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检测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2分;测试日期:2024年9月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测试范围:二下全册。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第一部分】知识与巩固运用(共41分)
评卷人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1分)
1.(本题5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洗手七步法,每个步骤用时不少于15( );洗手全过程用时不少于1( )。
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大约3( )。写字时,胸离课桌大约1( ),手离笔尖大约30( )。
2.(本题2分)46里面最多有( )个6,64里面最多有( )个9。
3.(本题2分)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最大是( ),这时这个数是( )。
4.(本题2分)傍晚,太阳从( )面落下,这时小军面对太阳,他的右面是( )面。
5.(本题5分)2046读作( ),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6.(本题3分)用2、3、4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它们的和是( )。
7.(本题7分)在括号里填上“>”或“<”。
50分钟( )1小时 999( )1000 九千七百零四( )9074
2米( )20分米 45+27( )47+25 94-46( )69-46
8.(本题1分)小红折了105颗星星,小华折了128颗星星,两人一共折了( )颗星星。
9.(本题3分)用三角尺在图中找一找,图中有( )个直角,( )个钝角,( )个锐角。
10.(本题1分)马小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数个位上的9看成了6,十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算出的和是596,原来正确的得数是( )。
评卷人得分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1.(本题1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和商都要大于余数。( )
12.(本题1分)日晷和水钟都可以用来计时。( )
13.(本题1分)5080和5008,这两个数都只读一个“零”。( )
14.(本题1分)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0,差就减少50。( )
15.(本题1分)一个角的两条边变长,这个角也会跟着变大。( )
评卷人得分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6.(本题1分)下面几个数中最接近4000的是( )。
A.3960 B.4625 C.3087
17.(本题1分)三角尺上的直角与黑板上的直角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尺的直角大 B.一样大 C.黑板上的直角大
18.(本题1分)三只小动物比谁跳得高,小松鼠跳了3分米,小狗跳了26厘米,小兔跳了2分米3厘米,( )跳得最高。
A.小松鼠 B.小狗 C.小兔
19.(本题1分)欢欢和乐乐观看完“神舟十六号”点火发射直播后,分针正好指向“10”,时针快要到“10”了,这时的时间是多少?( )
A.9:10 B.9:50 C.10:50
20.(本题1分)★☆☆●●★☆☆●●……像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 )。
A.★ B.☆ C.●
【第二部分】计算与算法技巧(共21分)
评卷人得分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共21分)
21.(本题12分)口算。
56÷8= 200+4000= 63+24= 6×3=
28÷4= 800-600= 78-25= 4×6=
42÷6= 2700-300= 45+25= 5×7=
22.(本题9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2÷8= *213+497= 1000-655=
【第三部分】操作与动手实践(共12分)
评卷人得分
五、手脑并用,实践操作。(共12分)
23.(本题4分)先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15毫米的线段。
24.(本题4分)在钟面上添时针或分针。
25.(本题4分)按要求画图。
(1)把△向东移动4格。
(2)把○向南移动3格。
(3)把☆先向东北移动2格,再向西移动1格。
(4)把□先向北移动3格,再向西南移动2格。
【第四部分】应用与解决问题(共26分)
评卷人得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26分)
26.(本题5分)把45根跳绳平均分给二年级8个班,每班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27.(本题5分)周阿姨1时可以做4个布艺品,她从上午8时20分到12时20分可以做多少个布艺品?
28.(本题5分)把两根短铁丝接成一根长100厘米的长铁丝,接头部分用去20厘米,原来一根短铁丝长60厘米,另一根短铁丝的长是多少分米?
29.(本题6分)晨明小学男生有362人,女生比男生少58人。
(1)女生有多少人?
