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2 23: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请你阅读下面《走月亮》的节选片段,并回答各题。
①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②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④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选文第①段按照   的空间顺序描绘了点苍山、   、   这些景物,凸显了月光   的特点。
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3.选文两次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什么好处?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根据片段内容填写导图,并完成练习。
思维导体填空:   
作者按由   及   的顺序,从   和   两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变化。我能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读到“白色战马”时,我想象到浪潮   。
5.片段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墙耸立图 B.水墙崩塌图 C.巨浪翻滚图 D.波涛怒吼图
6.读《浪淘沙》(其七)中“头高数丈触山回”时,你联想到片段中的哪句话?
   
课内阅读。
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wèi
mèi)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zuì zhuì)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huái huán)里了。
7.这篇文章是   写的《繁星》,表达了对星空的   的感情。
8.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9.选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   、   、   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10.选文展示了三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是在   、   以及   等地方看到的。
11.第3自然段不仅写了星空,还写了作者的想象与感受,找出一个表现作者想象或感受的句子。
   
12.针对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课内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3.写近义词:依赖——    愿望——   
14.写反义词:大概——   黑暗——   
15.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指   和   。
1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   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   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短文中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   、   ,给人们带来了   。
17.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
   
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____眼睛,____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8.“蝇”的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的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
19.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0.科学家做了   次试验,得出怎样的结论?用横线画出来。
2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22.下面选项中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
A.夜里飞行 B.眼睛特别敏锐
C.捕捉飞蛾和蚊子 D.避开障碍物
23.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课内阅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儿的豆子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
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24.落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反映出他具有   的性格特点。
25.选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是说小女孩受到豌豆   ,终于能够   并且快乐地   。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   ,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26.在五颗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颗?说一说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由远及近;村头的大青树;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明亮
2.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用了“可爱”和“抱”这样的词语,形象生动地勾画了“水塘映月”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3.选文两次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不仅点出了观赏月下美景的对象和“我”愉悦的心情,更体现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美景以及亲情的珍惜之情。
【答案】4.;远;近;样子;声音;银白如雪,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5.B
6.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答案】7.巴金;喜爱
8.mèi;zhuì;huái
9.从前;三年前;如今
10.家乡庭院;南京菜园;海上
11.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1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3.依靠;理想
14.一定;光明
15.望远镜;电话
16.引用;岑参;纷纷大雪;快;大;意想不到的惊喜
17.这个地方没有桌子,没有灯,没有衣柜,也没有床。
【答案】18.Y;yíng;虫
19.不是;而是
20.三;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1.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2.A;C;D
23.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答案】24.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25.生命力鼓舞;坐起来;生活;希望
26.第五颗飞进了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最值得称赞。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生机、希望。希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