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3 10: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
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个人的刻写。
对抗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
二、中古西欧封建制度——封建社会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
1500前后
新航路开辟
1917
俄国十月革命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近代史
现代史
上古史
中古史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1.雅典、斯巴达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内容
一、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
国家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性质、地位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官员
议事会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陪审法庭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由选举产生,一年一任
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公民大会附属机构
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审理大小案件
各机构的成员
日常司法机关
长老会议
国王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监察官
名义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世袭继承
垄断军事统帅权
议员仅30人,终身任职
从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
实际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元老院
执政官
公民大会
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但会议的召开与表决受到元老院与高级官员的限制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思考1.雅典、斯巴达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① 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如都存在公民大会;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
②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公民大会是实际上或名义上最高权力机关。
④参加国家政权管理的都是公民;但公民都是少数,由成年男子组成。
① 国家政体不同:雅典为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制,罗马共和国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② 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雅典作用大,斯巴达、罗马共和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思考1.雅典、斯巴达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
思考2.结合表格和下图,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2.罗马帝国:元首制
元首制是一种介于共和制与君主制中间的制度。由于长期的共和传统,帝国早期的皇帝们不称皇帝,而以元首身份掌握政权控制军队,成为事实上的君主。
——王明毅《从元首制到君主制》
(2)建立:
(1)内容:
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
君主集权,实行独裁统治。
结合教材学思之窗,思考:与罗马共和国相比,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皇帝(元首)掌握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
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二、中古西欧封建制度——封建社会
知识回顾:中古时期=欧洲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5—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1.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
(1)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
(2)重要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
中古西欧,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体系与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体系同时存在于社会内部并发挥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对抗与制约,也存在合作与利用……形成了政教分离的二元体制。
——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756年法兰克王国丕平“献土”教皇
800年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创先例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遭遇“卡诺莎之辱”
1308-1378年,连续7任教皇被法国国王控制
①合作利用:
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②对抗冲突:
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单击添加副标题
2.中古西欧的典型国家
形成背景:
确立标志:
会议结果:
会议影响:
(1)法国:等级君主制
三级会议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有教士、贵族以及其他民众(称为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的代表。会议通常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三级会议是作为君主制度的一个补充而出现的。当时它对君主的制约作用是有限的。16世纪以后,君权达到顶峰,三级会议已经形同虚设,几乎被人遗忘。然而,三级会议所代表的原则后来证明比君主制更有生命力,更有前途。它在中世纪短暂断续的存在,为近代议会民主埋下了伏笔。
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的召开。
议会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经三级会议认可,国王获得征税权。
①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②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2)英国:议会君主制
A.形成过程
1215年
13世纪中后期
14世纪中期
《大宪章》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14世纪中期,议会分成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国王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时间:
背景:
内容:
B.《大宪章》的签署
肯定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
保障封建主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利益。
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市民反对。
13C初(1215年)
“无地王”约翰:
1199年继任英国王位,他对内实行残忍统治,任意没收土地和增加税收,干涉教会主教选举,被教廷开除教籍后又被迫赔礼道歉并向教廷纳贡;对外与法国的战争也频频失利,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土地。
思考:《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0)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大宪章》
国王不得随意侵犯人身自由,取消了国王干涉司法的权力;
国王不得随意征税,限制了国王征税的权力。
“王在法下”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
1.确立方式: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英国、德国、日本、俄国
2.主要政体:
革命和改革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美国、法国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
处死查理一世(英国)
独立战争(美国)
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②议会对内阁不信任,首相可解散议会,提前大选。
首相
议会
国王
内阁
下议院
上议院
法院(司法权独立)
对议会负责
任命贵族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首相提名组建内阁
形式任命
反对内阁
选民选举
①垮台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2.美国:联邦共和制
(1)形成过程
莱克星顿的枪声
独立战争开始
《独立宣言》发表
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宪法
(2)1787年宪法
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① 三权分立原则:
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
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② 联邦制原则:
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③ 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④分权与制衡原则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分权制衡
参议院
众议院
选民选举
选民选举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的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王斯德《世界通史》
评价1787年宪法
积极:
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承认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3.法国:议会共和制
(1)历程
波旁王朝
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争取共和制的斗争历经反复。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題反复较量。1872-1873年补选议员,共和派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赢得巨大胜利。
保皇党人惶恐不安,……顽固的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然而,广大的工农群众及士兵强烈反对帝制,资产阶级共和派也赞成共和制,结果他们不得不放弃政变阴谋。
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此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一票共和)。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2)确立
:1875年宪法
议会
总统
内阁
(立法权)
(行政权)
议会选举产生
任命(众议院同意)
与总统对议会负责
参议院
(间选)
众议院
(普选)
副署
(行政权、军事权、立法权)
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①参议院及众议院共同行使立法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在政治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实际权力有限,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4.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
(1)积极: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2)局限: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发展
雅典: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
斯巴达:古希腊寡头政治的代表
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
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
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代表
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共和制
法国:议会共和制
随堂练习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屋大维执政时期,屋大维组建元首顾问议事会,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然后在元老院议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成为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 材料中元首顾问议事会有权商讨国家大事,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D项正确;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不利于民主进程,排除A项;这一机构是罗马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B项;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随堂练习
2.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该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A.推翻英国君主专制 B.争取合法政治权利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可知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合法政治权利,B项正确;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已经推翻英国君主专制,排除A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C项;实施八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最早由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随堂练习
3.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以获取民众支持;某主战派统帅战前战中都会说服雅典人也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这说明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是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项正确;梭伦等人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等人争取民众的支持,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