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3 10: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科目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第1课。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本课内容中的经济史知识较多,理论性较强,涉及到的历史概念也比较多,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初期发展的过程,树立唯物史观。不仅在经济社会方面,欧洲在精神文化等领域也酝酿出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经过先前两年的学习,他们初步了解了唯物史观的内涵,也知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九年级学生也初步具备历史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能够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历史问题,体会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到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日后走向近代的前提。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地点等发展概况。(时空观念) 2.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分析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唯物史观角度正确看待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过程和特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产生的原因和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西欧社会转型,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创造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近代早期欧洲社会经济的新变化、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五、教学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正确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讨论法、表格法、自主学习、材料研读。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讲明世界近代史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指的是约14、15世纪—20世纪初的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产生、发展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响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出示名词解释,请学生观看课件,并且邀请同学走进世界近代史第1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 认真听讲,从整体上了解世界近代史学习的主线和易混淆名词的含义。 导入部分讲清楚世界近代史以及易混淆名词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内容学习打好基础,并且有助于学生进入正课的学习。
(二) 新课讲授 壹·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篇
1.背景 首先出示图片,带领学生回顾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发展历程。 接着出示两则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与材料,说说11世纪以后西欧农村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最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解决越来越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回答】9世纪,庄园兴起;10世纪,城市兴起;到了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90%人居 住庄园里。 【回答】人口增长,对耕地需求增多;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进步。 思考问题,结合课本得出“垦殖运动”。 复习法,有助于知识的连贯性。 材料分析西欧农村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垦殖运动 出示题纲和文字材料,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并且分析材料,找到垦殖运动的时间、垦殖方式、新垦殖区的特点。 【回答】11世纪,领主组织开垦;农民自发开垦,新垦殖区的特点是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出示庄园图片,提问:农奴要想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农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呢? 【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农奴通过这些方式摆脱领主人身束缚,这会对庄园造成什么影响呢?面对上述现象领主该如何选择? 【回答】庄园人口锐减,劳动力短缺,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思考问题,结合课本得出“建立租地农场”。 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知识作铺垫。
建立租地农场 出示租地农场的题纲,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尝试找出租地农场的建立背景、土地集中方式和出现土地经营方式。 【回答】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背景下,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并进行出租。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出现,即富裕农民承租、购买领主的土 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的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再雇佣少地或无地农民,为他们提供种子、牲畜、农具等。
租地农场性质 出示文字材料和动画,引导学生:你们能发现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和雇佣农民之间的关系吗? 【提问】结合之前所学,这样的关系体现出的是什么生产关系的特征? 【总结】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归纳租地农场的产生背景、流行时间、人员组成、剥削方式、产品归属和性质。 【过渡】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进入市场。而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增多,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讨论回答】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之间有着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租地农场主和雇佣农民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和雇佣关系。 【回答】农场主与承租人形成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共同归纳表格中的知识。 初步知道手工业的发展。 讨论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归纳,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通过教师讲授,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手工业的新变化。
贰·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手工业篇
1.背景 【讲授】出示课件。农产品的富余,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手工工场的发展。 【回答】13世纪小型手工坊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手工工场。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手工工场的发展。
2.特点 出示文字材料,请学生材料分析,思考:手工工场有何特点?(从剥削方式、产品归向、生产方式考虑) 【提问】所以,手工工场的性质是什么? 【回答】①剥削方式:雇佣关系 ②产品归向:面向市场③生产方式:集中生产、分工协作。 【回答】资本主义性质。 思考手工工场的性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影响、启示 【提问】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这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图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 社会的整体面貌。 【回答】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回答】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图示法,生动清晰地说明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源。
叁·社会结构的变化——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 出示文字材料,图示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集中土地和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材料分析,了解富裕农民和骑士。 有助于培养学生材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2.城市:市民阶层 出示文字材料,请同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62第二自然段内容,找出城市居民包括了哪些人?他们形成了什么社会阶层?商人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的(身价、身份)? 出示两则文字材料,请学生材料分析思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回答】城市居民包括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与贵族联姻/成为官员,还能够利用资产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等,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回答】①市民意识的觉醒与城市文化的兴起为西欧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②新的社会阶层成为欧洲社会中强有力的政治力量,为步入近代准备了阶级力量。 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和材料分析能力。
(三) 课堂小结 随着西欧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早期资产阶级出现,对社会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请学生做好课下复习,并作好接下来的预习! 认真听讲,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 小结本课内容,并且为接下来的课题作铺垫,布置预习任务。
九、随堂练习 4道单项选择(详见配套课件)
十、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