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2小题)
1.(《落花生》)下面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花生需要肥沃的土壤环境
C.父亲希望“我们”做个体面的人
D.人人都要做体面的人
2.与“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
A.那姑娘的脸上冷不丁地绽出了笑意,满脸绯红,像一朵醉了的芍药花。
B.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我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C.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微风轻吹树叶的声音,汇成了悦耳的交响曲。
3.下列关于班级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全班同学共同制定。
B.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C.公约的内容要具体。
D.公约只需要针对纪律方面来说。
4.(《落花生》)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我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 、 、 。
同学乙:在这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比如本文就采用了 的写法,在组织材料上有 有 ,重点写了 花生,揭示了花生的品格: 。
同学丙:是呀,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围绕文章的 来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 。
5.细心观察事物的特点,你能联想到哪些人?完成下表。
事物 特点 生活中的人
蜜蜂 勤劳 清洁工
蜡烛
6.先根据语境用恰当的词语填空,然后写句子。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 地说:“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 地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 地说:“花生可以榨油。”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画“ ”的部分连成一句话。
7.将时令与花及相关诗句用线连起来。
8.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
备选词语:果实 沉淀 灿烂
[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
选词:
造句:
9.根据要求写句子。
(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3)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缩到最简)
(4)买种,播种,翻地,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修改病句)
10.课外阅读
我们家的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神,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敢,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朵可遭了秧。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枝折花落”的意思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2)文章第1﹣3自然段围绕“ ”这句话来写。第1自然段写了猫的三种表现,一是 ,二是 ,三是 。
(3)第2自然段写猫高兴时 ,不高兴时 。第4自然段主要写 。
(4)你喜欢文中的猫吗?为什么?
11.课外类文阅读。
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茶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chuāng),她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词打“√”。
(2)“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作者非常留恋老家院子里的荷花 B.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C.赞颂祖母高尚的品质
12.写作练习。
选择一样你喜欢的事物,如秋菊、梅花、青松等,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
第一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2小题)
1.(《落花生》)下面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花生需要肥沃的土壤环境
C.父亲希望“我们”做个体面的人
D.人人都要做体面的人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A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解答】《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故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与“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
A.那姑娘的脸上冷不丁地绽出了笑意,满脸绯红,像一朵醉了的芍药花。
B.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我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C.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微风轻吹树叶的声音,汇成了悦耳的交响曲。
【考点】修辞手法.
【答案】C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例句本体是“白鹭”,喻体是“散文诗”,比喻词是“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比喻,喻词“像”,本体“脸”,喻体“芍药花”。
B.比喻,喻词“像”,本体“梦”,喻体“雪花”。
C.从“星星惊散”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比喻,喻词“成了”,本体“泉声、鸟声、风吹树叶的声音”,喻体“交响曲”。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下列关于班级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全班同学共同制定。
B.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C.公约的内容要具体。
D.公约只需要针对纪律方面来说。
【考点】实践作业.
【答案】D
【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
【解答】结合部编版五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可知,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班级公约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内容要具体,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制定班级公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由此可知“公约只需要针对纪律方面来说”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4.(《落花生》)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我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 事情发展 的顺序来记叙的,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 收花生 、 尝花生 、 议花生 。
同学乙:在这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比如本文就采用了 借物喻人 的写法,在组织材料上有 详 有 略 ,重点写了 议 花生,揭示了花生的品格: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
同学丙:是呀,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围绕文章的 中心思想 来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
【解答】《落花生》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在组织材料上有详有略,重点写了议花生,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作者在选材时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组织材料,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故答案为:
甲:事情发展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乙:借物喻人 详 略 议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丙:中心思想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点评】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5.细心观察事物的特点,你能联想到哪些人?完成下表。
事物 特点 生活中的人
蜜蜂 勤劳 清洁工
蜡烛 默默奉献 老师
牛 任劳任怨 农民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结合具体的事物,联系它们的特点,联想到各种职业的人。需要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比如:蜜蜂的特点是非常勤劳,代表生活中勤劳的人是清洁工。蜡烛的特点是默默奉献,代表生活中默默奉献的人是老师。牛的特点是任劳任怨,代表生活中任劳任怨的人是农民。
故答案为:
默默奉献 老师 牛 任劳任怨 农民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6.先根据语境用恰当的词语填空,然后写句子。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 争先恐后 地说:“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 迫不及待 地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 不甘示弱 地说:“花生可以榨油。”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画“ ”的部分连成一句话。
花生不但味儿美,而且可以榨油。
【考点】课文理解;关联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议花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文中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爱!”从“争先恐后”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爱吃花生;在议花生的好处时,姐姐迫不及待地说:“花生的味儿美。”可见姐姐非常喜欢花生的美味;哥哥不甘示弱地说:“花生可以榨油。”这是从花生的用途来说明花生的好处。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可以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把花生既美味有可榨油的特点表现出来。即:花生不但味儿美,而且可以榨油。
故答案为:
争先恐后 迫不及待 不甘示弱 花生不但味儿美,而且可以榨油。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7.将时令与花及相关诗句用线连起来。
【考点】写景咏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写景咏物诗的理解与积累,写景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的描写中.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物的精神品格.
