,老师今年33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 学生交流信息后独立练习,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等量关系式。先让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全班反馈。
课堂总结: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交流。在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时,要先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才能列方程。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