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 最后一课 课件ppt(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 最后一课 课件ppt(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1 09: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7 最后一课
《马赛曲》歌词(节选)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郎。
这一帮卖国贼和国王,都怀着什么鬼胎?试问这些该死的镣铐,究竟准备给谁戴?究竟准备给谁戴?法兰西人,给我们戴啊!奇耻大辱叫人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把人类推回奴隶时代!…… 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普鲁士军队入侵法国后,法国政府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就反映了当时这一时代背景。 ①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②小说三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交待时代背景;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了解小说常识?①读准下列字音:
郝(hǎo)  膝(xī)  悔(huǐ)  匙(shi) 
帖(tiè)  惩(chénɡ) 强(qiǎnɡ) 踱(duó)
②解释下列词语:
婉转:
懊悔:
祈祷:
哽咽:
诧异: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觉得奇怪。疏通字词(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理清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注意从小说情节上划分) 第一阶段(1 — 6)序幕。小弗朗士,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阶段(7— 10)开端。通过小弗朗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节课的情景以及小弗朗士的感受——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的场景——下课7 最后一课
第二课时——阿尔萨斯州一个小孩子的自述本文的叙述视角? 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最初的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幼稚揣摩心理,走近小弗郎士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我眼中的小弗郎士…… 为什么小弗郎士会有如此变化,受谁的影响?韩麦尔先生平时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但在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先生?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请仔细阅读11—23段,并用圈点勾画法,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进行标注)可怜的人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最多的一个评价是什么?
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感悟真情,理解韩麦尔先生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到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朗读最后一部分:课文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悲愤心情和表现的?
他为什么要写出“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大字, 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结尾?
如果换成一段慷慨激昂的语言不更激动人心吗? 在国家危亡时刻,尽管是小人物,内心的爱国情怀都会被唤起!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一两句话,请你选择一个人物,根据他的个性,以他的身份写出他要说的话。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以第一人称进行创造性续写。 作业:
社会
环境环
境自然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