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和巩固
单元导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
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
响。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2.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新课导入
分解课标:学习目标之一(阅读· 识记)
阅读课本P54、P55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呢?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哪年?它的建立者是谁? 其都城在哪里?
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楚
齐
赵
魏
燕
前230年灭韩
秦 咸阳 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灭六国示意图
③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
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①战国时期连年战争,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1、原因
雄才伟略
重用人才
秦王赢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赢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相关史事
秦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咸阳
2、秦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
建立秦朝,
定都咸阳。
3、秦统一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分解课标:学习目标之二(体验· 归纳)
你能把中央集权制基本模式示意图补充完整吗?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郡守
丞相(行政)
皇帝
县令(长)
(地方政府)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三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在中央,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事务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朝廷财政;
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和官府手工业。
①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郡县制的作用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分封制
郡县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集权制度组织严密,各级机构层次分 明,权力最后集中到皇帝身上。因此,它有利于统一。 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 交流。
材料二:中央集权制权力层层集中到中央,最后集 中到皇帝手中,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导致政治腐 败,最终引起国家政权的灭亡。
——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 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积极影响: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消极影响:中央集权制易形成腐败、 暴政现象,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权灭亡。
分解课标:学习目标之三(讨论· 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下面问题:
讨论内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限时3分钟。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思考: 秦国人遇到了什么问题?秦朝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案例一:公元前222年的某天,一个秦国人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行。他从咸阳出发到了赵国故都,有点儿饿了,想买点儿吃的,卖吃的人只收布币不收他的圆形方孔钱。他想拿身上的玉佩做抵押, 卖家让他写个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写的字卖家都看不懂,秦朝人对他的旅行失望极了。
案例二: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个国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他只好无奈的回家了。一次,原魏国人李四到街上去买了三尺布,可回到家一看不足三尺,于是回去找老板理论,可老板认为自己是按标准裁的布,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了秦始皇那里。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①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李斯
(前284—前208)
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小篆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圆形方孔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秦
赵
韩
楚
燕
齐
魏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货币作用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③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由国家统一监制。
度[长度]
衡[重量]
量[容积]
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秦一升约今202ml
衡——秦一斤约为今250g
古今对比: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26CM,体重125公斤。秦朝一位将军身高八尺,体重400斤。请算一算,谁高谁重?
统一度量衡作用
④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车 轨
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⑤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⑥他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内蒙古秦长城
燕长城
赵长城
临洮
辽东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一条蜿蜒的巨龙盘亘静卧于崇山峻岭之间,雄伟壮观。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秦的疆域:
找出四至,指出灵渠连接的河流
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人口:2500万(前213年)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P56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的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材料研读】
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材P55)
[答案] 文字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之间的换算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首先,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
秦失于政,
而不在于制。
——柳宗元
知识结构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A.首创皇帝制度 B.统一全国
C.抵御匈奴 D.开发南疆
B
2.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
A
习题演练
3.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安,东到河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