(2)晨明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30.(本题5分)小华和小芳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小华记录过程如表:
赢 正正
输 正
平 正
(1)他们一共玩了( )次。
(2)根据小华的记录结果想一想,小芳赢( )次,输( )次,平( )次。
(3)这轮游戏( )赢了。(填“小华”或“小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检测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2分;测试日期:2024年9月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测试范围:二下全册。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第一部分】知识与巩固运用(共33分)
评卷人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3分)
1.(本题5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洗手七步法,每个步骤用时不少于15( );洗手全过程用时不少于1( )。
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大约3( )。写字时,胸离课桌大约1( ),手离笔尖大约30( )。
【答案】 秒/s 分钟/min 分米/dm 分米/dm 毫米/m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眨眼1次大约是1秒,则计量洗手七步法,每个步骤用时用秒作单位最合适;
1分钟可以穿一件衣服,所以洗手全过程用“分钟”作单位比较合适;
1分米大约是一只粉笔的长度,所以计量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写字时,胸离课桌的距离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毫米大约是10张纸的厚度,所以计量手离笔尖的距离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洗手七步法,每个步骤用时不少于15(秒);洗手全过程用时不少于1(分钟)。
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大约3(分米)。写字时,胸离课桌大约1(分米),手离笔尖大约30(毫米)。
2.(本题2分)46里面最多有( )个6,64里面最多有( )个9。
【答案】 7 7
【分析】用46除以6,商是几就说明最多有多少个6;用64除以9,商是几就说明最多有多少个9。
【详解】46÷6=7……4
64÷9=7……1
46里面最多有7个6,64里面最多有7个9。
3.(本题2分)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最大是( ),这时这个数是( )。
【答案】 6 62
【分析】余数比除数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计算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8×7+6
=56+6
=62
故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最大是6,这时这个数是62。
4.(本题2分)傍晚,太阳从( )面落下,这时小军面对太阳,他的右面是( )面。
【答案】 西 北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此时面对太阳,也就是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边是北,由此解答。
【详解】傍晚,太阳从西面落下,这时小军面对太阳,他的右面是北面。
5.(本题5分)2046读作( ),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答案】 二千零四十六 2 0 4 6
【分析】根据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按照数位顺序读,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可知,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据此解答。
【详解】2046读作:二千零四十六,它是由2个千、0个百、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6.(本题3分)用2、3、4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它们的和是( )。
【答案】 432 234 666
【分析】将数字从高位到低位按从大到小排就是最大的数;将数字从高位到低位按从小到大排就是最小的数,然后将两个数相加即可。
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详解】432+234=666
用2、3、4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432,最小的数是234,它们的和是666。
7.(本题7分)在括号里填上“>”或“<”。
50分钟( )1小时 999( )1000 九千七百零四( )9074
2米( )20分米 45+27( )47+25 94-46( )69-46
【答案】 < < > = = >
【分析】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或先统一单位,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整数比较大小方法:①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的,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大的,数就大,最高位数相同的,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1小时=60分钟,1米=10分米。
【详解】1小时=60分钟,故,50分钟<1小时;
999<1000;
九千七百零四>9074;
1米=10分米,故,2米=20分米;
45+27=72,47+25=72,故,45+27=47+25;
94-46=48,69-46=23,故,94-46>69-46。
8.(本题1分)小红折了105颗星星,小华折了128颗星星,两人一共折了( )颗星星。
【答案】233
【分析】将小红折的数量和小华折的数量相加即可求出两人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
【详解】105+128=233(颗)
两人一共折了233颗星星。
9.(本题3分)用三角尺在图中找一找,图中有( )个直角,( )个钝角,( )个锐角。
【答案】 1 1 5
【分析】直角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就是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进行对比,大于直角的是钝角,小于直角的是锐角。据此数出各个角的数量。
【详解】由分析可得:
图中有个1直角,1个钝角,5个锐角。
10.(本题1分)马小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数个位上的9看成了6,十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算出的和是596,原来正确的得数是( )。
【答案】549
【分析】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9看成6就是少加了3,十位上的3看成8就是多加了50,减去多加的加上少加的就是原来正确的得数。
【详解】596+3-50
=599-50
=549
故原来正确的得数是549。
评卷人得分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1.(本题1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和商都要大于余数。( )
【答案】×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大于余数,商可能小于余数,可能大于余数,也可能等于余数,据此解答。
【详解】20÷7=2……6
55÷7=7……6
48÷7=6……6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大于余数,商不一定大于余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本题1分)日晷和水钟都可以用来计时。( )
【答案】√
【解析】略
13.(本题1分)5080和5008,这两个数都只读一个“零”。( )
【答案】√
【分析】读四位数时,数末尾的一个或连续的几个零都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5080读作五千零八十,5008读作五千零八,这两个数都只读一个“零”,原题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
14.(本题1分)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0,差就减少50。( )
