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3 10: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壹·大国形势之变
——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一)背景:
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时期形势图
田氏代齐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
②晋国被韩赵魏瓜分
(三家分晋)
③齐国被田氏取代
(田氏代齐)
一、战国七雄
(二)战国七雄:
结合教材,识记战国七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







秒学巧记: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一、战国七雄
(三)兼并战争:
结合视频,了解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及其策略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齐PK魏
围魏救赵
减灶计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反间计
秦PK赵
一、战国七雄
(四)战争特点:
战国铜壶
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
材料一:秦国和赵国双方主力在长平地区进行战略决战。白起指挥秦军一举全歼赵括所统帅的赵军主力40余万人,打赢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歼灭战,为日后秦统一中国扫清了道路。 ——相关史事
材料二 城濮大战(春秋) 长平大战(战国)
军队 规模 晋:2万 楚:4万 秦活埋赵军
40多万
持续 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①战争规模大
②参战兵力多
④交战区域广
③持续时间长
先定一个小目标:
兼并弱国
一统天下!
燕国乐毅改革
齐国邹忌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贰·大国求强之变
——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一)概况: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少好刑名之学”,入秦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变化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相关措施也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对商鞅的仇视。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杀。商鞅虽死,但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继续得到推行。
人物扫描
二、商鞅变法
(二)内容:
方面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军事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对后世影响深远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集权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经济富国
提高军队战斗力。
军事强兵
最触动旧贵族的利益
二、商鞅变法
(三)意义:
十年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百年 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前260年)
百三十年 “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阿旁宫赋》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我私田合法了,土地还可以买卖了,我又有机会赚一笔了。哪天,我要是在战场上立了功,没准儿还能加官进爵呢!
摆脱了奴隶身份,我可要努力多干活,这样就可以不用被
官府征去服徭役了。还可以上阵杀敌,升官发财呢!
简直没王法了,世世代代的贵族身份到我这就结束了?要我去打仗?这个商鞅,哼!咱们走着瞧!
以前一直得不到升迁,现在只要我在前线立下战功,也能升官,有爵位,也能是贵族了,我要更加奋勇杀敌!
谈谈商鞅变法对不同阶层造成的影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为秦惠文王。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五马分尸而死。
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二、商鞅变法
判断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最终虽被处死,但秦国的变法并没有
被废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为增强,变法获得了成功。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叁·经济发展之变
——都江堰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
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手工业:
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分工更加细密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商业:
材料: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商业日益发达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四)水利工程——都江堰
结合视频和教材完成以下
关于都江堰的相关问题
公元前256年
时间
修建者
蜀郡郡守李冰
国家
秦国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四)水利工程——都江堰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构成
构成
灌溉
分洪
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防洪、灌溉、水运等
组成
功能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体现。
影响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
的社会变革
战国
七雄
商鞅
变法
都江堰

实力
最强
国富
兵强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齐楚秦
燕赵魏韩
秦国之变
直击中考
(2024·甘肃白银·1)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  )
A.原始农耕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土地制度的变迁 D.耕作方式的变革
2. (2024·四川眉山·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B
B
直击中考
3. (2024·安徽中考·2)如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D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直击中考
4. (2024·山东滨州·2)《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由材料可知(  )
A.商鞅制定的法律得到了百姓支持
B.商鞅侧重军事和经济改革
C.商鞅变法损害权贵利益,难以推行
D.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
D