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第1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别 三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位于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大青树下的小学,展现了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快乐学习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写作的范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他们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课文中的一些描写手法感到陌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此外,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1.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增强对自然的热爱。 2.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环保意识。
语言运用 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思维能力 1.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审美创造 1. 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自然之美。 2. 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描写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展示大青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大树吗?它给你什么感觉?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文。 4. 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5. 介绍作者:吴然,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6.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7. 提问:听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 8. 引导学生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观察图片,描述大青树的外观。 2. 回答问题,表达对大青树的感受。 3. 听朗读音频,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4. 思考并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观察图片,描述大青树的外观。 2. 听朗读音频,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3. 思考并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图片和音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 活动一:朗读课文 1. 分段朗读课文,每段请一位学生朗读。 2. 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3. 提问:每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 引导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5. 总结:课文主要讲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快乐学习生活。 活动二:理解课文 1. 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描写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 讲解: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比喻就是用一个事物来比作另一个事物。 4. 举例说明:如“大青树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就是拟人,“太阳像一个大火球”就是比喻。 5.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描写手法。 6. 提问:你们能用拟人或比喻的描写手法来描述一下你们学校的环境吗? 7. 总结: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8. 板书:拟人、比喻。 1. 分段朗读课文,每段请一位学生朗读。 2. 回答问题:每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 分析句子中的描写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4. 尝试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描写手法,描述自己学校的环境。 1. 朗读课文,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 2. 分析句子中的描写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 尝试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描写手法,描述自己学校的环境。 通过朗读和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描写手法。
深入理解 1. 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并分析。 3. 讲解: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4. 举例说明:如“孩子们在大青树下快乐地学习”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5.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6. 提问:你们平时有没有做过保护环境的事情? 7. 总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爱护自然。 8. 板书: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环境。 1. 找出课文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句子并分析。 2. 思考并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3. 分享自己平时保护环境的行为。 1. 找出课文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句子并分析。 2. 思考并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3. 分享自己平时保护环境的行为。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环保意识。
拓展延伸 1. 提问:你们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吗?为什么? 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讲解: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4.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想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5.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学校环境怎么样? 6.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7. 总结: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珍惜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8. 板书:珍惜自然环境。 1. 表达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感受。 2. 思考并回答问题:想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3. 描述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1. 表达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感受。 2. 思考并回答问题:想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3. 描述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珍惜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3. 用拟人或比喻的描写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拓展作业 1. 观察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画一幅画或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学校自然环境的热爱。 2. 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学校的环境,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1. 拟人:大青树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2. 比喻: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孩子们在大青树下快乐地学习。 4. 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爱护自然。 5. 珍惜自然环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珍惜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图片和音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受。 2. 通过朗读和分析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了描写手法。 3. 通过拓展延伸,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珍惜自己学校的自然环境。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分析句子中的描写手法时,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2. 学生在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时,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提高。 3. 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对拟人和比喻的描写手法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