【解答】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卜算子 咏梅》,等到山花都盛开灿烂的时候,只有她在其中静静地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一首七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出自唐代诗人黄巢的《题菊花》,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遥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故答案为:
二月﹣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月﹣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月﹣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九月﹣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点评】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要读懂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的到.
8.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
备选词语:果实 沉淀 灿烂
[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
选词: 果实
造句: 我家的桔子树在经过了两个季节之后终于开花结果,长出果实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充满成就感。
【考点】造句.
【答案】我家的桔子树在经过了两个季节之后终于开花结果,长出果实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充满成就感。
【分析】考查了造句的能力,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在句尾加上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
【解答】果实分为两种含义,基本义和比喻意。本意指植物体的一部分,花受精后,子房不断长大,成为果实。比喻义是经过劳动或奋斗得到的收获。
故答案为:
我家的桔子树在经过了两个季节之后终于开花结果,长出果实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充满成就感。
【点评】造句的方法多种多样,这边需要注意造句的时候内容要积极向上,造句一定要通顺,不能有语病,不累赘叙述。
9.根据要求写句子。
(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3)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缩到最简)
这是嗜好。
(4)买种,播种,翻地,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修改病句)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考点】改写句子;扩句和缩句;修改病句.
【答案】(1)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3)这是嗜好;
(4)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缩句、修改病句。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先要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的本来意思,然后认真分析,找出“病因”。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解答】(1)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吗”,把句中表示否定的词“不”去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2)本题考查改为肯句。根据句子意思,将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改为“都”即可;
(3)本题考查缩句。去掉修饰性词语“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保留主干,即:这是嗜好;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顺序颠倒,先“翻地”后“播种”。
故答案为:
(1)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3)这是嗜好;
(4)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点评】解答修改病句类的试题,一是要读懂原句的意思,二是要判断语病类型,才能准确识别语病。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0.课外阅读
我们家的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神,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敢,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朵可遭了秧。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枝折花落”的意思是 枝断了,花也落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
(2)文章第1﹣3自然段围绕“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这句话来写。第1自然段写了猫的三种表现,一是 老实 ,二是 贪玩 ,三是 尽职 。
(3)第2自然段写猫高兴时 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 一声也不出 。第4自然段主要写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
(4)你喜欢文中的猫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大猫的性格让人喜爱,它能够帮人们消灭老鼠,小猫的顽皮更让人喜爱,给人们带来欢乐,我很想养一只猫。
【考点】记叙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我们家的猫》这篇课文,作者从猫的老实、贪玩和尽职叙述了猫性格的古怪;又抓住猫高兴时、不高兴时和胆小时的表现做了详细叙述;最后又详细描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和顽皮。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解答】(1)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枝折花落:形容房屋萧条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身败名裂。在文中是指枝断了,花也落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从“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中找出答案。即:是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造成的。
(2)考查了如何找中心句以及文段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与理解第1﹣3自然段,这几段内容都是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来写的,因此,这句话是这几段的中心句,这句话先概括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接下来作者又具体详细的介绍了猫的性格是如何的古怪。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从猫的三种表现“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神,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进行了具体描述,这三种表现突出了猫古怪性格的特点,可总结为:一是老实,二是贪玩,三是尽职。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第二自然段中,从描写猫的这些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可表现出猫的高兴。从这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可表现出猫的不高兴。也就是说: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第4自然段中的“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本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先概括写满月小猫更可爱,接下来再从它的“玩耍”和“淘气”具体描述了它的可爱。
(4)考查对知识的拓展。通过学习本文,我非常喜欢猫。因为大猫的性格让人喜爱,它能够帮人们消灭老鼠,小猫的顽皮更让人喜爱,给人们带来欢乐,我很想养一只猫。
故答案为:
(1)枝断了,花也落了。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老实 贪玩 尽职
(3)温柔可亲 一声也不出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喜欢 因为大猫的性格让人喜爱,它能够帮人们消灭老鼠,小猫的顽皮更让人喜爱,给人们带来欢乐,我很想养一只猫。
【点评】学习本文,理解本文内容,认真回答本文所涉及的各个问题,了解猫有哪些古怪的性格,高兴时怎样,胆小时又表现的怎样,满月的小猫从哪些地方看出它的顽皮和可爱。你喜欢猫吗?
