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黄冈市化学说课比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说课课件(23张ppt)(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中学 闫耀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黄冈市化学说课比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说课课件(23张ppt)(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中学 闫耀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01 20: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罗田县三里畈中学 闫耀兵课 题 2 氧 气说课内容: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
第二单元 课 题 2 《氧气》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承上:衔接作用
启下:奠定基础有兴趣
有准备
有基础
缺操作技能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背景1①知道氧气的性质,掌握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②认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②通过探究氧气与硫、铁、碳的反应,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①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美。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情感态度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思维、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3教学重难点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教学用具4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条、硫磺、木炭、铁丝、石灰水、燃烧匙、火柴、镊子。第二部分 教法与学法分析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 猜谜语:看不到,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他我们也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多少?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设计意图 巩固与氧气有关的已学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氧气,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化学性质硫与氧气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化学性质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化学性质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物质燃烧现象与氧气含量的关系思考:这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不同现象,认识到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考:以上5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前4个与第5个有什么区别?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交流评价 整合提升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磷的燃烧
硫的燃烧
碳的燃烧
铁的燃烧
石蜡燃烧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交流评价 整合提升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交流评价 整合提升 剧烈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反应磷的燃烧
碳的燃烧
硫的燃烧
铁的燃烧
石蜡燃烧
动植物的呼吸
食物腐烂变质
酒和醋的酿造
农家肥的腐熟
铁生锈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交流评价 整合提升 教师小结 构建知识板块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解于水等物理性质,以及氧气(纯氧)能与硫、碳、铁等物质的反应,还学习了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练习巩固 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1—4加油!板书设计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助燃烧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既是氧化
化学性质 碳+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又是
(C)(O2) (CO2) 化合反应
铁+氧气 四氧三铁
(Fe)(O2) (Fe3O4)课 题 2 氧 气化合反应: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 公式:A+B——AB
氧化反应: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 于空气,不易溶于水,101kp,-183°C,淡蓝色液体,101kp,-218°C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增加学生体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二是学生刚开始接触五彩缤纷的化学实验,注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