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英山县三门河中学 张念黄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2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3 1、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分析C、O2COH2OCH4、C2H5OHNa2CO3、CaCO3NaOH、Ca(OH)2HCl、H2SO4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4 2、 学 情 分 析一、说教材分析从氧气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 一定的学习方法;
从前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对二氧化碳有所接触;
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已有问 题
习惯于接受式的教学;
科学探究意识不够;
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
没有很好地深思的习惯;
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还不强。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5一、说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 教 学 目 标 6一、说教材分析4、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组实验逐步突破
难点: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突破难点
7一、说教材分析5、课前准备分组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八组,每组约六人,分别选定组长及发言人,这样利于组织指导。
器材准备:每组需要的器材如下:
烧杯、集气瓶(集满CO2 3个)、矿泉水瓶 ,小喷壶,试管,吹风机(共用),蜡烛,酒精灯,火柴,小纸花(浸有紫色石蕊5-6枚),澄清石灰水,清水等。
教师准备:瓶装可乐1瓶,视频,动画,学案,课件等。8演绎推理法: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知识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实验技能,达到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的目的。
问题探究法:知识生活化,体会化学与生活的重要关系,培养关注生活的意识。
讲解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会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二、说教法选择教无定法,贵在得法!9 九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 岁的年龄段。往往喜欢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喜欢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因此本节课将采用以探究发现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指导10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11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低碳生活宣传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12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3颜色、状态气 味环节1:引导小组正确观察气体的颜色、状态、气味CO2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14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 能溶于水!环节2:引导学生实验 153、展示动画,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16提 出 问 题验 证 实 验4、演示可乐喷气1、是什么气体?
2、如何检验?
3、得出该气体的什么性质?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收 获 知 识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发现化学问题并进行探究的意识。 “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17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18稀醋酸稀盐酸稀醋酸【提供素材】 紫色的石蕊是一种色素,将这种色素溶于水就得到了紫色的石蕊试液。提 示碳酸也是一种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19环节5:引导学生分组探究是二氧化碳是 水还是其它物质产 生 问 题提出问题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20猜想假设假设二、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假设一、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假设三、 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21(Ⅳ)醋酸喷花(Ⅰ)清水喷花(Ⅱ)气吞小花(Ⅲ)水气润花制定方案 (Ⅴ)热风吹花环节二——科学探究、提升能力22实验一:清水喷花现象:花不变色结论:假设一不成立实验二:气吞小花现象:花不变色结论:假设二不成立验证实验水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23实验三:水气润花现象:小花变成红色结论:假设三成立实验四:醋酸喷花现象:小花变成红色结论:酸可以使石蕊变成红色验证实验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24实验五:热气喷花现 象: 红色又变成了紫色结 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验证实验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25变红不变不变变红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使石蕊变红 得出结论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紫花变红26实 验 探 究 突 破 难 点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27CO2气体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干 冰加压
降温降温压缩101kPa
-78.5 0C升华干冰形成的示意图 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环节三——网上学习、发展个性36灭 火生产汽水气体肥料干冰环节三——网上学习、拓展提高37环节三——网上学习、拓展提高视频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38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材料去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目的。39丰收园环节四——课堂小结、知识内化——知识条理化 理解规律化分享感悟提升40环节五——课后作业,延伸铺垫 作业2: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废弃防空洞进行灯火实验。 作业1:以“CO2”为主题的黑板报
41五、板书设计CO2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人工降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 CO2+Ca(OH)2=CaCO3↓+H2O
(3)CO2+H2O=H2CO3
H2CO3=CO2↑+H2O42六、说备课反思CO2学生策略用途43谢谢指导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