11.课外类文阅读。
荷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茶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chuāng),她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词打“√”。
(2)“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只要荷叶能帮人治病,即使不开花也不会觉得可惜。说明祖母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C 。
A.作者非常留恋老家院子里的荷花 B.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C.赞颂祖母高尚的品质
【考点】记叙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短文主要写了祖母年年要种植一缸荷花,她细心栽培,精心呵护。当一个母亲抱着头上生疮的孩子来讨荷叶的时候,她又毫不犹豫地剪下荷叶给孩子治病。慢慢地,荷叶越来越少了,可是祖母认为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说明了祖母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解答】(1)此题考查了对近义词的区分和对多音字的掌握。爱好:是人类在空闲时间喜欢做的休闲活动。喜爱:对人或事物产生好感或兴趣。故在“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一句中应选择“喜爱”。在“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一句中,“番”为量词,“翻”为动作,故选择“番”。在“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一句中,“代”为替的意思,而“带”泛指狭长形条状物,故选择“代”。
(2)此题考查了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做这类题首先要统观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分析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荷叶能帮人治病,即使不开花也不会觉得可惜。说明祖母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短文讲述了视荷花像亲孙子一样的祖母,听到荷叶能帮助一位母亲的孩子治好病,就毫不犹豫的剪下片片荷叶送给哪位母亲,赞颂了祖母高尚的品质。
故答案为:
(1)喜爱;番;代。
(2)只要荷叶能帮人治病,即使不开花也不会觉得可惜。说明祖母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点评】完成此题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12.写作练习。
选择一样你喜欢的事物,如秋菊、梅花、青松等,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
【考点】记叙文(写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审题立意】
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你喜欢的事物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选材分析】
我们的学习生活,有许多喜欢的植物,如秋菊、梅花、青松等,在这些植物中,你最喜欢什么,它的身上有什么特征让你敬佩,社会中有哪些人也有这样的品质。想一想,通过赞美植物引申到人物品格,进行赞美。
【构思指导】
1.开篇点题,直接说明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菊花。
2.中间部分为主要部分,要详细去写,说明菊花的形状、颜色、味道,重点写不畏严寒的品格,赞美身边朴实的劳动者。
3.结尾可表达对菊花不畏严寒,劳动者不怕苦,不怕难,默默生活工作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4.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菊花
正值深秋,院子里的菊花一如既往地绽放着笑脸。
每年的这个时候,小区里总会增添几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也不例外,开放的菊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随风舞动,婀娜多姿,时不时还传来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我特别喜欢那首写菊花的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有时,我也会安静地坐在花坛旁观赏菊花。蹲下身来,盯着几簇菊花发呆。细长的花瓣微卷,花蕊微黄,好一个美人儿。一阵刺骨寒风打断了我的思绪,不禁发起抖来,直哆嗦。可菊花还在那里挺直着小身板,只是随风摇摆几下。我陷入了沉思,连我都冷得直哆嗦,可她却没有向寒风屈服,实在令人钦佩。看着看着,仿佛看见了花木兰当年为父从军的英姿飒爽,体会到“心软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的娇美,值得赞叹。
菊花站在院子里,供人欣赏,就算被人采摘,也宁愿把香气留在采摘人的手里。这样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心态也值得我们学习。
我喜欢菊花。因为它有不畏寒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如同我们身边默默生活工作的老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不怕辛苦,无私奉献。在奉献世界里享受快乐。
【点评】这篇文章结构紧凑,引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借菊花的品格,赞美了普通老师的无私奉献的品质。语言精练,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