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3 08: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第5课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唐 张九龄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血缘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2.春秋战国时期:
举荐与军功爵制
——才能、军功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 商君列传》
4.汉代:
内容: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讲求孝行、廉洁
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积功劳为官、征辟
(重要补充)
——品行和才能
3.秦朝: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 经
察举制
(汉武帝推行)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根据材料,概括察举制的影响:
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积极:
③评价
消极:
①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注重家世,形成门阀士族政治。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门第
②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 → 只看家世
根据材料,对九品中正制如何评价?
6.隋唐至清: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明经科主要考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才学
① 背景:
② 内容: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
身(仪表气质);言(语言表达)
书(书法遒美);判(问题处理)
科目 结果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常举 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阶级关系变化---寒门庶族地主积极要求参政+?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
宋朝
隋唐
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元朝
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恢复科举制,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明清
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实现南北卷制度
③ 发展历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五:“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④影响:
时期 制度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军功爵制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两汉 (汉武帝)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曹丕开始推行) 九品中正制
隋唐—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血缘
才能;军功大小
孝廉
(品德和才能)
法家思想
家世、道德和才能
只看家世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贵族政治形成)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思想文化专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演变趋势
①选官主体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不断扩大,推动阶层流动
④选官范围
③选拔标准
②选拔方式
由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
⑤选拔程序
更加严密细致科学,趋向制度化,更公平、公正、客观
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这表明当时选官制
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 B.打破了门第观念
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 D.扩大了统治基础
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 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牛刀小试
C
B
(2023.6·浙江高考·1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C
链接高考
县、侯国

中央
县或侯国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社会安定等状况,上报郡国
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御史
1.秦汉: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2.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
3.隋唐: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品德和才能
地方官向中央报告;
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4.宋朝:
意味着中央加强了地方财政控制
以考核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上计制
5.明清
依据
升迁
降调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清朝:考课制度
京察
大计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初考
再考
通考
京察
外察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考核标准:
四格八法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总结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沿革及其趋势
朝代 考核标准 考核机构 考核的发展趋势
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御史 考核法规普遍制定
隋唐 品德和才能 吏部 地方官和京官分别考核
明清 考满和考察 (官员的任职期满、贪酷和不作为) 中央政府 考核日趋严密
总趋势: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影响:积极①完善官僚制度,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
②稳定社会秩序,根本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消极③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④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低效、因循等问题。
1.秦汉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白寿彝《中国通史》
2.隋唐时期
①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刺史制度(汉武帝)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
3.宋代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包拯,累迁监察御史、知谏院、
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历任
通判、福建、江西、湖南提点刑狱使;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4.元朝
中央
御 史 台
地方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5.明清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
清:沿袭明代,仍设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监察机构严密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中央 地方 特点
秦汉
隋唐 宋 明 清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
台谏合一
都察院,六科
都察院
(汉)州刺史
道(监察区)
路(监察区)
通判
按察使司
①垂直管理,机构独立,
以轻制重。
②服务于皇权
③监察方式多样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
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
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特点与评价
评价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实质:
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小结
2.(2024·北京高考·3)“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
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
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
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D
链接高考
1.(2024·江西高考·2)贾谊曾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在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上面记载有“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  )
A.伦理道德 B.文字技巧 C.法律知识 D.专业技能
C
3.(2023·重庆高考·3)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
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A
链接高考
4.(2023·湖北高考·5)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链接高考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