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3 17: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邱少云
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邱少云的品质。
【学习重点】
分析文中的心理描写,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
体会环境描写及人物之间的联系,学习邱少云的
高尚品质。
【学习难点】
导读提示
《我的战友邱少云》
(1926年-1952年10月12日)
1
课文讲述了“我”和邱少云
之间发生的什么故事?
2
从邱少云身上我们可以学习
到什么品质?
3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
李元兴,四川省营山县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
担任职位:
志愿军第十五军副班长。
写作背景:
1952年10月,他和邱少云等几位战友共同完成反击391高地的任务。他目睹了邱少云战士的牺牲。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在什么地方潜伏起来?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在怎样的环境下?
课文写了邱少云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煎熬,严守纪律、壮烈牺牲的经过。赞扬了邱少云是一个严守纪律、勇于牺牲,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
读课文,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
整体感知
《我的战友邱少云》以( )为顺序,记叙了邱少云在( )时,为了( ),任凭( ),最后( )的故事。
时间
执行潜伏任务
整个战斗的胜利
烈火焚烧自己也一动不动
壮烈牺牲
点:被火包围
不一会儿,火已经烧到我面前,火苗子一伸一伸的,烤得我脸上热辣辣地疼。幸而面前有一堆不长草的乱石头挡着,火才没烧到我身上。
忽然,一阵浓重的棉布焦味钻进我的鼻子,我扭头一看,哎呀!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的棉衣已经烧着了,浑身火苗乱窜,看样子是溅上了燃烧弹的油液。趁着风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
场面描写
邱少云遇火烧身时的情况,有没有点面描写?
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着,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恶毒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来进行搜索了。
场面描写
面:火大
全班交流
我发现这条干涸(hé)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
说明潜伏条件非常不利,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
全班交流
天亮以前,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山沟
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地点
预习检查
1
本文写于___________时期。
2
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找出文中关于环境描写和“我”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
邱少云同志的精神品质。
4
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结构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集体山沟潜伏 等待晚上突击
敌人投放燃弹 忍耐烈火焚身
战友英勇牺牲 全体勇猛冲锋
1-6
7-13
14-16
全班交流
“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这是对志愿军战士的严峻考验
全班交流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说明班长和几个战士隐蔽得很好,很难被发现。
说明邱少云的潜伏技术更高一筹。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在攻占391高地的战斗中,志愿
军战士邱少云在敌人阵地潜伏,当敌人使用燃
烧弹进行“火力警戒”时,邱少云被一团烈火
包围了,但为了战友和大局,他始终纹丝不动,
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自读课文第11自然段,说一说能救为什么不救。
作者点面描写让我们生动形象地看到当时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心痛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邱少云的顽强毅力。
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一个个体——邱少云
另一个个体——“我”
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李元兴,他也是邱少云所在班的副班长。在391高地进攻战中,他用一个大炸药包将敌人的暗堡炸毁,使部队顺利突入纵深,全歼守敌。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自 救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
战友救
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心理活动一:
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救邱少云,为什么要特地说出来?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2
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
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
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如果救——
心理活动二: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这里说明了邱少云不能去扑灭身上的火和我们不能去救他的原因,你有什么感悟?
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
一个个体——邱少云
另一个个体——“我”
多点罗列
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
在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这巴掌大小的军衣残片,曾经紧贴过烈士最后的心跳。烈火虽然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邱少云。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上,这位四川籍战士用最坚忍的潜伏,完成了中国士兵最勇猛的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