【答案】√
【详解】略
15.(本题1分)一个角的两条边变长,这个角也会跟着变大。( )
【答案】×
【分析】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因此两边变长时,角不会跟着变大,该说法错误。
【详解】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角的两条边变长时,角不会跟着变大,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评卷人得分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6.(本题1分)下面几个数中最接近4000的是( )。
A.3960 B.4625 C.3087
【答案】A
【分析】数轴上找到各个选项中数字和4000的位置,然后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如下:
即3960最接近4000,
故答案为:A
17.(本题1分)三角尺上的直角与黑板上的直角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尺的直角大 B.一样大 C.黑板上的直角大
【答案】B
【分析】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所有直角都是一样大,据此解答。
【详解】三角尺上的直角与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
故答案为:B
18.(本题1分)三只小动物比谁跳得高,小松鼠跳了3分米,小狗跳了26厘米,小兔跳了2分米3厘米,( )跳得最高。
A.小松鼠 B.小狗 C.小兔
【答案】A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3分米=30厘米
2分米3厘米=23厘米
所以3分米>26厘米>2分米3厘米,小松鼠跳的最高。
故答案为:A
19.(本题1分)欢欢和乐乐观看完“神舟十六号”点火发射直播后,分针正好指向“10”,时针快要到“10”了,这时的时间是多少?( )
A.9:10 B.9:50 C.10:50
【答案】B
【分析】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共12个大格,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如图此时分针指向10,是50分,时针快到10,说明还没到10时,也就是9时,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这时的时间是9时50分,也写作9:50。
故答案为:B
20.(本题1分)★☆☆●●★☆☆●●……像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 )。
A.★ B.☆ C.●
【答案】B
【分析】图形按★☆☆●●的顺序循环排列,一组5个,用23除以5,有余数,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图形。
【详解】23÷5=4(组)……3(个)
第23个图形是☆。
故答案为:B
【第二部分】计算与算法技巧(共25分)
评卷人得分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共25分)
21.(本题12分)口算。
56÷8= 200+4000= 63+24= 6×3=
28÷4= 800-600= 78-25= 4×6=
42÷6= 2700-300= 45+25= 5×7=
【答案】7;4200;87;18;
7;200;53;24;
7;2400;70;35
【解析】略
22.(本题9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2÷8= *213+497= 1000-655=
【答案】7……6;710;345
【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加法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验算方法: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
减法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
【详解】62÷8=7……6 *213+497=710 1000-655=345
验算:
【第三部分】操作与动手实践(共14分)
评卷人得分
五、手脑并用,实践操作。(共14分)
23.(本题4分)先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15毫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按照画线段的方法(先点一个点,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接着找到4厘米这个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画出线段。
然后用线段的长度减去短的长度即可。
根据1厘米=10毫米,先把单位换算统一,然后再进行减法计算,再按照画线段的方法(先点一个点,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接着找到2厘米5毫米这个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画出线段。
【详解】由分析可得:
1厘米=10毫米,则4厘米=40毫米,
40-15=25(毫米)
则画图如下:
24.(本题4分)在钟面上添时针或分针。
【答案】见详解
【分析】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有12个大格,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图1:4:35,此时时针指向4和5中间,分针指向7;图2:7:55,此时时针接近8,分针指向11。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25.(本题4分)按要求画图。
(1)把△向东移动4格。
(2)把○向南移动3格。
(3)把☆先向东北移动2格,再向西移动1格。
(4)把□先向北移动3格,再向西南移动2格。
【答案】见详解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判断,北方和西方之间是西北、北方和东方之间是东北、南方和西方之间是西南、南方和东方之间是东南。据此移动。
【详解】
【第四部分】应用与解决问题(共28分)
评卷人得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28分)
26.(本题5分)把45根跳绳平均分给二年级8个班,每班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答案】5根;5根
【分析】用总根数45除以班数8,商为每班分得的根数,余数为还剩的根数。
【详解】45÷8=5(根)……5(根)
答:每班分得5根,还剩5根。
27.(本题5分)周阿姨1时可以做4个布艺品,她从上午8时20分到12时20分可以做多少个布艺品?
【答案】16个
【详解】12时20分-8时20分=4小时
4×4=16(个)
答:她从上午8时20分到12时20分可以做16个布艺品。
28.(本题5分)把两根短铁丝接成一根长100厘米的长铁丝,接头部分用去20厘米,原来一根短铁丝长60厘米,另一根短铁丝的长是多少分米?
【答案】6分米
【分析】用接成的长度+接头部分的长度-原来一根的长度=另一根的长度,根据10厘米=1分米换算,据此解答。
【详解】100+20-60
=120-60
=60(厘米)
60厘米=6分米
答:另一根短铁丝的长是6分米。
29.(本题6分)晨明小学男生有362人,女生比男生少58人。
(1)女生有多少人?
(2)晨明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答案】(1)304人;
(2)666人
【分析】(1)用男生人数减去女生比男生少的58人,即可求出女生人数,据此解答;
(2)用男生人数加上(1)的结果,即可求出晨明小学的学生总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362-58=304(人)。
答:女生有304人。
(2)362+304=666(人)
答:晨明小学一共有学生666人。
30.(本题5分)小华和小芳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小华记录过程如表:
赢 正正
输 正
平 正
(1)他们一共玩了( )次。
(2)根据小华的记录结果想一想,小芳赢( )次,输( )次,平( )次。
(3)这轮游戏( )赢了。(填“小华”或“小芳”)
【答案】(1)30
(2) 9 13 8
(3)小华
【分析】(1)根据小华的记录赢的次数是13,输的次数是9,平的次数是8,根据赢的次数+输的次数+平的次数=玩的总次数得出结论即可。
(2)根据小华的记录可知。小华赢的次数=小芳输的次数,小华输的次数=小芳赢的次数,小华平的次数=小芳平的次数,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3)根据赢的次数多的人赢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1)13+9+8
=22+8
=30(次)
故他们一共玩了30次。
(2)根据小华的记录知,小芳赢9次,输13次,平8次。
(3)13>9
故这轮游戏小华赢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